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慧莹,李月红,庄震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胃壁和/或肠壁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症状多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部位和深度有关,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治经过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简介

本文要点: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常与过敏原引起机体变态反应有关,以胃壁或肠壁被嗜酸粒细胞浸润,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多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部位和深度有关。需与过敏性紫癜、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和炎症性肠病等鉴别,避免漏诊或误诊。

患者,男,16岁,主因“间断腹痛、腹泻2周”于2017-12-18收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上腹部和左侧腹部疼痛,平均每20 min发作1次,进食后加重,伴有腹泻,平均每天排6~7次水样便,无发热、恶心、呕吐、黏液脓血便等,外院予益生菌、黄连素、质子泵抑制剂(PPI)等药物治疗均无明显好转,2周内患者体质量减轻约4 kg。

既往史及家族史:患者5岁时曾患过敏性紫癜(皮肤型),有鸡蛋、牛奶过敏史。家族史:父亲患有糖尿病。

体格检查:体温36.3 ℃,脉搏78 次/min,呼吸21 次/min,血压132/78 mm Hg(1 mm Hg=0.133 kPa),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形和蠕动波,腹软,无肌紧张,剑突下及左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Murphy's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1次/min。

实验室检查如下,便常规:红细胞0/高倍镜视野(HPF),白细胞0/HPF,隐血试验阳性、虫卵阴性;尿常规:蛋白(+),隐血试验(±),红细胞0~1/HPF;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69×109/L(↑),血红蛋白161 g/L,血小板计数293×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1.90×109/L(↑)(参考范围0.02×109/L~0.52×109/L);尿蛋白 87.5 mg/24 h(参考范围<140.0 mg/24 h);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5.5 U/L,总胆红素(TBiL)17.7 μmol/L,清蛋白(Alb)46.8 g/L,尿素氮(BUN)3.88 mmol/L,血肌酐(Scr)68.9 μmol/L,K+3.96 mmol/L,Ca2+2.37 mmol/L,P 1.31 mmol/L;免疫指标检查: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试验(ASO) 248 U/ml(↑)(参考范围<200 U/ml),IgE 205 kU/L↑(参考范围<60 kU/L),红细胞沉降率2 mm/h(参考范围0~15 mm/h),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可溶性抗原抗体(ENA)谱阴性,补体C30.985 g/L,补体C40.249 g/L,免疫球蛋白IgA 2.32 g/L(参考范围0.70~4.00 g/L),IgG 11.8 g/L(参考范围7.0~17.0 g/L),IgM 0.99 g/L(0.40~2.30 g/L);食物过敏原检测均阴性。病毒筛查和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胸部X线、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腹部CT示回盲部、结肠多发管壁增厚,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病变显著,肠壁强化减低,边缘模糊,周围脂肪间隙可见渗出、积液,盆腔内可见积液(见图1)。肠镜检查显示末端回肠充血、直肠多发糜烂(见图2)。

病理检查结果为小肠黏膜(回肠末段黏膜)组织慢性炎,固有层淋巴小结形成伴嗜酸粒细胞浸润(最密集处150个/HPF);大肠黏膜(升结肠黏膜)组织慢性炎,固有层少许嗜酸粒细胞浸润(最密集处130个/HPF);大肠黏膜(横结肠黏膜)组织慢性炎,固有层纤维组织增生伴淋巴滤泡形成,并可见少许嗜酸粒细胞浸润(最密集处50个/HPF);大肠黏膜(降结肠黏膜)组织慢性炎,固有层淋巴细胞聚集,可见极少许嗜酸粒细胞浸润(最密集处15个/HPF);大肠黏膜(乙状结肠黏膜)组织慢性炎,表面上皮脱失,固有层疏松水肿,可见少许嗜酸粒细胞浸润(最密集处40个/HPF);大肠黏膜(直肠糜烂)组织慢性炎伴急性炎,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聚集,可见极少许嗜酸粒细胞浸润(最密集处20个/HPF)(见图3),病理诊断考虑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治疗及预后:给予甲泼尼龙20 mg,1次/d静脉滴注,3 d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完全缓解,复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分数下降至0.13,改为口服泼尼松30 mg,1次/d,之后每10 d泼尼松减量5 mg,使用激素2周后血嗜酸粒细胞分数正常,症状消失后激素总疗程2个月,同时予碳酸钙、维生素D、肠道益生菌及PPI辅助治疗,定期随诊。

