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惠琴++++++张松丽

[摘要] 目的 探讨惠州市初生~6个月婴儿排便异常的主要临床特点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儿科258例初生~6个月排便异常婴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特点:腹泻156例,便秘90例,其他12例;常见伴发病是婴儿肝炎综合症、生长发育落后、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等;发病相关因素: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占总数的75.58%;农村患儿占总数的62.79%,非纯母乳喂养儿占79.69%,肠道及肠道外感染性疾病123例,使用抗生素(婴儿或母亲)84例,婴儿肝炎综合症66例, 饮食或喂养不当所致腹泻中牛奶蛋白过敏者32 例,所占比例高达82.05%。结论 惠州市初生~6个月婴儿排便异常主要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低龄、非纯母乳喂养、牛奶蛋白过敏者、婴儿肝炎综合症以及使用抗生素后致肠道菌群紊乱是该组婴儿排便异常的重要相关因素。

[关键词] 婴儿;排便异常;临床特点;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b)-0024-02

排便是人体复杂而协调的生理反射活动,小儿排便异常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粪质异常, 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占小儿消化门诊患者的25.0%左右[1]。其中初生~6个月内婴儿排便异常的情况特殊,与大龄婴儿及年长儿排便异常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为探讨和分析6个月内婴儿排便异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该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门诊儿科诊治的258例初生~6个月排便异常婴儿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258例排便异常婴儿中,男144例(55.81%),女114例(44.19%);就诊年龄最小者出生8 d,最大的6个月。就诊时病程最短者2 d(为腹泻患儿),最长者2个月(为便秘患儿),病程>7 d者174例,平均病程21 d。

1.2 方法及内容

收集排便异常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就诊年龄、生活环境、喂养方式、发病因素、临床特点、伴发疾病、实验室及相关检查等与初生~6个月排便异常患儿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新生儿组39例(15.11%),1~3个月婴儿组156例(60.46%),共195例(75.58%);4~6个月组婴儿63例(24.42%);中位年龄为2.3个月。

2.2 临床特点

婴儿期排便异常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便秘,该组258例患儿中腹泻156例(60.47%),患儿均符合腹泻的诊断标准[2],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呈水样,常见的伴随症状是呕吐、排便前哭闹、黄疸,部分患儿有发热及肠道外的相关症状,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或有脂肪球、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等,其中18例纯母乳喂养儿除腹泻外一般反应好,食欲、睡眠佳,体重增加正常,是为“生理性腹泻”;便秘90例(34.88%),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或数天不排便、粪质坚硬,常见的伴随症状是食欲不振、排便哭闹、黄疸、便血等,其中78例(86.67%)病程>1个月,符合新生儿/婴儿FC罗马Ⅲ诊断标准[3];其他:12例(4.65%),包括单纯性排便哭闹、排便失常、肥厚性幽门梗阻、先天性巨结肠、不完全肛门闭锁、先天性肛门狭窄等。

2.3 流行病学因素

2.3.1 生活环境 城区患儿96例(占本组总数的37.21%),其中腹泻儿54例、便秘儿39例,其他3例;农村患儿162例(占本组总数的62.79%),其中腹泻儿102例、便秘儿51例,其他9例。

2.3.2 发病季节 腹泻儿秋冬或春夏季发病多见;便秘儿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2.3.3 喂养方式 纯母乳喂养儿54例(20.93%)、人工喂养儿96例(37.21%)、混合喂养儿108例(41.86%)。

2.3.4 发病因素 腹泻156例患儿除18例为生理性腹泻外,138例病理性腹泻儿常见的发病因素依次是使用抗生素(婴儿或母亲)84例(60.87%),肠道外感染性疾病 69例(50.00%)中婴儿肝炎综合症48例(69.57%),肠道感染性腹泻54例(39.13%),饮食或喂养不当所致消化不良39例(28.26%)中牛奶蛋白过敏者32 例(占82.05%);90例便秘儿的发病因素主要是喂养不当或食物成分不均衡69例(76.67%),发热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后21例(23.33%)。

2. 4:伴发病:腹泻儿常见的伴发病主要有生长发育迟缓及营养缺乏性疾病84例(60.87%)、呼吸道感染54例(39.13%)、婴儿肝炎综合症48例(34.78%);便秘儿常见的伴发病主要有厌食78例(86.67%),营养缺乏性疾病56例(62.22%),肛裂32例(35.56%)、婴儿肝炎综合症18例(20.00%)、痔疮6例(6.67%)等。

