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茜 林月 林曼媛

[摘要] 目的 研究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策略。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11月选取该院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肠外营养支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评估两组临床指标、血糖控制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短,研究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研究组护理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能严格控制其血糖值,缩短患者进食、排气与住院时间,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护理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 大肠癌;糖尿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a)-0160-02

目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是大肠癌,主要包含结肠癌与直肠癌两种类型,早期无典型症状,患者确诊病情时已发展至中晚期,机体营养吸收状况较差,导致其易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出血糖升高症状,临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该项疾病,但治疗期间极易对患者肠胃产生较强的刺激性,造成肠胃不能满足机体实际所需营养,使得最终手术效果欠佳。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能改善预后,其是以静脉输液为基点将营养液输送至机体内,强化患者免疫功能,稳定血糖值,确保手术流程能顺利开展[1]。2017年2月—2018年11月为分析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策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n=31):男19例,女12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5.12±5.24)岁;病程3~16个月,平均(9.18±2.41)个月。对照组(n=31):男20例,女11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5.01±5.13)岁;病程2~15个月,平均(9.07±2.29)个月。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密切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病情,以患者锁骨下静脉留置管为基点实施肠外营养,切实利用输液港与留置针展开输液流程,主要包含胰岛素或营养液,定期监测血糖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术前指导、术后饮食指导等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护理,①置管护理:给予患者静脉导管留置期间需利用无菌透明敷贴,观察置管口是否发生感染,同时对锁穿管、输液港与留置针发生堵管、反流或漏气等现象需定期观察,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的锁穿管、输液港与留置针护理措施,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②营养液护理:治疗室内保持环境干燥且通风,合理保暖营养液,避免发生细菌滋生情况,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营养液期间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若发生低血糖症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20 mL,采用输液港与留置针完善静脉输液流程,完善置管锁穿护理手段,详细记录患者滴注营养液期间的输送量、接受情况与不良反应,便于后期查询病情[2]。③血糖监测:术前告知患者停止使用降糖药物,选择适宜的胰岛素,确保机体血糖值能满足手术要求术后根据病情调整胰岛素剂量,确保血糖值控制在7.0~11.0 mmol/L,并且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胰岛素期间需将胰岛素溶解至生理盐水中,控制血糖值便于患者能合理掌握胰岛素用量。④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定期消毒导管留置处皮肤,每日采取棉球对尿道口与外阴实施清洁,避免发生感染,告知患者采用漱口水对口腔实施清洁,同时注射胰岛素期间需详细记录血糖值,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手术期间需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发生低体温情况[3]。

1.3  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术后统计两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各指标改善程度与手术效果呈正相关。

血糖控制:采取本院血糖监测仪测定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该分值与护理效果呈负相关[4]。

护理疗效:显效:不适症状消失,血糖值恢复正常;好转:不适症状改善,血糖值基本恢复;无效:与上述情况不相符且血糖值无改善,有效率越高说明护理措施越显著。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研究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控制

研究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疗效

研究组(n=31)显效有25例,好转有5例,无效有1例,有效率是96.77%;对照组(n=31)显效有20例,好转有4例,无效有7例,有效率是77.41%(χ2=5.166 7,P=0.023 0),研究组较对照组护理疗效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主要诱导因素是饮食习惯改变、运动量减少或生活节奏加快,患者胰岛素功能降低导致其易发生糖尿病,造成手术难度增加,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以手术切除为主,但病变组织极易对正常细胞产生吞噬导致机体易发生肠胃功能失调情况,导致病情加重,同时围术期机械性侵入操作极易导致其产生应激反应,直接影响血流动力学与内分泌功能,导致糖皮质激素影响血糖值。

有研究报道[5],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能改善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效果,①术前给予其心理指导与健康宣教,合理固定置管并定期更换无菌敷料,便于对患者营养液输送状态加以全面掌握,同时开展护理期间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结合患者血糖值给予其对症的药物干预,确保营养液具有安全性,避免滋生细菌。②术后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值,避免术后营养不良造成机体发生低血糖反应,若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给予葡萄糖治疗措施,同时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加快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完善锁穿、输液港与留置针护理措施,减少穿刺次数缓解疼痛感,将胰岛素使用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并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改善心理应激反应,加强其与家属对手术流程的认知,定期消毒留置导管与切口位置的皮肤,避免发生感染情况。

战亚楠等[6]研究中明确指出,围术期对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措施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手术切口能早期愈合,改善其血糖水平,有效缩短患者进食时间与排气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短,研究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研究组护理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能严格控制其血糖值,缩短患者进食、排气与住院时间,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护理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郭美算,郭小燕.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107-108.

[2]  黄小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7):91.

[3]  闫慧萱.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3):167-169.

[4]  余中贵,徐永成,李丙生,等.大肠癌高危人群大肠癌检出率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1):1292-1295.

[5]  李玉玲.护理干预对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183-4184.

[6]  战亚楠,郭小丽,王欢.舒适护理模式在大肠癌化疗后病人中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8,4(31):85-86.

(收稿日期: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