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箐芬 郭净

[摘要] 目的 探讨配偶同步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只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与配偶进行同步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有效的配偶同步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配偶同步心理干预;肺结核;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27-008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imultaneou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spouses on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ynchroniz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and spouses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intervened for 3 months.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for 3 months,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 or P<0.01). The decrease in the SAS and SDS scores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 And the SF-36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 or P<0.01),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SF-36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synchronization of spouse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n improve 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pouse synchroniz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Negative emotions; Quality of life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WHO统计显示全球有超过20亿人曾经感染过结核杆菌[1]。肺结核的病程长、疗效差、易出现耐药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还会出现负性情绪[2-3]。如不及时进行干预患者可能出现心理疾病,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4-5]。配偶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全程参与者,承担着医药费用和照顾患者的双重压力,也容易发生负性情绪[6]。因此患者与配偶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配偶同步心理干预,观察其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共100例。纳入标准[7]:(1)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治疗的肺结核诊断标准;(2)已婚,配偶体健,治疗期间由配偶照料。排除标准[8]:(1)伴有其他肺部疾病;(2)伴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精神疾病;(3)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或麻醉药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安慰及病情观察等。对照组患者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常规心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1)成立心理干预小组:由1名主治以上职称医师、1名主管以上职称护士及1名心理医生组成。(2)个体化心理干预:患者常见的问题分别为对疾病特点不了解,希望短时间治愈疾病;对治疗疗效的失望;对于并发症、高昂医疗费用的恐惧等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因此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根据患者的病情、家庭经济情况、个人文化水平及性格特点等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3)集体干预:定期组织集体健康教育,每周1次,每次1 h。采用集体授课方式对患者讲解肺结核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组织治愈患者以现身说法的形式传授自己的经验,鼓励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课后听取每名患者的意见,解答患者的疑问,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配偶同步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干预同对照组,在对患者干预的同时对患者配偶进行同步心理干预。对配偶的干预增加沟通指导与夫妻生活指导,指导配偶与患者充分沟通,特别是情感上的沟通,从而减轻患者内心的痛苦,增加夫妻的感情和生活满意度。两组均干预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估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 负性情绪评估标准[9] 采用Zung制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程度评定。SAS共20小项,按症状分为1~4分,20项分数相加乘以1.25为总分,总分≥50为焦虑,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重。SDS共20小项,按症状分为1~4分,20项分数相加乘以1.25为总分,总分≥51分为抑郁,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1.3.2 生活质量评估标准[10] 采用SF-36中文版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标准,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8个维度,每维度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 for windows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或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相接近(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8个维度评分比较相接近(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我国是肺结核高发国家,近年来的患病率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也呈现出低龄化与年轻化[11]。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肺结核不再是绝症,但肺结核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慢性的过程[12]。长时间的治疗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沉重的经济负担会造成患者出现负性情绪,有研究显示肺结核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13-14]。如不干预治疗长时间的负性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治疗不仅仅关注患者的生存时间,对于生存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5-16]。因此对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事关重要。目前较常用的干预方法包括阶梯式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综合性心理干预等,各具特点,都能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17-19]。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配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负性情绪,这是由于肺结核患者丧失了大部分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家庭的经济和生活负担完全由配偶承担。因此临床上提出在心理干预肺结核患者的同时也应该对患者的配偶进行心理干预,寻找同步的心理干预方式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

配偶同步心理干预是新近出现于临床的干预方式,其是一种患者与配偶同步进行心理干预的新型干预模式,目前较多的应用于恶性肿瘤、严重慢性疾病、重大手术后等,取得良好的疗效[20]。其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将配偶同步心理干预应用于肺结核患者中,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生活质量SF-36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由此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配偶同步心理干预比单纯针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疗效更为显著,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更为明显,生活质量提升更多。我们考虑这与配偶在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承担的作用有关,肺结核患者最在意的是配偶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最大的担忧是成为配偶的负担,失去配偶的支持。而配偶不但要陪同患者进行全程的治疗,还要在生活上给予患者照顾,因此配偶成为患者最重要的外界支持,但长时间沉重的生活和经济负担难免会使配偶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从而加重患者的负性情绪。因此对配偶进行有效的同步心理干预后能促进患者与配偶间的交流,增加夫妻的感情,给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解除患者最大的担忧,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关爱和照顾,增加患者被爱人尊重和被爱的感觉。同时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需求,从而给予患者最合适的治疗和支持,提高治疗效果,减轻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配偶同步心理干预还能对配偶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了解疾病的进展,对下一步治疗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更加妥善的安排时间和治疗经费,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更加安心的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能够在与配偶的沟通中最直观的了解患者的近期治疗情况和心理状态,从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

总之,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有效的配偶同步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奚亭蓉,朱育银. 心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107-111.

[2] Zenebe T,Tefera E. Tuberculosis treatment outcom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Afar,Eastern Ethipia:A retrospective study[J]. The Brazil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6,20(6):635-636.

[3] Mauricio V,Jotam GP,Philip S,et al. Evidence for chronic lung impairment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pulmonary tuberculosis[J]. J Infect Public Health,2011,4(5-6):244-252.

[4] 崔砚超.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调查及心理干预方法探讨[J].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9):1725-1728.

[5] 马桂平. 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与心理干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3,19(3):465-466.

[6] 朱玉艳,余亚玲. 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对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病人的效果观察[J]. 临床研究,2016,24(5):33-34.

[7]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8] 薛卉,张东,秦超,等. 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抑郁情绪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 23(8):608-609.

[9]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4-198.

[10] 何朝阳,张博然,李梅华. SF-36量表在肺结核病人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282-283.

[11] 胡秀琼. 结核病化疗全程心理干预对初期诊断青年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6(8):66-67.

[12] JAC Luna. Updat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J]. Revista Clinica Espanola,2016, 216(2):76-84.

[13] 闫贤,孙强,边学锋,等.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1):775-777.

[14] 魏丹. 肺结核手术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对疼痛情况和负性情绪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8,24(4):160-161.

[15] 桑兆敏. 心理干预对艾滋病与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 慢性病学杂志,2016,17(7):774-776.

[16] Sumeera Khan,Balamurigan Tangiisuran,Ayesha Imtiaz,et al. Health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uberculosis: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y design,instruments,measuring properties and outcomes[J]. Health Science Journal,2007, 11(1):1791-1799.

[17] 汪爱凤. 团体心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7(12):773-774.

[18] 杨健芬,王咏. 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310-4311.

[19] 陈珣珣,钟球,周琳,等. 心理干预对广州市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4):227-230.

[20] 肖桑,唐莉. 配偶同步心理干预对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J]. 广东医药,2015, 36(20):3189-3191.

(收稿日期: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