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极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

胆汁反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相关性

张中极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胆汁反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200例来该院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经胃镜检查确定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胆汁反流阳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胆汁反流阴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7.3%vs18.2%,12.2%vs3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汁反流有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作用。

[关键词]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胃酸分泌过多、胃排空延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都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1-2]。其中胆汁反流的发生于幽门括约肌机能失调和功能紊乱有关,正常的胃结构含有一个幽门括约肌,如果这个“出口”功能异常就会导致胃内的食糜无法正常进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就会反流进胃里形成慢性胃炎和胃溃疡[3]。当前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感染后会损伤胃粘膜,严重时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为进一步探讨胆汁反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该文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200例来该院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200例来该院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检查前6周内均未服用过抗幽门螺杆菌、制酸剂等药物,入组前均知晓该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由该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其中,男性患者126例,女性患者74例,年龄在17~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2± 5.27)岁,临床特点:出现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经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1.2胆汁反流判断

在胃镜检查中观察胆汁反流程度,如出现黄色泡沫或有黄绿色液体经幽门口逆流则可判断为胆汁反流,胃镜检查前6 h需禁食[4]。

1.3幽门螺杆菌感判断

胃镜下取胃窦小弯处粘膜行尿素酶试验或呼气试验,进行实验室检测[5]。

1.4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该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胆汁反流检查结果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比较

在接受胃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中,胆汁反流检查结果呈阳性的有41例,占20.5%,41例胆汁反流患者中有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占7.3%,159例无胆汁反流患者中有2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占18.2%,可见,胆汁反流阳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明显低于胆汁反流阴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χ2=12.048,P=0.023,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胆汁反流检查结果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关系比较[n(%)]

2.2胆汁反流检查结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比较

在61例胆汁反流阳性患者中,有5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占12.2%,在159例胆汁反流阴性患者中有55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占34.6%,可见,胆汁反流阳性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胆汁反流阴性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χ2=11.874,P= 0.0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胆汁反流检查结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关系比较[n(%)]

3 讨论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胆汁反流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分别为7.3%、18.2%,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12.2%、34.6%,数据表明胆汁反流阳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胆汁反流阴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胆汁反流有助于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溃疡的发生,安菊芬等人[6]的研究结果表明胆汁酸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而且胆汁酸浓度与幽门螺杆菌的受抑制程度呈正相关,该研究结论支持该次研究结果。下面该文将着重分析胆汁反流的作用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胃粘膜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有关,胆汁反流之所以能够抑制消化溃疡的发生是因为反流的胆汁能够抑制胃内幽门螺杆菌生长,而幽门螺杆菌又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诱发因素[7]。此外,由于反流的胆汁呈碱性,可中和胃酸,因此可以减轻其对胃肠粘膜的损伤。临床研究发现,个别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的胆汁酸浓度增加,提示胆汁酸在胃溃疡的发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关于反流的胆汁与消化性溃疡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尚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患者的致病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异[8]。

胆汁反流主要由胃及十二指肠的功能紊乱引起,多种因素都可影响机体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进而使胃肠功能紊乱,如精神因素、吸烟酗酒、胆道疾病等,胃肠功能失调后幽门动力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富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就会反流入胃。幽门螺杆菌有多种传播方式和途径,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胃痛、反酸、烧心,如出现上腹部不适、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则提示慢性胃炎的可能,此外,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产生多种治病因子加重胃粘膜损害,使患者出现更加严重的反酸、胃痛等[9-10]。胆汁反流之所以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因为胆汁能够促使胃腔内的氢离子逆向弥散到粘膜,破坏粘膜的酸碱环境,改变粘膜表面PH值,这种酸碱环境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因此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避免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

该次研究旨在探讨胆汁反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重点分析了胆汁反流检查结果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胆汁反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发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胆汁反流阳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明显低于胆汁反流阴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7.3%vs18.2%),而且胆汁反流阳性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胆汁反流阴性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12.2%vs 34.6%)。反流的胆汁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进而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但是胆汁酸却会损伤胃粘膜,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提示胆汁酸对胃溃疡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该次研究结果也为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治疗胆汁反流,结合使用胆汁酸治疗药物防治胆汁反流,对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要注意兼顾幽门螺杆菌和胆汁反流这两个胃粘膜攻击因子的根除治疗。

综上所述,对胆汁反流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当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抗胆汁反流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尽早愈合,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胡晨旻.儿童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43-1344.

[2]童三香.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92-2394.

[3]李亚伶,刘文彬,文晓芹,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儿细胞因子的检测[J].西部医学,2012,24(11):2140-2141.

[4]李海强,贝光明,李彤,等.广西贺州瑶族土瑶居民中医体质及胃、十二指肠相关疾病调查[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 (15):8-10.

[5]梁开斌.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88-89.

[6]安菊芬,杨国平.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32例[J].中国药业, 2013,22(3):61-62.

[7]张蔚.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四联除菌的治疗临床分析[J].现代养生,2014,17(9B):59-60.

[8]赵紫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11):1649-1651.

[9]李梅莉,罗婷.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内科,2013,8 (2):144-145.

[10]骆桂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67-168.

Correlation Between Bile Reflux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Peptic Ulcer

ZHANG Zhong-ji
Jiangy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Jiangyin, Jiangsu Province, 214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ile reflux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peptic ulcer. Methods 200 patients underwent gastroscopy in this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February 2014. The bile reflux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peptic ulcer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eptic ulcer (7.3% vs 18.2%)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12.2% vs 34.6%) were both lower in bile refluxpositive patients than in bile reflux-negative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ile reflux can inhibit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peptic ulcer.

[Key words]Bile reflux;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Peptic ulcer

收稿日期:(2015-07-28)

[作者简介]张中极(1964-),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工作。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0(c)-0067-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