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 明婉君

[摘要] 风药味薄气盛、质轻升浮,具备升发阳气、疏达木郁、行风胜湿、发散郁热、祛风散火、行经活血的功效。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的规律性变化体现。近代医家在月经不同周期中利用风药配合不同的方药,充分发挥其治疗功效以达到活血调经、祛风散火、调气生血,推动转化,助促排卵、行滞通经。本综述就风药在月经不同周期治疗妇科疾病进行阐述,为治疗疾病的新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月经周期;风药;近代医家

[中图分类号] R271.1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3.02.030

风药最早一词见于金元医家李东垣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1]记载:“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升浮者也”,《脾胃论》[2]记载:“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升”。《神农本草经百种录》[3]中又有记载:“凡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以上皆明确指出,风药味薄气盛、质轻升浮,具有春天升发之气,具有疏散、升发、滋养少阳的特性。风药清轻向上,在五行中对应木,顺应“木曰曲直,主升发”的特性,入肝经,疏风郁且不耗散气血。风药多入肺经、膀胱经和肝经,且具有辛散、走窜、宣通之性,除了能升发阳气、疏达木郁,还能行风胜湿、发散郁热、行经活血等[4]。临床上常用的风药有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桔梗、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僵蚕、苏叶等[5]。风药不止应用在内科、外科、儿科疾病中[6-9],其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解肝郁、升清阳、调气机、散郁火达到治疗目的[10-12]。月经有周期性,是女性生殖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的规律性变化体现。每次出血的第1天为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当中由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等4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而构成,一般21~35d,平均28d,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以下按周期28d为一个月经周期作分期论治[13]。

1  分期论治

1.1  行经期

月经第1~4天。妇人禀地道而生,以血为主。月经的产生,主要在肾精化生气血、脾脏的统摄之功下,通过肝脏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疏泄气机使阴血定时下注冲脉,并调节、控制血海定期蓄溢,月事得以按时而下。子宫血海由满而溢,泄而不藏排出经血,呈现“重阳转阴”的特征。此期血室开,宜和血调气,或引血归经,加入少量风药,以达到行气活血之功,让月经顺利排泄。在《傅青主女科》[14]中就有记载,用加减四物汤治疗“因血虚而致的经水过多”。加减四物汤中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白术、黑荆芥、山萸、续断、甘草。荆芥入足厥阴肝经,又因足厥阴属木,轻升走窜,能彰显木气升发、曲直之象,畅达肝气,其善于祛风邪、散瘀血、破结气。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罗元恺妇科经验集》[15]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因寒凝血瘀,胞脉阻滞而致的痛经”。少腹逐瘀汤加减有小茴香、桂枝、干姜、蒲黄、五灵脂、当归、川芎、白芍、乌药、苍术、鸡内金、谷芽。《黄帝内经·素问》[16]中对桂枝的记载:“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散结,甘可补虚,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桂枝,芬芳馥郁,轻扬升散,味辛气温,入肝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川芎辛温升散,为气中血药,能调畅血中之气,以助生血[17]。两药合用,助全方余药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1.2  经后期

月经周期的5~13d,相当于西医中的“卵泡发育期”。行经期阴血下泄,经后胞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尤虚。此时血室已闭,子宫藏而不泄,通过肾气的封藏,阴精渐长,精血充盈,充盛于冲任二脉,而呈现“重阴”的状态。月经的物质基础是精血,精血由肾中阴精所化,然其生成也依赖肾阳的温化。月经周期性的藏泄,是肾阴、肾阳转化,气血盈亏变化的结果[13]。故此期应以调补肾阴为主,助以补气血为辅。《陈素庵妇科补解》[18]中有以棕蒲散治疗“妇女经水淋漓不止”的记载。方中由棕皮炭、蒲黄炭、归身、白芍、川芎、生地、牡丹皮、秦艽、泽兰、杜仲组成。秦艽为风中润剂,既能祛风,又可除蒸退热,秦艽益肝胆,祛风,兼补厥阴血分不足,使肝胆之春气条达,经络脏腑气血畅通,祛风散邪,配合川芎,调畅气血,又可补崩漏引起血不足之症。

