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北京 1022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LEDVT)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主要是指受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下肢的静脉血液在血管内出现凝结的现象,可导致患者下肢水肿、皮炎、色素沉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瘀滞性溃疡和继发静脉曲张,部分患者会因栓子的脱落形成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剖宫产的患者在受麻醉药物和长期卧床等因素的影响,在术后发生LEDVT 的风险较大,在影响产妇生存质量的同时,更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3]。基于此,该文对2016 年2月—2019 年9 月间于该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展开研究,选取其中144 例产妇为研究样本,总结产妇术后LEDVT 形成的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文实施剖宫产的产妇纳入该项研究,方便选取其中144 例产妇为研究样本,该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纳入标准[4]:①产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该项研究;②产妇剖宫产手术成功,术后产妇和胎儿各项生命指标正常;③产妇既往无血栓形成史,且剖宫产手术前,产妇凝血指标正常;④产妇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及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5]:①产妇产后的精神状态异常;②产妇合并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③胎儿曾在腹中出现宫内窘迫的症状;④产妇的临床资料不完整。参考随机抽样法将144 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 例;对照组产妇中已发生LEDVT 的产妇36 例,未发生LEDVT 的产妇36例;初产妇43 例、经产妇29 例;年龄21~36 岁,平均年龄在(29.52±3.27)岁;体重44~72 kg,平均体重(60.01±3.52)kg。而观察组产妇中已发生LEDVT 的产妇35 例,未发生LEDVT 的产妇37 例;初产妇45 例、经产妇27例;年龄20~36 岁,平均年龄在(29.72±3.14)岁;体重45~74 kg,平均体重(59.97±3.64)kg。两组年龄、体重等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为围手术期间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为围手术期加强LEDVT 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1 护理措施 ①日常护理:保障患者卧床休息,进一步抬高产妇的患肢15~30°,使其始终高于心脏水平的25 cm 左右,加强对产妇下肢的保暖工作,禁止对下肢进行热敷和按摩,避免发生栓子脱落的现象;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产妇体位的变化,协助进行健侧肢体的活动,避免形成新的血栓;同时保障产妇床单的干燥、整洁,定期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避免皮肤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发生溃疡;定期为产妇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指导产妇的饮食,若产妇存在水肿的症状,则予以低盐、高蛋白和低脂的饮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纤维素,保障产妇大便的通畅。

②心理护理:加强与产妇之间的沟通交流,疏导产妇因发生LEDVT 而形成的紧张和焦虑的心情,向产妇介绍LEDVT 的相关知识,包括形成的因素和机制、具体的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等。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病症,同时做好产妇家属的思想工作,尽可能的满足产妇在生活中的合理需求为产妇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

③病情的监测:详细记录产妇患侧肢体的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和色泽,每日定时测量患侧肢体的周径,定期选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产妇下肢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产妇是否形成新的血栓,另外,当产妇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时需定期检测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预防发生出血的倾向。若产妇出现新的血栓并伴有肢体痉挛、下肢肿胀的症状,并且经患侧肢体的皮肤紧致发亮,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时,需警惕静脉坏疽现象的发生,立即予以患者手术治疗,及早取出静脉血栓。与此同时,观察产妇的症状表现,若产妇在形成LEDVT 后出现剧烈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或咳血等症状时须立即告知医生,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及时予以相对应的急救措施。

④积极预防妊娠期并发症:在孕妇分娩前严格掌握剖产指征。剖宫产是孕妇发生产褥感染的主要因素,而产褥感染更会增加患者发生LEDVT 的几率,也是孕妇发生肺栓塞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想要避免分娩阵痛而实施剖宫产的患者详细向其介绍自然分娩的优势。另外对于术前已发生相关病症的患者需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疾病,例如术前血压偏高的孕妇需积极控制孕妇的血压,使其收缩压始终维持在90~140 mmHg,舒张压维持在60~90 mmHg;而予以血糖偏高的孕妇,应控制其血糖在6.1 mmol/L 以下。

1.2.2 预防措施 对于未发生LEDVT 的产妇,需对其发生血栓的风险进行评估,予以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①下肢功能训练:在产妇术后需要卧床休养的阶段,调整室内温度,注意保暖,避免产妇因冷刺激引发静脉痉挛,指导产妇进行下肢肢体的运动,可在产妇术后实施踝泵运动,增加产妇足趾的活动和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的练习,由护理人员协助产妇对膝关节实施被动屈曲运动,加强产妇肌肉的按摩。以此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流动。当产妇可以下床时,则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同时可预防性的为产妇换上加压弹力袜预防血栓。

②饮食干预:增强患者术后营养物质的摄入,术后6 h 内选择流质饮食,待患者肛门排气后改为软食,饮食尽可能清淡低脂、富含维生素,可多食黑木耳、番茄、芹菜等食物,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保持患者大便的通畅,避免过度用力而增加腹部压力。