3 讨论

排便异常是由于饮食不当、食物成分不均衡、肠道本身疾病及肠道外感染等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分为病理性、功能性、精神性排便异常。新生儿系反射性排便活动,对于排便没有精神上的影响,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在排便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研究收集的是0~6个月婴儿排便异常的临床资料,其中3个月以下婴儿195例,占总数的75.58%,暂无明确涉及心理压力、精神创伤等精神性排便异常的个案,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因素导致的排便异常所占比例是4.65%,不足5.0%。

在发病相关因素,该组资料显示排便异常与患儿年龄、生活环境、喂养方式、季节、婴儿键康状况、病程长短与用药情况及伴发病等密切相关。农村患儿发病率高于城区患儿,提示农村生活环境及卫生保健条件是该组婴儿排便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纯母乳喂养儿发病率低于非纯母乳喂养儿,非纯母乳喂养儿204例,其中39例饮食或喂养不当所致腹泻中牛奶蛋白过敏者32 例,比例高达82.05%,提示牛奶喂养儿因牛奶蛋白过敏出现腹泻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喂养方式的婴儿,是腹泻的主要发病之一;腹泻儿秋冬或春夏季发病多见,可能与本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在春夏季易发肠道细菌感染、秋冬季易发肠道病毒感染有关。该组便秘患儿的发病因素则主要是喂养不当或食物成分不均衡、发热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如腹泻后多见。

该组资料还提示,3个月以下患儿病程多超过1周,尤其是腹泻患儿,发病常始于新生儿期,病情迁延到婴儿期,病程短于1周者常见的发病因素是受凉、感染或使用抗生素(婴儿或晡乳母亲);病程超过1周者常见的发病因素则主要是喂养不当、婴儿肝炎综合症或长程使用抗菌药物致肠道菌群失调等,常合并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落后、营养缺乏性疾病等;4~6个月腹泻患儿主要的发病因素是肠道或肠道外感染、使用抗生素(婴儿或晡乳母亲)及喂养不当等,病程多短于1周。

便秘是困扰患儿及家长的常见临床症候群,我国北方五市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群体患病率为4.73%,是儿童胃肠门诊最常见到病症之一[4]。该组资料中,便秘患儿90例,占该组排便异常的34.88%,患儿常常因哭闹不安、厌食、体重不增来诊,病程短者3~5 d不排便,长者10 d才排便1~2次,不仅影响患儿当前的生活,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落后、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病情迁延者有可能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 [5],因而应予足够的重视。另该组90例便秘患儿中功能性便秘78例,占86.67%,低于文献报道的90~95%[6],可能与该组年龄小,就诊时病程相对较短有关。

值得重视的是,该组排便异常患儿中伴发婴儿肝炎综合症者66例,尤以3个月以下患儿多见。婴儿肝炎综合症常常是新生儿肝炎综合症的延续,有文献报道,婴儿肝炎综合症患儿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症状者达59.1%[7],而在腹泻或便秘的病因学研究中少有提及婴儿肝炎综合症者,该组资料显示婴儿肝炎综合症是惠州市初生~6个月婴儿排便异常(尤其是腹泻)发病的重要相关因素。

目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该组初生~6个月排便异常婴儿中84例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8版)》AAD的诊断标准,发生率为32.56%,占病理性腹泻儿的60.87%。有研究发现,AAD发生与患儿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种类有关,<1周岁的婴儿较易发生AAD,抗生素使用在7 d以上和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的患儿也较易发生AAD[8]。该组虽然是门诊病儿,因随机性及流动性大,未能确定患儿或晡乳母亲使用抗生素时间的长短、种类及使用了几种抗生素,但该研究结果明确显示,6个月以下婴儿自身使用抗生素或通过母乳间接用抗生素均是引起该组患儿AAD的重要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雪峰.儿童排便异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8):581-583.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8):634-636.

[3] 张树成.儿童便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8):564-567.

[4] 王维林 张树成.儿童功能性便秘诊疗过程的临床思维浅谈[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1):2-3.

[5] Melanie CC,Chee SC,Janet WC,et al.Quality of life in children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J Pediatr Surg,2008(43):320-324.

[6] 王宝西.儿童慢性便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 27(8):561-564.

[7] 薛永珍,刘红,袁淑华,等.婴儿肝炎综合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4):16-17.

[8] 吴芝兰.儿科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4):17-19.

(收稿日期: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