1.3  经间期

月经周期的14~15d,亦称氤氲之时,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经过经后期的蓄养,肾中阴精充沛,冲任阴血旺盛,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鼓动下,阴精化生阳气,出现氤氲之候,种子之时。肝体阴而用阳,藏血而主疏泄。女子属阴,多执滞而不发,郁闭于内。又因现代社会生活条件渐趋丰裕,膏粱厚味容易多用或贪用,则易酿生湿热。排卵期阴盛至极,加之七情内郁、湿浊内盛,而致易郁易瘀[19];湿损阳气,则气滞血瘀,冲任胞宫受阻,重阴难以转阳,卵子难以排出。排卵需转阳。因此,在补肾以重阴转阳的同时,可配合疏肝、活血、利水之品。风药入肝,且质轻行窜,能疏肝以调气活血,通调经脉,又助肾气推动转阳,既可升阳燥湿,同时又可减少活血药之剂量以防重阴受损,无权转阳,使阴阳转化顺利,卵子得以排出[20]。夏桂成[21]有用补肾促排卵汤和化痰湿促排卵汤治疗“因肾虚或痰湿内阻导致的排卵功能障碍”的经验。补肾排卵汤中有炒当归、赤芍、山药、熟地、牡丹皮、茯苓、川断、菟丝子、鹿角片(先煎)、山萸肉、五灵脂、红花、川芎、山楂。全方有补肾助阳、活血化瘀、促发排卵的作用。而化痰湿促排卵汤中有制苍术、制香附、牡丹皮、山楂、陈皮、川芎、制南星、炒枳壳、丹参、赤芍、五灵脂、紫石英(先煎)。全方有化痰燥湿、化瘀助阳,促进排卵之功。川芎还有苦泄辛散之功,能引风药入于肺胃二脏,通过脾胃健运、肺行水,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出多余水湿。配合方中其他补肾、活血、疏肝药物,畅达木郁,使气机调畅,血脉通,推动肾气化以转阳,阳动则卵自出。刘奉五在《刘奉五妇科经验》[22]用加减清肝利湿汤治疗“因湿热下注、热伤血络而致的经间期出血”。加减清肝利湿汤中有瞿麦、萹蓄、木通、车前子、赤芍、萆薢、延胡索、川楝子、黄芩、柴胡、荆芥穗。全方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之功。方中柴胡入味微苦,其气于五行为木,能补肝,畅达木郁,使气机调畅。荆芥穗味辛,性微温,轻清升动,行窜发散,能畅达肝气、散结行气、活血调营郁。木气郁闭、疏泄不遂,则水饮内停。通过肝木主疏泄、司水道以泄水饮,故能祛风燥湿。湿热既清,气血得以调畅,血脉得以疏通,冲任得以调和,则血止病除[23]。

1.4  经前期

月经周期第15~28天,是从阴盛阳生渐至阳气盛长的最高峰时期。经间期后阳气渐长,肾中阳气与阴精皆充盈,胞宫、血海由满至溢,泄而不藏,经血下泄,周而复始,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此为“重阳”阶段。肾中阳气温煦推动气机运行,一旦阳气不足,脏腑、冲任失于温煦,无力推动阴血下注胞宫,易出现月经延后或闭经等症。此期应在补肾阴的基础上,增加补肾阳药物的剂量,少助活血化瘀类药物,从而去旧生新,血海由满至溢,月事按时而来。《女科要旨》[24]中有以温经汤治疗“月经停闭不行”的记载。温经汤中有吴茱萸、当归、川芎、白芍、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甘草、生姜、半夏、麦冬。方中桂枝与川芎同入肝经;川芎味辛,气香窜,能上下内外温通机体,通气活血。桂枝味辛微甘,善宣通,能降逆气,散邪气。其形正直无曲,善理肝木郁使之调达,味甘能和脾胃,生血藏血调达之脏的功能恢复如常[25]。两药合用能与吴茱萸和生姜共济,增强温通辛散之功,使气行则血活,月事按时而至。《中医妇科治疗学》[26]中有以独活通经汤治疗“因风寒搏击而致月经数月不行”的记载。独活通经汤有独活、桑寄生、秦艽、川芎、香附、焦艾、片姜黄、防风。方中防风为治风主药,其辛温轻散,润泽不燥,能祛风寒而解表,使邪从毛窍出,且微温而不燥,药性较为缓和。独活味苦性辛温,苦能燥湿,温能辟寒,辛能发散,活动气血,祛散寒邪。秦艽,味苦性辛微温,苦能泄,辛能散,微温能通利,能祛风除湿。“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秦艽能养血,再配以川芎调气活血,除旧生新。三药配合以达到祛风散寒、行滞通经的作用,使月事按时而至。

2  验案举隅

病案一:患者,女,49岁,于2021年3月26日因“月经10余天方净”自行至宁波市第四医院就诊。患者诉月经提前,末次月经:2021.3.19,量从少到中,恶寒,易上火,梦多,大便干结。舌淡苔薄,脉沉细。根据其临床症状,辨证属肝郁脾虚,虚热内扰。治以疏肝健脾,凉血调经。处方:川芎、白术、醋莪术、当归、柴胡各10g,泽兰15g,生地、枳壳各20g,黄芪、鸡血藤、桂枝、白芍、茯苓、鸡内金、益母草各30g。2021.4.26二诊:患者诉服药后血止,末次月经:2021.4.12,7d净,色红,多梦。舌淡苔薄,脉沉细。处方:柴胡、当归各10g,王不留行15g,麸炒枳壳20g,白芍、茯苓、白术、鸡血藤、鸡内金、桂枝、菟丝子、续断、桑寄生、珍珠母、牡蛎各30g。