③心理干预:加强产妇术后的心理护理,叮嘱产妇术后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发生交感和迷走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当产妇术后疼痛难耐时,可遵医嘱实施予以产妇镇痛药物治疗,缓解产妇的疼痛。

④预防性治疗和预防性护理:对于行剖宫产的孕妇而言,受手术创伤、失血和术前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的影响,孕妇的血液流变情况发生改变,也是导致LEDVT 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为预防产妇术后出现电解质、体液、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大量丢失的现象,需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和治疗措施。在产妇术后的第1 天需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和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变化;在予以患者输液治疗时,应避免在患者的下肢进行穿刺,更不宜对血管进行反复穿刺,同时在注射氯化钾等对血管壁有刺激性药物时,需严格遵守药物治疗的计量、浓度、速度和时间的原则;当孕妇存在术中失血量较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尽量予以新鲜的血液,从而改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红细胞的聚集能力。与此同时,可预防性的予以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复方丹参液、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等。

1.3 观察指标

所有产妇分别于护理前后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同时配合抽取产妇5 mL 的静脉血液,以4 000 r/min的速度离心25 min,利用酶联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水平,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已发生LEDVT产妇的病情改善情况和未发生LEDVT 产妇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其中以护理后的超声检查未见明显的血栓,D-二聚体的水平恢复正常水平为痊愈;超声减少显示护理后的血栓数量和大小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改善,D-二聚体水平较护理前也有明显的降低为好转;除上述两种现象外即为病情无明显变化,比较两组护理的总体有效率,总体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护理前已发生LEDVT 的36 例产妇经围手术期护理后痊愈人数12 例、病症好转人数14 例、病情无明显变化人数10 例,护理总体有效率为72.22%(26/36);观察组护理前已发生LEDVT 的35 例产妇经围手术期护理后痊愈的人数21 例、病症好转的人数12 例,病情无明显变化的人数仅2 例,护理的总体有效率为94.29%(33/3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1,P=0.013)。

对照组术前未发生LEDVT 的36 例产妇术后并发LEDVT 的人数6 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术前未发生LEDVT 的37 例产妇经围手术期预防措施护理后无一人发生LEDVT,发生率为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1,P=0.030)。

3 讨论

经相关研究发现[6],LEDVT 已成为剖宫产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其形成的原因与血小板的凝聚、血液黏稠和肢体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因血小板的凝聚,大量凝血活酶被释放,加上术中的失血,致使产妇体内的血压浓度增加,更易产生血液凝固的现象[7]。手术前的禁饮和禁食,导致产妇体内的液体不足,加上止血药物的运用进一步增加产妇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而麻醉药物的使用促进机体内静脉血管的扩张,血流速度缓慢,下肢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失去平衡,同时产妇术后的长期卧床休息更容易导致产妇的血流淤积,从而形成LEDVT[8]。

经临床研究发现[9],LEDVT 的形成进展缓慢,临床症状更为隐匿,对于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而言更无特异性表现,而在临床诊断方面,多普勒彩超虽然对LEDVT的检测的特异性较高,但对于一些较小的静脉血栓敏感性不高,静脉血管造影虽然可以清晰地看清产妇静脉血管的血栓情况,但因其是一项创伤性检查,在患者中的接受率较低。因此,对产妇在孕期、产时和产后发生LEDVT 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对保障产妇的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LEDVT 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妇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延长产妇的治疗时长,增加产妇的痛苦。因此在产妇术后需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LEDVT 的形成。在产妇术后加强下肢功能的训练,通过踝泵运动、足趾的活动、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的练习以及对肢体的按摩可以有效的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流速,帮助产妇提高下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力度,而营养的补充更有助于增强产妇的体质,以食疗的方式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从而有效预防LEDVT的形成。另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的预防性治疗可以有效降低LEDVT 的发生率。低分子肝素在改善产妇微循环、降低血红细胞聚集方面具有显着的功效,而且该药物不需要对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进行监测,治疗的安全性更高。赵维等人[10]在研究中证实,对研究组的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下肢功能训练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后,其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措施的对照组的发生率7.33%(P<0.05);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术前未发生LEDVT 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相关的预防措施后LEDVT 的发生率为0.00%,而未实施相关预防措施的对照组术后LEDVT 的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已发生LEDVT 的产妇应加强对产妇病情的监测,时刻警惕病情的发展。同时更应加强对产妇的心理疏导,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改善产妇及其家属的错误认知,帮助产妇提高治愈的自信心,避免情绪的过度变化,对产妇的神经功能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减轻产妇LEDVT 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有效率[11]。该文研究结果也证实,观察组术前以发生LEDVT 的患者经过心理、病情监测和并发症的预防等相关措施的实施后护理的总体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监测、饮食干预和肢体功能的锻炼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LEDVT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显着。

综上所述,对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通过加强术后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监测、饮食干预和肢体功能的锻炼等措施可以有效的治疗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应用效果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