林祺 许凯华 陈金银 林荣良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放射科 福建龙岩 364000)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是采用反转恢复回波平面弥散序列成像序列,经组织背景抑制及图像反相翻转技术处理后所得。因该技术对恶性肿瘤检查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可以获得类似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全身特异性肿瘤成像,可直观、立体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范围,故称“类PET”成像[1]。本文通过32例3.0T磁共振“类PET”影像资料初步探讨该项技术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32例3.0T磁共振“类PET”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或临床证实,以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为主。男21例,女9例。年龄31~73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X-series 双梯度16通道磁共振成像系统,梯度场强/切换率分别为40mT/m和200mT/m/ms,80mT/m和100mT/m/ms,采用并行采集成像系统体线圈。MRI扫描参数如下:TR=5000ms,TE=55ms,层厚7mm,层间距0mm,激励次数4~6,矩阵256×256,体部FOV 360mm×300mm,头颈段 FOV 280mm×180mm,IR delay 260ms,b值500s/mm2。全身弥散扫描根据诊断需要分若干段。原始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投影后处理便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图像。将多站式扫描图像利用自动无缝拼接技术自动拼接成无缝整体图像。最后经反相翻转技术获得类“PET”图像。

2 结果

5名健康志愿者,4名未见异常,1例示颈部、腋下、腹股沟见小淋巴结影。4例鼻咽癌(2例T4N2M0、1例T3N1bM0、1例T2N1bM0),其中2例治疗后所有病灶明显变小。2例乳腺癌:1例右乳腺癌T2N1M0,1例左乳腺癌T2N1M1。6例肺癌:1例T2N3M0,2例T1N0M1,2T3N2M1,1例T2N3M1,其中2例化疗后复查原发灶和转移灶较前明显缩小。4例肝癌分期:1例T2N0M0,2例T2N1M0,1例T3N1M1。1例不明原发灶骨转移癌示颈7、胸10和腰3椎体破坏,右侧臂丛神经受累。5例前列腺癌:3例T3AN0M1b,1例T3bN1M1,1例T4N1M1b。2例子宫颈癌:1例T3aN1M0,1例TdN1M0。

3 讨论

3.1 磁共振“类PET”技术成像原理

弥散运动是组织内部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在MRI常规扫描中加入对称的弥散敏感脉冲,使在施加梯度场方向的水分子运动活跃,从而测量活体水分子随机运动状况,由该技术成像获得的图像对比度实际反映了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状态,即DWI。扩散速度越快,则信号越弱;扩散速度越慢,则信号越强,因而在图像上形成对比。自由水(如脑脊液、尿液、胆汁)具有最快的扩散速度。当组织发生病变时,如水肿,恶性肿瘤等,细胞间隙变窄,水的弥散程度受限,弥散信号随之增强,从而显示病变[1]。类“PET”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全新的脉冲序列-STIR-EPI-DWI,能抑制肌肉、脂肪、肝脏等组织背景信号,突出病变区的弥散加权对比,大大提高病变组织,尤其是肿瘤及其远处病变的检出率。

3.2 3.0T磁共振“类PET”特点

3.0 T磁共振最明显优势是信噪比增加和组织对比度的增加,联合应用并行成像系统可控弥散图像几何扭曲,使平面分辨力提高到0.8mm,并行采集增加相位编码速度使TE减少,同时回波链缩短使敏感相关伪影明显减轻,3T磁共振梯度性能足够高,达到一定b值的弥散梯度脉冲很短,最短TE时间也足够短时,不仅信噪比提高,弥散对比度也得到改善,这样使得图像质量有了显着提高[2~3]。本文采用Philips Achieva X-series双梯度16通道磁共振成像系统、梯度场100mT/m/ms的切换率和并行采集技术等硬件,b值500s/mm2,均保障诸如高分辨弥散成像和类PET图像高性能临床应用。杨星等研究表明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与PET-CT比较,2种融合图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无显着差异。

3.3 “类PET”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际工作中常发现转移灶且原发灶不明显的患者,往往需要行头部、颈部、胸腔、腹腔、盆腔等多处的超声、CT或MRI检查寻找原发灶,检查时间长、又有多次辐射的危害,而且图像的信息量极大,不能快速有效地发现病变部位,然而使用类PET检查则可以一次性进行大范围扫描,病变与正常结构信号对比明显,能够有效地协助全身寻找原发灶部位。本组淋巴瘤患者的检查结果,“类PET”图像清楚的找到多处病灶;1例不明原发灶转移癌患者示了多处的骨转移病灶。因此,“类PET”一次性大范围扫描,非常有利于隐藏病灶检出。

国际常用的肿瘤TNM分期法,T分期主要评价肿瘤的局部浸润情况,N分期主要评价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在这一方面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淋巴结多位于脏器间的脂肪组织内,便于“类PET”检出。M分期主要评价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对于肺内直径<1cm的转移灶、骨骼系统的成骨性转移灶、脑内没有周围水肿且直径<lcm的转移灶(假阴性),类PET成像的发现能力尚有限,因此,在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与N分期相比就较为逊色。本组由于采用3T磁共振机、中晚期癌症患者和病例数少,尚未出现假阴性。

有效的抗肿瘤治疗会导致肿瘤细胞溶解、细胞破裂、细胞间隙增宽,因此水分子弥散能力增加。2例鼻咽癌和2例肺癌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行“类PET”复查,病变较前明显减小。金征宇等[1]认为“类PET”技术对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估将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磁共振的“类PET”成像对于水的弥散非常敏感,扩散速度越快,则信号越弱;扩散速度越慢,则信号越强,因而在图像上形成对比,能更容易发现病灶,但仍然有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存在。神经组织,因为其独有的轴突结构使水的扩散速度明显慢于其它组织,因此容易导致假阳性;细胞水肿也可能导致假阳性,细胞水肿后,细胞间液减少,细胞内水增多,因而扩散受限的水增多,水的整体扩散速度慢于正常组织。有些恶性组织如增生不明显或水分子弥散受限不明显则可能导致假阴性。颈部、腋下、腹股沟见小淋巴结影,因口腔、腋下和腹股沟容易感染所致。

总之,磁共振“类PET”成像技术简单,无需提前准备,检查费用低、无创、无电离辐射、无需注射对比剂,安全性高,检查时间短,适合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治疗后长期随访以及健康人群查体,将是一项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检查技术。

[1]金征宇,薛华丹.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肿瘤学临床应用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陈敏,常时新,龚启勇.3T磁共振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3]杨桂芬,张云亭.3.0T成像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放射学分册,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