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何谐

《铜鉴湖笙歌》是2020年由青年作曲家何谐和笙演奏家杨磊共同创作的一首以笙为主、以民族器乐为特色的一首民族室内乐作品。该作品首演于“管韵悠扬”浙江音乐学院第二届管击乐艺术周之杨磊师生专场音乐会,并获得2021年第二届“敦煌奖”民族室内乐新作品展评综合室内乐作品组银奖,是近年来“诗画浙江”影响力背景下,借助文旅融合理念创作的较为着名、复演率及评价较成功的一首室内乐作品。那幺,这首较为成功的作品从哪些音乐元素体现其特点?本文将从该作品的文化内涵、作曲技法、笙声部的演奏技法及创新性等方面对该曲进行系统阐释。

一、文化内涵

浙江杭州转塘地区的铜鉴湖被称为西湖的“姊妹湖”,随着2019年6月“铜鉴湖防洪排涝调蓄工程”的开工,铜鉴湖将成为杭州“钱塘江”时代的一张“金名片”。铜鉴湖作为曾经的浙江钱塘泗乡最大的湖泊,在《水经注》《民国杭州府志》《光绪杭县县志》以及《唐宋钱堂志》等历史典籍中均有详细的记载与描写。在古代,铜鉴湖畔的道路是杭州城通往富阳的唯一官道,当年的白居易、苏东坡主政杭州时,常走此道去富阳,或者去云泉山风水洞、铜鉴湖和昙山会友赏景。清代张道的《定乡小识》中对铜鉴湖有着“湖藏山腹,境绝幽邃,烟鸥雪鹭,红树青林,一川如画”的描述。杭州太守范仲淹着《风水洞》:“神仙一去几千年,自遣秦人不得还。春尽桃花无觅处,空余流水到人间”。通过历史记载可见铜鉴湖一川如画的风光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浙江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构建了它独特的旅游优势。但长期以来,对铜鉴湖的人文底蕴并未开发出来。因此,笔者通过铜鉴湖畔的实地调查,对其原生态的自然韵律有感而发,继而创作了这首乐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又有乐的室内乐作品。

二、曲式与技法特征

《铜鉴湖笙歌》曲式结构具有复合性:一级曲式结构是一个带双引子以及华彩片段的无再现的复二部曲式,而其二级曲式结构则是具有中国曲牌体元素的连缀体,共分为【清和风】【雨霖铃】【竹吟雷响】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命名均由来于历史文人对于铜鉴湖景色的总结和雅称,这三个标题能直观地对演奏家演奏该段时进行情绪提示,以便于演奏家们在乐谱规定的情绪之下进行二度创作,把有价值的乐思和音乐陈述正向放大后呈现给听众。该曲中在不同的小标题下运用了不同的作曲技法,以下分别阐述:

(一)【清和风】

【清和风】中主要涵盖的全曲的引子和慢板主题部分。引子采用了散板的方式写成,其目的在于将湖旁吹来的风“似有还无序”的闲散体感转化成听觉效果。在这里,作者采用了竹笛的打音引入,同时所有的拉弦乐器(二胡、革胡、低音革胡)以震音加拨奏的复合形式构成了一个铺底性质的音响效果。紧接着是琵琶的绞弦,该处的绞弦力度为pp,虽然较轻,但是能恰如其分地描写出湖水旁的草丛中初春的虫鸣,最大限度地发挥琵琶绞弦的拟声性特色。扬琴紧随其后演奏了一个曲折向下的音阶式的音型,该音型在初次呈示后用向下模进的技术再次进行了变化呈示,使得该部分的乐曲乐思有一种蜿蜒向下的延伸感,从广度和深度上为全曲打下了听觉基础。紧接着所有乐器都停止演奏,独留柳琴一个声部演奏了一个小节长度的两个分别为四度、五度音型。该音型而后被三弦以低八度的形式重复,这种重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呼应的效果,柳琴和三弦音色和音区上的区别让该处具有了一种回声感,进一步提高乐曲的层次感。而后高音笙、竹笛、次中音笙依次进入音区也由集中向两端扩展,该种声部安排的写作方法使得散板部分的层次更加丰富却不显得凌乱。

