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美莹 胡宏鑫

(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2.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引言

“旅游”一词在我国南朝时期就已出现,但个别旅游现象实际出现得更早,旅游现象是依据人们初具自由时间和审美意识并能够自主进行外出游历的特征界定的。由此可见,审美意识是决定能否具备旅游现象的内在元素,而艺术作为引发审美现象的对象物之一,可以直接产生旅游资源,更使旅游行为拥有了灵活性与吸引力。

艺术包含智慧与情感,呈现出深思与美感统一的逻辑形式。通过艺术衍生出的艺术产业使艺术品在保留艺术属性的前提下拥有了商业特征,可以与艺术思潮相适应,同时也是文化产业中的精粹部分。艺术产业本身是具有较强的融合性特征的,它可以与多种产业跨界结合,在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进行自身的演化与蜕变。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使艺术更好地发挥其审美价值,同时丰富旅游产业的结构内涵,是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渠道。黑龙江地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市场潜力巨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地缘优势较强,便于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并且已在艺、旅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与突破。但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仍要求学界继续对二者融合发展现象进行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使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一、黑龙江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黑龙江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产业融合是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世界产业分工更加精细化的情况下,产业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常态,多元要素整合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使文旅产业成为热门产业。从世界范围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发展亮点,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黑龙江省对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视也逐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能级,将艺、旅产业融合纳入一个新的规划高度,同时也加大财政资金的倾斜力度,扶持产业融合的全面发展。

近几年,黑龙江省逐步打造了享誉世界的冰雪大世界品牌名片,建造了太阳岛国家风景名胜区等诸多艺术产业。在这些艺术要素基础之上,黑龙江还加大财政投入,建设了黑龙江省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和艺术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龙江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标志性内容。同时,还建成了65个省级以上的重点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和基地,包括一个国家级的文化艺术产业园区。

更为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是,黑龙江对文化艺术品牌的重视。黑龙江通过媒体等各种平台不断推动龙江文化艺术的品牌建设和品牌发展,包括举办一系列艺术大赛,开展文化艺术产业品牌评选推介活动,充分挖掘黑龙江的冰雪艺术、音乐艺术等重要艺术要素,特别是被联合国誉为“音乐之都”的哈尔滨。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系列艺术活动,包括音乐会、俄罗斯油画展等,成为近年来黑龙江艺术产业集中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推动了艺术产业的茁壮发展,特别是打造了雪乡、冰雪大世界、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等品牌,进一步提升了黑龙江文化艺术产业的影响力,同时建成了哈尔滨国际油画交易中心,不断挖掘文化艺术的内涵,以黑龙江知名画家卢禹舜和田卫平为代表的油画馆也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黑龙江籍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拍卖价格逐年升高,成为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上的一大亮点。同时,黑龙江省还不断采取创新措施,在动漫、艺术创意、工艺品、数字艺术、休闲时尚艺术等方面加快发展,文化艺术相关产业的增加值连年突破,为黑龙江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黑龙江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特征

黑龙江省的艺术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总体情况是多元融合加全面融合。多元融合体现在艺术产业各方面的要素与旅游产业各方面要素的融合,通过多元融合,让艺术场所变为旅游场所,让艺术品变为旅游品,让艺术设计进入旅游设计,让艺术路线变为旅游路线。艺术与旅游不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成了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艺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初见成效。

从谋发展、促融合的角度说,黑龙江省采取了大量的有效措施,出台了专属的支持融合发展的意见。例如,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突出了艺术与旅游融合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艺术演绎与旅游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美术与旅游融合等专题活动,着力利用冰雪艺术串联、打造“哈亚雪”精品旅游等路线,还有艺术快闪、艺术品展示、冰塑雪雕、非遗等元素都有力地提升了融合的内涵和程度。纵观近年来黑龙江艺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总结出两个特征。

一是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硬件融合。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硬件融合突出体现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上,这项工程是政府利用社会力量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据统计,通过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全省共新增公共文化艺术设施23个,文化艺术活动实现了全覆盖,特别是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召开了近万场。现实题材舞台剧艺术创作即是其中之一,此项艺术活动现已有效的融合到了旅游市场之中。舞台剧《原风》 《女神湖》等已深入景区、景点,成为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除了文化惠民工程,哈尔滨市等艺术消费试点、旅游产业增值试点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形成新的艺术旅游消费模式,如渤海上京、金上京等遗址已经变为景区景点,中东铁路建筑群、中东铁路桥也通过改造成为公共文化旅游设施,一些红色革命根据地现在也是红色旅游的不二之选。

二是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软件融合。黑龙江省通过强化艺术旅游的产品营销、完善艺术旅游的营销机制等方法,使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更为充分,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黑龙江艺旅产业致力于打造宣传品牌,策划宣传要点,包括对北国好风光、北国之春、迷人之夏、避暑胜地、五花山色等品牌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围绕这些内容推动宣传推介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举办了国际生态旅游峰会、冰雪旅游峰会等国际性会议,同时加强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内涵上的融合,其中包括连续开展融合大赛,艺术走进旅游景区景点活动,还在原有雪博会等平台载体的基础上,举办国际冰雕雪雕大赛,让艺术赛事成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成为旅游景点,极大地吸引了海内外人群的注意力。黑龙江省艺旅产业的发展也牢牢把握融合和创新两个核心概念,通过构建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不断提高艺术创造力的融入,推动艺术旅游的全面发展。

