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成刚

西固区人民医院普外科,甘肃兰州 730060

胃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及世界各地都属于非常高发的癌症,其发病部位主要在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其患者群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1]。近年来,随着日常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众的生活环境以及日常膳食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饮食安全问题屡屡曝光,这导致胃癌的发病率屡创新高,特别是在我国[2]。此外,由于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以及饮食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我国胃癌的发患者群逐渐有向年轻人转移的趋势。临床上关于治疗胃癌的方法,主要是胃癌D2 根治手术[3]。该手术如能成功实施,可以有效缓解胃癌患者的病情,使其避免进一步恶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胃癌患者的生命。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该技术被不断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如果在胃癌D2 根治手术中,辅助以腹腔镜技术,则能够提高清除胃癌病变部分的精准性,降低由胃癌D2 根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二次创伤。为研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 根治手术对胃癌患者的近期效果,西固区人民医院普外科于2016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方便选取了60 例胃癌患者,组织了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在西固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所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将上述60 例胃癌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针对常规组患者,医院实施传统的开放远端胃癌D2 根治手术;针对观察组患者,医院实施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 根治手术。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13 例;整体平均年龄为(63.5±8.45)岁;身体质量指数分布为20~29 kg/m2,整体平均身体质量指数为(21.55±1.60 )kg/m2。在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0 例;整体平均年龄为(64.57±5.95)岁;身体质量指数分布为20~30 kg/m2,整体平均身体质量指数为(22.60±1.25)kg/m2。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胃癌病程等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到医院就诊后,要接受胃镜检查,通过病理活检技术,确诊为远端胃癌;②所有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T3;③CT、MRI 及ECT 检查排除肿瘤全身其它脏器转移;④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排除标准:①肿瘤浸润深度≥T4;②合并重要器官功能损害、衰竭且不能耐受远端胃癌D2 根治手术;③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的胃癌患者实施传统的开放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而观察组的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 根治手术[4]。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 根治手术的具体方法如下:①医护人员应在手术开始之前,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将双腿分开,最好呈“人字形”;②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消毒,引导患者进行导尿、排便等工作,并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③在患者肚脐下方开一个弧形切口,用气腹针由此弧形切口刺入腹腔,建立二氧化碳环境下的气腹,将气腹压力调整为12~15 mmHg;④拔出上述气腹针,用四孔置入法置入腹腔镜;⑤利用腹腔镜观察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大网膜转移、其他器官受损的情况;⑥若不存在大网膜转移、其他器官受损等情况,应从患者体内横结肠的中部位置,将胃结肠韧带断离,并对患者胃部的周围血管、组织依次进行处理,最后清除淋巴结;⑦待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再在患者肚脐上腹中部位置开一个5 cm长的切口,由此切口将患者胃部远端提起至腹腔之外,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胃癌病变的实际情况,选择重建消化道的方式,最后进行常规的腹腔清洗、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等收尾工作;⑧待患者所有切口缝合之后,给患者服用抗生素,以防止患者发生感染[5]。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观察组、常规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长等一系列手术相关指标;②分别在手术前后,观察所有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即hs-CRP、TNF-α、IL-6 等;③在手术结束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在手术期间的平均出血量等指标方面,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2 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的对比

上述应激反应指标在治疗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TNFα、IL-6 均显着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的对比()

2.3 手术后并发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以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为3.33%,常规组患者在手术结束以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而胃癌则是我国众多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6]。胃癌之所以高发,主要是和患者所处的地域环境、幽门螺旋杆菌、过多食用腌菜、腌制烟熏食品、摄入食盐过多、各种慢性疾病、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其致死率非常高[7]。就目前的治疗手段而言,临床上针对胃癌的治疗办法,还是利用手术加以彻底根除。然而胃癌的患者仍然以中老年人为主,这部分人群由于身体各项组织器官老化,而手术所造成的创伤口面积过大,容易导致中老年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肠梗阻、创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多项并发症。因此,传统的胃癌根治手术的近期效果一直不高。近年来,由于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远端胃癌D2 根治收拾完全可以腹腔镜的辅助之下,利用较小的创伤口和腹腔内更加开阔的视野,最终高效地完成手术,其手术的近期效果要显着优于传统手术[8]。

该次研究通过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 根治手术和传统开放远端胃癌D2 根治手术的对比。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经过手术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其手术总时长为(255.55±28.40)min,切口平均长度为(5.60±0.10)cm,术后排气时长为(4.06±0.64)d,术后下床走动时长为(2.85±0.70)d,术后总住院天数为(7.90±2.70)d,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84.35±28.05)mL;常规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长为(221.30±26.5)min,切口平均长度为(17.3±0.20)cm,术后排气时长为(5.35±0.95)d,术后下床走动时长为(4.90±1.25)d,术后总住院天数为(10.5±400)d,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73.5±41.35)mL。两组上述手术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应激反应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的hs-CRP(超敏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亚种)、IL-6(白介素-6)等指标在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之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超敏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亚种)、IL-6(白介素-6)等指标均显着低于常规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以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为3.33%,为切口感染,而常规组患者在手术结束以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学者经过研究后认为经过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 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为5%,住院总天数为(12.50±2.65)d,手术总时长(255.50±28.35)min,出血量为(183.45±28.95)mL,以上指标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接近,证明了该次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针对远端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 根治术,能够取得非常显着的近期效果,而且整个手术也相对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