2 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胃壁和/或肠壁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发病率约为1/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高峰年龄为20~50岁,男女比为2:1[1]。多数病因不明确,研究显示与外、内源性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如食物过敏、寄生虫及药物等。KHAN等[2]和杨落落等[3]研究了220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其中70%出现IgE水平升高,40%有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支气管炎病史。寄生虫感染是儿童最多见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本例患者无动物密切接触史和疫区、疫水接触史,入院后多次查便找虫卵均阴性,考虑寄生虫感染可能性小。患者既往有食物过敏史,入院后查外周血IgE水平升高,考虑食物过敏为致病原因的可能性较大。

图1 腹部CT平扫结果Figure 1 Results of abdomen CT scanning

图2 肠镜检查结果Figure 2 Results of colonoscopy

图3 肠道病理检查(HE染色)Figure 3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colon biopsy specimen stained by HE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表现为肠壁黏膜水肿,ALFADDA等[4]及KINOSHITA等[5]发现,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便血、黑便、肠梗阻等症状。国内统计资料显示,该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94.2%),其次为腹泻(61.7%)、恶心(56.1%)、呕吐(51.5%)和腹腔积液(28.3%)[6]。辅助检查常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嗜酸粒细胞分数增高、缺铁性贫血、血IgE升高、血沉加快,便隐血试验阳性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肠壁增厚、黏膜皱襞粗大呈假息肉状结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周围渗出、肠腔狭窄或扩张和腹腔积液[1,7],肠镜检查可发现肠黏膜溃疡、充血、水肿等表现[1]。有研究认为内镜联合组织活检至少可以诊断80%以上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8],黏膜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超过20个以上即可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8-9]。本例患者腹痛、腹泻消化道症状明显,伴体质量下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分数和IgE均明显升高,腹部CT显示肠壁多发增厚伴周围脂肪间隙渗出和盆腔积液,肠镜检查显示末端回肠炎、直肠多发糜烂,病理检查提示多个部位嗜酸粒细胞浸润,且该例患者无寄生虫感染和真菌感染证据,无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病理改变为消化道组织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弥漫性或灶性分布,伴少量或无其他炎性细胞浸润。国内统计资料发现,该病最常见累及部位为十二指肠(62%)、回肠(72%)和结肠(88%)[10]。嗜酸粒细胞浸润可以累及消化道组织全层,或以某一层为主,同时伴有黏膜水肿,局部黏膜腺体损伤或消失,小肠绒毛萎缩。根据Klein分型可分为3型:(1)黏膜病变型,最常见,累及黏膜层、黏膜下层,多出现腹痛、黑便、便血、腹泻、消瘦、低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等;(2)肌层病变型,较少见,主要累及肌层,多出现消化道梗阻症状;(3)浆膜病变型,罕见,常可发生腹腔积液,多出现腹胀、尿少等[11-12]。上述3型病变可混合或单独出现,以黏膜型病变最常见。

目前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仍然沿用了Tally标准,主要包括:(1)胃肠道症状和体征;(2)消化道病理活检提示存在嗜酸粒细胞浸润;(3)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分数升高;(4)除外寄生虫感染和胃肠道以外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13]。