方中桂枝、柴胡与川芎同入肝经。川芎气中之血药,能疏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入血分,能疏泄外邪,则邪气解而肝胆之气亦舒[25]。桂枝辛甘大热,入肝家而行血分,能宣导百药,善解风邪,入肝胆而散遏抑,最调木气[27]。与当归、白芍合用,可以生血脉、抑肝散火而贯通营阴;与黄芪、白术合用,可以温中气而通行肝脾,加上枳壳、鸡内金、茯苓理气健脾,莪术、益母草、泽兰、生地凉血调经,鸡血藤养血补血。二诊患者处于经间期,柴胡以气胜,能助菟丝子、续断宣通阳气,当归、王不留行、鸡血藤、白芍养动兼施,通络调经;麸炒枳壳、茯苓、白术、鸡内金利气健脾;桑寄生调补肝肾,珍珠母、牡蛎平肝安神,潜阳补阴。阴阳兼施,配以疏肝、健脾、活血之品,使阴阳转化顺利,卵子得以排出。

病案二:患者,女,18岁,于2021年10月5日因“经行腹痛2年”自行至宁波市第四医院就诊。患者诉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1.9.28,色红,有块,形体消瘦,畏寒,痛甚欲呕、腹泻。舌淡齿印苔薄,脉弦细。根据其临床症状,诊断为经行腹痛,辨证属冲任虚寒,寒凝血瘀。治以温经散寒,调补冲任,活血化瘀。处方:肉桂(后下)、吴茱萸、川芎、干姜、阿胶(烊化)各5g,柴胡、当归、姜半夏、牡丹皮、麦冬各10g,党参15g,白芍30g。又予一方,嘱其经前7~10d服用。处方:肉桂(后下)5g,莪术、陈皮、当归、白术、姜半夏各10g,牡丹皮、生地各15g,延胡索、乌药、白芍、茯苓各20g,益母草30g。

患者经行腹痛,月经夹有血块,属瘀血之证。形体消瘦,平素畏寒,加之本病病位在少腹,属冲任虚寒之象。风药气轻味薄,开泄宣通,善于畅达阳气,活跃血行,又能发散祛邪,疏通血络,其辛燥之性又助燥湿化痰而去除血液运行的障碍,因而可从多方面增强活血化瘀药的治疗效果。方中川芎味辛,气温,入手、足厥阴二经,功专补血,能行血海,通肝经之脏,破症结宿血,去旧以生新。与麦冬、白芍、阿胶共奏补血生精之功,亦能制茱萸、肉桂之辛燥。牡丹皮助诸药活血散瘀。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能升举中气,使其清阳敷布,有助于吴茱萸、肉桂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党参、甘草、半夏、干姜以正脾气。全方有和血调气、活血散寒祛瘀之功。又予一方嘱其经前服用,目的使月经顺利排泄。

3  结语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的规律性变化体现。在周期的不同时段加入少量具备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风药,可以起到理气、解郁、生发阳气、滋养肝木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东桓. 内外伤辨惑论[M]. 北京: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2019: 15–17.

[2]李东桓, 程传浩. 脾胃论[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18.

[3]徐灵胎.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 2.

[4]赵进喜, 贾海忠等. 风邪致病, 为害多端; 风药巧用,疗效突出[J]. 环球中医药, 2021, 14(4): 606–609.

[5]吴曦, 冯全生, 杨序宏, 等. 国医大师刘尚义风药分类及运用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8): 3385–3389.

[6]李怀芝, 罗良, 杨金萍. 《东垣试效方》内科中的风药运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46(1): 14–19.

[7]王楠, 朱平. 风药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J]. 河南中医, 2018, 38(1): 29–33.

[8]彭丽媛, 张雪亮. 孙思邈风药治疗脱发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 26(3): 309–311.

[9]鞠丽. 浅谈风药在儿童肥胖症中的运用[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31): 65–67.

[10]郭祖文, 林玩福, 杨学. 风药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 46 (1): 79–81.

[11]蒋军, 林李倩. 风药之功用浅谈[J]. 中医药导报, 2007, 13 (3): 79–80.

[12]王振春, 罗再琼, 罗欣雨, 等. 从象思维的视角认识风药及其性能[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 27(5): 1166–1167.

[13]马宝璋, 齐聪. 中医妇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18.

[14]傅山, 傅青主女科[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9: 16–18, 25 .

[15]罗颂平, 张玉珍. 罗元恺妇科经验集[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68–171 .

[16] 雷丰. 黄帝内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2–33.

[17]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M]. 山西: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28.

[18] 陈素庵. 陈素庵妇科补解[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 54 .

[19] 吴曦, 邹昕宇, 冯全生, 等. 国医大师刘尚义男女科证治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7): 2876–2879.

[20] 唐朋利, 夏丽娜, 崔笛. 风药配伍治疗妇人不孕之机理初探[J]. 江西中医药. 2013, 44(10): 17, 22.

[21] 夏桂成. 夏桂成中医妇科诊疗手册[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443–447.

[22] 北京中医医院. 刘奉五妇科经验集[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63.

[23] 阮月芳, 彭草云. 风药治疗带下病浅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7): 703–704.

[24] 陈修园. 女科要旨[M]. 福建: 福建科技出版社, 2019: 3.

[25] 贾所学. 药品化义[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12–13, 102.

[26] 卓雨农. 中医妇科治疗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30.

[27] 黄元御. 长沙药解[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 78.

(收稿日期:2022–07–14)

(修回日期:202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