(三)黑龙江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黑龙江艺旅融合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黑龙江独特的生态资源,边境旅游、湿地旅游、森林旅游、少数民族风情游、红色旅游、历史考古旅游、运动游、美食游、工业游等多种旅游项目都在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充分融合下进行深层次开发。黑龙江冬季旅游特色中的冰雕、雪雕多数为雕塑艺术家所制作;黑龙江省会哈尔滨的特色建筑哈尔滨大剧院为知名建筑艺术设计师设计与建造;湿地、森林等自然景观需要依赖摄影、绘画等艺术形式进行宣传、推广。艺术与旅游的结合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以艺术的方式更妥善地结合起来,使黑龙江地区拥有更多令人赏心悦目的人文自然景区。

但目前国内艺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仍在不断革新,运营模式以及管理手段还在进一步改进与优化。在黑龙江省的艺术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略环境承载力、旅游产品定位不够明确、景区交通建设迟缓、景区周边常住人口管理欠缺等情况。在开发中如果只考虑如何能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却忽视环境的承载力,并且对于旅游产品也没有进行准确的定位,哪里的生态资源丰富就开发哪里,客观因素考虑欠缺,最终就会造成开发出来的景点无人参观,致使资源浪费。另外,旅游产品的定位需要制订合理的开发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空间,从而让旅游者拥有难忘的旅游体验,但目前黑龙江省艺旅产业融合开发的旅游资源仍存在定位不合理的情况,这种趋势的发展会影响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

二、黑龙江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品牌的形象一旦根植于人们心中,实际上就是发展了潜在的消费群体。想要打造龙江旅游品牌,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需要艺术、旅游产业的集群优化群内旅游产品结构,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点,并突出自己的优势特色,避免恶性竞争和产业雷同[1]。目前,黑龙江艺术与旅游融合的产业宣传力度还远远不足,没能将黑龙江独有的魅力展现出来,缺乏鲜明的主体形象。因此,仍需要产业集群内政府为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妥善保护当地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宣传促销新渠道,可给予电影、电视、歌曲、摄影作品等项目一定的支持,并利用这些项目进行促销。桂林《印象·刘三姐》就是通过演出对本地风光、文化进行宣传的成功案例。同时,产业集群内企业也应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让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与旅游产品有机融合,从而使产品系列化、品牌化,以此促进黑龙江旅游品牌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与创造能力。

(二)促进旅游产业与艺术产业融合延伸

艺术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行业,而是横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行业的价值实现过程,艺术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也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黑龙江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链延伸可以借鉴美国电影产业,通过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事件制造相关衍生品,如音像制品或玩具、服装、游戏、图书、主题公园等,从而实现产业的融合延伸。从数据来看,美国电影产业本身的收入只占到电影产业收入的27%,而73%的收入来自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2]。

(三)构建艺术与旅游产业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3]。艺术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其属性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因此,促进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推动文化与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但要促进融合进程需要从机制保障方面解决根本问题。应由分管领导统筹协调,使科技、经济、文化等相关部门与旅游管理部门形成稳定的协调机制,促进艺术活动与艺术旅游创意园区的建设实现联动,促进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益的最大化。例如,北京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 (东城)就较为成功地实现了部门联动协调机制,通过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高科技产业园,吸引动漫、影视、娱乐等方面企业入驻[4],如光线传媒、猫眼娱乐等,是实现联动协调机制较为成功的案例。

(四)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构筑旅游信息网络应从整体出发,建立有机联合的网络调控系统,以发挥旅游业动态运作的优势”[5]。产业的发展需顺应时代的变化与需求,提出新的战略观念。当前,在网络信息时代,旅游产业应紧随时代发展,在信息化、科技化方面达到要求,以此促进产业优化、促进旅游发展。艺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更需要借助信息与网络的力量进行文化宣传与知识普及,这样才能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目前,黑龙江的旅游信息网络远不能达到需求,全省性旅游信息网络尚未建立,容易出现旅游者信息搜索困难或遭遇虚假信息蒙骗的事件,这也更要求黑龙江在艺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旅游信息网络化的建设水平,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创新、生产、表现和传播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产品,通过提升信息和科技含量增加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增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并且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将艺术与旅游融合产业同信息科技紧密结合起来,拓宽开发路径,丰富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效率,加快开发步伐,突出黑龙江文化特色,放大黑龙江地域优势,促进艺术与旅游产业向创意驱动转化、升级,从而使艺术与旅游产业双向互动,产生更大的文化、经济价值。

三、结语

受新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们可选择的消费方式增多,产业发展模式需要变革。旅游产业资源具有可体验性、潜在性和不可转移性的特征,尤其是其中的不可转移性特征决定了每个地区都会拥有不同的魅力,这种魅力无可替代,也无从复制。因此,找到自身的优势并将其发挥出来是一个地区或一种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立身之本。黑龙江地区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体验与娱乐需求,以较低的产能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与文化价值,是产业发展模式变革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