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楚峰 熊燕舞

传播道路运输文化,展示道路运输风采,触摸道路运输历史,用声光电留住根脉,用鲜活真布设场地,用独到的思维彰显出独特的精神魅力……

老车票、老驾照、老车模型、老运输证、老车牌号、老汽车杂志……这些记录和见证着道路交通发展历史的老物件,在(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里琳琅满目,引人入胜。

2015年9月,交运集团在青岛馆陶路汽车站旧址上匠心独运,办起(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这是中国首个以道路运输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

馆陶路汽车站本身就沧桑百年,历史悠久,这座于1910年诞生的中国最早的汽车站,默默挺立在青岛德国风情街的一隅。

从一个没有任何标志的牌子,到后来的简易候车亭,再到1949年6月正式成立的长途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见证了青岛百年交通变迁的悠悠岁月。在这个充满历史感的旧址上建立博物馆,传播道路运输文化,为人们了解历史提供一个新的场所和窗口,交运集团此举显得意义幽远,令人刮目相看。

交通文化更鲜活

对于建设道路交通博物馆的初衷,交运集团董事长刘永康表示:“我们一直觉得,交运集团有这个责任,让中国道路运输历史的变迁不至于因岁月流逝而被人们淡忘。”

交运集团作为现代道路运输行业的引领者和传承者,多年来搜集、收藏、保护了一批鲜活的见证物品,成为行业领风气之先的有心人。

一进博物馆,我们便被门口摆放的一辆老爷车所吸引,两排黑色车厢、铜质车灯、车旁的摇铃无不透露着神秘的质感。据解说员介绍,这是袁世凯在慈禧太后生日时献上的“洋贡品”—我国第一辆汽车的1∶1复制版。

道路交通博物馆包括主馆、1910交运创客驿站、交通专题馆三大区域。此外还有“交通安全体验馆”、“青岛老报馆”、“青岛解放馆”、“郑守仪院士交运实验室”等孵化性展览馆,共同组成交运文化新天地景区。

在主馆里,以我国道路交通行业发展为展陈主线,分为1序厅8站点,以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的实物、视频、图文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古代筚路蓝缕、旧中国时期举步维艰、新中国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并集中突出了青岛作为近代中国道路运输发祥地的独特历史文化。同时,馆内“未来交通”影厅120度环幕电影还用高科技动画勾勒出对未来交通的畅想。

上图:交运集团在青岛馆陶路汽车站旧址上匠心独运,办起(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下图:运营两年以来,道路交通博物馆已接待20万余名海内外游客

1910交运创客驿站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区二楼是“创客小巷”,集中打造车厢咖啡、交运创意实验室等单元,让游客在此区域了解交通文化的创意,并实施创新互动。同时,还将进行创意纪念品设计、展示,举办“现场做创客”活动。创客驿站施行全员创客模式,颇具创新成效,现已被评选为青岛市“十佳众创空间”。

在交通专题馆里,记者看到了各种旧车票、难得一见的自行车证、满是褶皱的票包、老式检票工具、中国第一辆“东风牌”轿车模型等泛着历史光泽的珍稀展品。这是交运集团以深挖“交通文化”为切入点,让游客亲身感受“交通、运输、汽车、城市”的伟大发展征程。

而交通安全体验馆,便是通过多项交通安全体验项目,使交通安全意识以更感性、更直接的方式深入人心,令更多的旅客和市民认知安全、体验安全、学习安全,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功效。

细节之处更精彩

整体投资2600万元,占地面积1.8万平米,建筑面积4100平米,展厅面积1000平米,精美展品485件,登记可移动文物113件—在这样花大力气打造的道路交通博物馆里,有着诸多意想不到的小细节,带给游客惊喜。

首先吸引大家的便是道路交通博物馆的独特门票—一枚用俏皮卡通形象包装的巧克力,可以吃的门票。从工作人员手上接到这枚门票时,记者还小小震惊了一把,解说员还贴心地来一句:“参观累了还可以补充能量。”

其次,通过声、光、电、画、物的多种组合,主馆生动地还原了1910年馆陶路汽车站的喧哗情景:脚踩不甚平坦的马牙石道路,随着一声鸡鸣,动画开始播放,带着观众回到百年前,馆陶路汽车站开始了它的一天,人来车往,叫卖声,喇叭声,候车上车,热闹极了……

看完发展史,在进入二楼的时候,要通过一个别具特色的倾斜车厢。据介绍,这是经过了专门的设计,走廊模拟了公共汽车的车厢内部,寓意道路不平,行驶中车辆往往来回颠簸,让游客亲身体验一番,同时也构架起了道路运输向更先进、更高科技方向发展的桥梁,预示着道路运输的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左图:可以吃的巧克力门票

右图:这一面保存完整德占时期的鲁绣,是道路交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二楼的动感影院,绝对能够让人体验一把未来道路交通,动画里面钻天入地,下海穿山,造型新颖,动感有力,主题突出,座位随影而动,现代感、科技感十足。

一架颇有年头的手摇发电机也会吸引人们的目光,如果亲自动手去“发电”,发电机会驱动电喇叭播放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声音。据介绍,在此前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藏品的过程中,有位热心市民捐赠了这台手摇发电机,产品罕见,且至今性能完好。

值得一提的是,主馆里还珍藏着一面德占时期的鲁绣,这是一位德国军官于1907-1910年在青岛俾斯麦第三军营服役结束后,所在部队给他颁发了这幺一面鲁绣留作纪念。据解说员介绍,鲁绣上面的马象征着该名军官是一名运输兵,肩章表明他的海军军衔,下面还有一艘军舰则表明他是乘坐军舰来青岛的。据悉,这名军官在服役期间刚好驻扎在馆陶路上,正好见证了1907年全国第一条城市客运公交线的诞生以及1910年全国第一个车站的诞生。历经百年之久,这件鲁绣依然保存十分完整,成为了道路交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多元发展更丰富

道路交通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厚的人文景观内涵,创新的文化旅游服务功能,向海内外游客传播道路交通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人们感受和玩味道路运输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成为青岛老城区新兴景观热点、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创意产业聚集区,积极推动青岛老城区的复苏振兴,成为青岛“三创行动”的展示窗口。

“自开馆以来,道路交通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为社会各界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以过硬的展陈质量、科学的管理机制、新颖的设计思路逐渐受到了市民、游客的广泛认可。运营两年以来,道路交通博物馆已接待20万余名海内外游客。”交运文化新天地景区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2016年12月,道路交通博物馆获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首个道路运输行业的AAA级景区博物馆。此外,还获评“全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岛市国防教育基地”、“市博物馆学会副会长单位”、“市北区博物馆联盟轮值主席”等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交运集团持续进行创新驱动,以道路交通博物馆景区为文化节点,不断丰富内容和内涵,提高资源聚集能力,全力襄助打造“景区+交通”的全产业链运游集合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