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杰 张来林

摘 要:金湖地区自古就是淮水走廊,频遭水患。新中国成立后,金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终于战胜洪灾,并产生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关键词:淮水;金湖县;治淮;方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2-0297-01

淮河是一条古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即有“鼓钟将将,淮水汤汤”之句。

古淮河入海口原本很通畅,在云梯关入海,海潮可逆流而上溯及盱眙,此时的淮河流域只怕旱,不惧淹。南宋时,黄河夺淮,黄河泥沙逐步抬升、淤塞了淮河入海通道,淮河流域大雨成灾。

清末民初,境内迭遭水患,各乡自建的圩堤短矮曲折,抗灾能力差。1921、1931年大水,全境圩堤冲决,到处泛滥,不分湖陆,境内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金湖人民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治淮战役。一代代金湖儿女用血汗与肩膀,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治水巨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治淮精神:

团结协作,无怨无悔。1951年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金湖地区动员上万民工参加兴建苏北灌溉总渠。1954年,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高邮县动员群众将闵塔区的六联圩与银涂圩堤联并成环湖大堤,总长70公里,完成土方35.5万方。

艰苦奋斗,同心同德。1955年,淮委确定了入江为主、入海为辅的方针。1958年冬,宝应县动员湖西地区2.1万人在金沟至淮建间挑筑东西两条大堤,为十年后的特大工程——淮河入江水道奠定了基础。1959至1960年,金湖县在三河南改造农抗河,三河北修筑洪金干渠,此后又多次拓宽浚深,改造利农河。

为民请命,勇于担当。1969年冬,党中央投资3535万元,调集扬州、六合、淮阴三地20个县20多万民工,经过两个冬春,挑筑出淮河入江水道。1971年,金湖、盱眙、仪征三县民工对淮南大堤进行加固;11月,县内组织12个公社2.2万人开挖金宝航道,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奠定基础。1974年,淮南圩骨干排灌河道东中心河、西中心河经拓宽、疏浚、延长最终形成。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在党的领导下,30多万金湖人民万众一心,战天斗地,开沟筑堤,改土平田,重整山河,先后开挖大小河渠11万多条,平整土地27万亩,完成土石方工程2亿多方,成功抗御了1991、1997、2007年等特大洪灾,昔日的穷乡僻壤焕发出勃勃生机。入江水道的兴建,运河西堤缩短防洪战线68公里,北段防洪圩堤由原来400公里缩短为130公里,国家每年减轻了巨额防汛、救济负担,淮安、宝应、兴化等里下河地区2000万人摆脱洪水威胁,3000万亩农田有了保障,功莫大焉。

改革的春风翠绿了神州大地,金湖人继续发扬治淮精神,取得了丰硕成果。

乘风破浪,锐意进取。金湖人民加大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区域集中供水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着力构筑水景观,优化宜居水环境,弘扬悠久水文化。金湖县入江水道三河滩和金沟改道段有4.4万亩荒滩,长满芦苇,影响行洪。金湖县探索“以耕代清”方案,获得上级批准,每年新增小麦三千多万斤,降低行洪水位,达成了经济与环保双赢的局面。

创新思维,深入挖掘水潜力。进入新世纪,金湖县加大投入,发挥水资源优势,重构“五纵五横”水系循环系统,退田环湖,广植草树,投资四亿元建设三百公里绿道,打造“一道三湖”水上旅游项目,淮河入江水道上四座气势恢宏的大桥如长虹卧波,宜居宜业宜游的水乡金湖如画卷般呈现在世人面前。

打造品牌,靠水吃水。金湖县密切围绕“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四水农业,先后注册“金湖荷藕”“金湖芡实”“金湖泥鳅”“金湖螃蟹”“金湖大米”等十九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着力打造水文化。2016年,“金湖芡实”荣获“江苏省着名商标”,成为金湖一张金字招牌,“中国荷文化之乡”“中国荷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湖鲜美食之乡”也蜚声海内外。

近来,淮安首倡将“淮河生态经济带”列为国家战略,金湖县乘势而上,全力打造高端产业闻名县、生态宜居标杆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开放融合先行县、富足安乐首善县。

[ 参 考 文 献 ]

[1]刘波.天地人巨系统观[M].安徽教育出版,1993.

[2]杨龙,强佳杉,李湘宁.治淮与中共的地方政权建设,1950-1952[J].文化纵横,2017(03).

[3]中共江苏省党史工办.江苏淮南人民革命斗争史[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

[4]中共金湖党史工委.中共金湖地方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