该段的慢板部分由高音笙在其低音区首先呈示旋律,在其呈示旋律的同时由扬琴进行分解和弦作为伴奏声部。旋律初次呈示结束在开放和弦后旋律交由革胡声部的中高音区进行同度呈示,与此同时,高音笙以相差一个小节的时间单位和卡农为主要手段对主要旋律声部进行间插性质的填补。这两个变化重复的段落的调式调性均为同宫系统内的转调,由A羽调式转为E角调式。这样的调式安排有利于听觉上构建期待感,使得听觉接收者内心盼望听到完满终止,也使得乐曲不仅在横向的旋律上具有联动性和层次,而且在纵向的和声上更具有心里上的推动力。而后旋律交由二胡呈示,柳琴等弹拨乐器均进行填补,革胡演奏的分解式和弦客观上也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旋律的声部,这种听觉效果层次会更加明显。紧接着迎来该曲全曲中第一个全奏片段,该片段将全曲的调性闯入性地引到了C羽调上。众所周知,全奏一般是用于乐曲较为宏大的高潮部分,但该处将全曲推动至第一个核心处的作曲手段除了将全奏手法引入,更重要的是以向上方向相差三个调号、整体高度高一个小三度的调为后续旋律的调以闯入的手段进行连接。其目的不仅是将全曲推向第一个高潮,还将乐曲的听觉效果以最大程度更新新鲜感的手段进行更替,这样全奏加换调的效果最终结果是明显且正向的。

(二)【雨霖铃】

该部分也是全曲的第一个快板段落。该段落开始时以扬琴的八分跳动式织体为整体的情绪和和声节奏,革胡利用跳弓表现出了轻巧灵动的音乐形象。紧接着高音笙在其中高音区以mf的力度奏出了快板的第一个旋律,在该段落除了扬琴和革胡外,柳琴还在其三弦上演奏一个八分音符后置的节奏型。柳琴在该音区上演奏的节奏型既能很好地作为陪衬声部进行节奏的提示和持续音的贯穿,又规避掉了柳琴明亮的音色,还避免与高音笙撞音区从而造成的不良效果。紧接着该部分直接闯入到了高一个大二度的d羽调,主旋律交由竹笛进行演奏,柳琴依旧延续之前的音区和弦法以及作用,为数不多的不同之处在于,高音笙在竹笛旋律所在的音区之下补充陈述了一条同样情绪、不同重音的副旋律,这样使得乐曲在纵向的调上具有推动力以外,在横向的旋律上也更具有推动力。乐曲进行到66小节时,竹笛、高音笙及次中音笙依次进入,演奏不同的旋律,听觉上造成一种多而不乱的交错感,这种复对位式的旋律更能表现出铜鉴湖在雨中兼具静谧和灵动的美感。而后该部分再现了快板的第一主题,也是采用近乎全奏的演奏形式,在听觉上构建了一种回归感,使得听众的心里具有一种回落感。

(三)【竹吟雷响】

该部分分为即兴和全奏两个部分,其中即兴部分要求高音笙演奏家在约35秒的时间范围内演奏出湖风吹过竹林混合轻微远合的雷声的效果,主要体现高音笙演奏家对于传统和音、和声走向以及对应音效的综合把握。即兴过后的全奏由竹笛、高音笙、琵琶与二胡在同度奏同一条旋律,这里旋律追求的是复合效果的音色。中音声部由中音笙和扬琴共同以柱式和声的织体完成。柳琴则以双音轮奏的长音形式在高音区演奏,低音声部则由革胡和低音革胡共同完成,最终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三、笙声部演奏技法处理

(一)音色温润“清和风”

慢板主题(第12—29小节),多运用笙的连奏,注意情绪的层次要分明,尤其是第22—29小节,高音笙与革胡的模仿式复调演奏,结构方整,是主题因素的重现。演奏时音色控制要得当,力度为pp,前起后应,富有交织感。如谱例1。

转调后的慢板变奏,笙声部以模进的方式进行,以单吐技巧完成大量三连音的演奏,需要抓住规律,将听觉上的“错位”得以情绪上的积累,为小快板的出现作好铺垫。

(二)灵动静谧“雨霖铃”

全曲的第一次快板,运用笙的单吐、双吐、三吐技术,颗粒感要增强,注意乐句形成的逻辑重音要凸显,特别是第94—97小节在快速双吐片段中加入的衬腔式 复调,结构非方整,演奏时要界限清晰。如谱例2。