治疗主要有控制饮食,对于明确或可疑的过敏食物或药物应立即停用。其次给予激素治疗,泼尼松20~40 mg/d,连续服用7~10 d,之后2~3个月内逐渐减量,90%的患者症状缓解,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分数2周内恢复正常;小剂量(5~10 mg/d)维持,停药复发率为50%[14-15]。多数患者用药1~2周症状改善,腹部痉挛性疼痛消失,腹泻减轻或消失,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分数降至参考范围[3,16]。以腹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浆膜型患者,在应用激素后7~10 d腹腔积液完全消失。有研究选择了173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患者,其中134例应用激素治疗后痊愈[3]。郭锐芳等[17]研究了254例该病患者,235例接受激素治疗后2周消化道症状完全消失。如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加用其他免疫抑制药,如硫唑嘌呤50~100 mg/d[3],或加用色甘酸二钠抑制组织胺和缓激肽[1]。抗IL-5单克隆抗体和IgE抗体也可降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分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8-19]。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需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因感染、食物、药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机体变态反应[20],是以白细胞碎裂性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1]。感染通常是过敏性紫癜的触发因素,多数患者发病前有链球菌感染史。过敏性紫癜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是IgA1糖基化异常,导致体内大量含有IgA1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皮肤、胃肠道和肾小球毛细血管攀等[22]。腹型过敏性紫癜发生率为50%~75%,腹痛可在皮疹出现前、出现1周内或出现后发生,表现为阵发性腹痛,部位多不固定、易反复,可有便隐血试验阳性、黑便或呕血等,胃肠道有黏膜水肿、出血、糜烂或溃疡等病变[23]。腹部CT常出现节段性肠壁水肿增厚、肠腔狭窄,内镜检查可见黏膜呈紫癜样改变、糜烂和溃疡,病变多呈节段性,以小肠病变最重[24]。RIGANTE等[25]研究发现,严重消化道症状、持续皮肤紫癜、起病年龄超过7岁容易发生过敏性紫癜肾炎。本例患者既往有过敏性紫癜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便隐血试验阳性,ASO明显升高,血小板、凝血功能、ANA、ANCA均正常,考虑本病可能大,但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正常、皮肤无紫癜表现,临床症状不典型。(2)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是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病变,最多见累及末端回肠和邻近右半结肠[26]。克罗恩病的CT表现常为肠壁增厚、周围脂肪密度增加、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血管呈“木梳征”或“栅栏征”[27]。KNOLLMANN等[28]认为炎性肠壁的异常强化是病变活动性的特异性表现。克罗恩病的内镜检查可呈现单发或多发纵行、不规则溃疡。有研究认为回肠末端炎症可能为克罗恩病的早期阶段[29],COURVILLE等[30]随访了29例回肠炎患者,最终有10例(34.5%)诊断为克罗恩病。该患者具有腹痛、腹泻表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腹部CT检查示末端回肠和结肠病变,但无贫血、无黏液脓血便、发热及肠外表现,肠镜病理检查不支持。(3)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超过0.5×109/L,要警惕该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分为遗传性、继发性、原发性和特发性[31],临床主要表现为哮喘、异位性皮炎、变态反应病、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肾脏受损的发生率低,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累及肾脏可有12%~16%患者出现蛋白尿,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2]。董建华等[33]研究了18例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均有肾脏受累,其中12例(66.7%)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肾脏病理改变有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新月体肾炎、间质性肾炎及血栓性微血管病等[32,34],发病机制与嗜酸粒细胞浸润及炎性递质引起的肾损害有关[12,33],如果嗜酸粒细胞浸润各脏器,可累及心、肺、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系统,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WRITHT等[35]报道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可致心肌病,心肌组织中有嗜酸性颗粒蛋白沉积。

本例患者腹泻时尿液有浓缩,后复查尿常规阴性,病程中多次出现粉红色尿,查尿隐血(±),尿镜检红细胞0~1/HPF,考虑为假性血尿。详细追问病史,患者曾进食红心火龙果。甜菜红素是红心火龙果主要呈色物质,在人体内经消化系统后一般被水解,但主发色基团比较稳定,特别是甜菜醛氨酸不易被人体降解,会随着粪便或从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尿液呈现粉红色。假性血尿常易造成临床误诊,常见引起假性血尿原因为食物因素(如甜菜、紫萝卜等)、药物因素(如利福平、丙泊酚等)以及邻近器官组织血液污染(如月经、痔疮出血等)。

综上所述,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胃壁和/或肠壁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症状多与嗜酸粒细胞浸润部位和深度有关,病理检查是金标准,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贡献:许慧莹负责文章的构思并撰写论文;庄震负责临床及病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李月红设计文章思路,进行论文修订、质量控制及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