(三)即兴与速度并存“竹吟雷响”

98小节为单独空出来,演奏家充分即兴发挥,需要说明的是要有前期的设计思路,思维敏捷。第一节奏律动,采用散板完成;第二演奏技巧,吐音、三度四度六度和音、复音程、音符由疏到密;第三情感把握,抒情化转热烈化行进;第四旋律运动方向,上行下行、倒映、对斜以及动机碎片重组。

回归乐谱后,高音笙大量运用下四度和音双吐,与竹笛、琵琶声部形成齐奏;次中音笙强化节奏和调性功能;演奏中要注意音量的控制与兼容性,随着音乐律动渐渐把乐曲情绪推向高潮。

四、全曲创新性探索

(一)有主次的声部选择与安排

该曲虽然是一首室内乐,但是其内核还是以高音笙为主的作品,为了突出高音笙在该曲中相对重要的地位,在演出时,乐器的座次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原本座次为舞台偏右的笙调整到了组合的中间。这样的安排既能凸显笙在该曲中相对重要的位置,又能使得笙的声音更具有传播性和穿透性,能在众多声部中被第一时间捕捉到。

(二)即兴华彩的设计

华彩的即兴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音乐史中的协奏曲(concerto),最初的协奏曲华彩段落就由演奏家现场即兴发挥,本曲中的华彩则延续了这一作曲手法。虽然该曲的华彩并未规定具体的音符和动机,但是对于演奏家来说,这是一个考验其全方位演奏技术的“试金石”,不仅考验其对于时间的精准掌握,更是通过临场应变考验其对于演奏技术、规定情境以及画面感等综合技术。

(三)集人文景观的融合与转化

1.该曲是一首以风景为触发动机而写作的作品,全曲采用了小标题为单位进行写作,每一个小标题都对应铜鉴湖的不同时空和气候下的画面,这样的规定情境不仅在作曲伊始就贯穿全曲,在声部旋律的陈述载体(乐器)的选择以及写作上都是根据小标题的规定情境来写做的,这样的目的是以小见大,最终得以将乐曲形象进行统一。

2.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做好对现有景区文化融入的作品,讲好当地故事。

3.做好文化资源的转化,着力推进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考古遗址等的景区化,通过民族室内乐作品展示文化底蕴,加强文化活化转化。

通过全文分析可知,之所以《铜鉴湖笙歌》作为近年来民族室内乐作品中的优秀作品,不仅在其作曲技术上有所体现,在演奏技术难度上更是达到了一个同类作品中较高的水准。这样的效果反馈也表达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首先,只有技术与艺术兼具的作品,才能不断获得舞台实践的机会,最终在无数次的舞台实践的打磨中变成精品。其次,艺术作为意识形态,要准确捕捉到时代发展的脉络与需求,从“局内人”和“局外人”两个视角深入解析浙江民族室内乐和“诗画浙江”文化之间的关系。

注释:

[1]原称“金牛湖”,原湖约2平方公里。汉时名明圣湖,宋时更名石湖,今名铜鉴湖。

[2]或称支声复调,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

参考文献:

[1]牟善平,徐超铭,肖江:《笙练习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2]曹建国,李光陆,方浦东,岳华恩:《中国笙艺术》,文化艺术出版2006年版。

[3]杨磊,何谐:《37簧笙协奏曲〈笙声漫〉的艺术特色》,《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

[4]杨曦帆:《音乐表演与音乐表演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第3期。

[5]张林:《宗教认同重构与信仰体系转换——新宾满族自治县清皇故里祭祖大典仪式音乐文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6]冯效刚:《新中国音乐表演学的“拓荒者”与奠基人——张前先生学术贡献探析之一》,《音乐研究》2020年第1期。

[7]《“音乐表演学”研究些什幺》,《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8]汉斯·施密茨 ,金经言:《音乐的表》,《中国音乐》1983年第2期。

[9] 高拂晓:《音乐表演艺术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杨和平:《浙江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

[11]李清:《沿着先辈音乐教育家的足迹——〈浙江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群体研究〉书评》,《音乐探索》2013年第4期。

[13]孟繁玮:《开拓“诗画合璧”的艺术新境》,《人民日报》2021-04-04(008)。

杨 磊 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

何 谐 四级作曲

(责任编辑 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