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怡宁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北京 100101)

近四年来,我国举办了两次举世瞩目的国际化盛会——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两次盛会当中都各自规划了一处景观园林项目,它们分别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上海世博会中国园,又称“亩中山水”园,这两座兼具传统与现代神韵的园林项目,其建设目的都是用来向世界彰显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肩负了现代大都市景观空间的功能需求。以下将对这两处当代“新而中”的园林进行比较分析。

1 两项目概况

1.1 奥运森林公园

奥运森林公园占地约680 hm2,是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城历史中轴线的延伸端和最北结尾端。整个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设计立意,具有城市绿肺的生态屏障功能,建成后将成为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同时也是市民的健康大森林[1],园中以仿照传统中国山水画中自然形态的龙形水系和人工对山——仰山山系为主要景区,配以丰富的自然山林物种,完美结合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建设而成。

1.2 世博会中国园

世博会中国园又称“亩中山水”园,占地约2.7 hm2,地处黄浦江南岸、滨江地段,世博会演艺中心以东、浦明路北侧、水门广场以西的位置。由于受到用地地下现代设施的限制,设计者将场地化整为零,以小见大的手法,以亩为单位,挖掘并置传统园林的几种意境。形成九亩园系列,包括由叠翠亩、桥影亩、雨轩亩和荷香馆组成的凝翠园,以及石笋园、叠石园、映月园、盆景园和环秀园,根据不同的主题当代化的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叠石、理水、曲径、植物配置等元素[2]。

2 比较分析

奥运森林公园与上海世博中国园都属于为世界盛会服务的景观规划设计。同时都作为保留的建设项目,在会后继续为调节和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公众生活服务。因此对于这两个项目的设计立意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承载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还要兼具现代景观园林的特点与功能。

2.1 决策定位与设计过程比较

奥运森林公园项目产生之初作为北京城历史中轴线的延伸端和最北结尾端,是奥运工程和北京城市规划体系中重要的项目,为此北京市规委于2002年还组织了奥林匹克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并且举办展览,向公众公开进行规划方案评选。2003年进行了该公园的中心区景观规划案征集活动。最后历经几轮评选,由清华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公司合作的主题为“通向自然的轴线”的方案被确定为中标方案。

该方案历经3年的整合与深化,先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园林设计所负责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之后由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单位共同承担了扩初及施工图设计工作。最后公园于2008年6月完成了全部建设。

为真正落实“绿色、科技、人文”这三大奥运项目基本理念,公园将“城市绿肺、市民的健康自然休憩园以及奥运山水园”这三部分有机统一,成为该园设计的综合定位。

世博会“亩中山水”园符合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在规划初期提出的建设要求,尝试设计出既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遗产、又能够展现当代性,体现出稳重、大气和富有现代视野的中国园。因此要在有限的用地上设计出既有中国文化内涵,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现代园林,成为本项目的设计原则,其功能定位为世博会期间是重要的人流聚集、停留、转换的中转地[2]。世博会后,亩中山水园将与中国馆等为数不多的场馆一起给予保留,继续为上海市民服务。

相对而言世博会的“亩中山水”园其规划前期在立项与选址方面都存在着屡次反复和变化的现象。直至2009年的世博规划实施版的控规二版中,中国园的项目还被取消了,最后在得到了上实集团的指定赞助之后,实施版的控规三版中加入了中国园的项目。在选址上,该园将近一半的场地地下被地下铁隧道以及防洪堤占用,以至于该园西半部的园林区没有设计需要深地基的内容。整个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历时1年。该项目由易兰(ECOLAND)规划设计事务所承担了规划、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

通过对以上两项目的立项、设计过程的介绍可以看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国家级、政府级重点项目其方案确立严谨、立意明确、设计周期充分,由多家国内顶级专业设计团体共同创作完成。其结果是展现出一个中华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态理念完美结合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是充分展现我国景观设计综合水平的案例。

世博会的中国园在项目前期定位模糊、设计时间紧、用地条件苛刻、设计理念被要求传统与现代兼顾。为此部分专业人士认为该园的建设结果只能是一次未完全的尝试[4]。通过对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也能够看出由于时间的仓促,该园在部分细节的推敲和施工过程的把握的确存在值得继续探讨之处。但是本文认为,在如此复杂而多变的情况下设计者仍然能够产生出“亩中山水”这一水平合格且相对满意的结果,已属不易。该项目仍然是在诸多不利设计因素中尝试传承与创新的相对优秀实例。

2.2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手法的比较

2.2.1 奥运森林公园以相地理念为切入点

森林公园对于传统的继承手法,是以古典园林的山形水系的相地理念为切入点来进行设计的,力求创建成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的“中国山水式”景观格局。森林公园整体采用自然形态的山水环境,按照园冶的设计规则理水、掇山并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主景区由山景与水景共同组成,山景在北,湖景处南,形成负阴抱阳、山环水抱之势,这也是中国传统相地文化中山南水北的理想人居景观格局。龙形水系的龙头部位即为森林公园的主湖景区,湖区参照传统文化中蓬灜仙岛的仙境意向,创建出开阔疏朗、气韵生动、平远飘渺的氛围。

主山景区参照了传统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明清人造山体形式。设计者首先深入研究了北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等古典园林中的堆山。对其山体形态、尺度、比例等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比较。经过考量,48 m这一高度能够让游人在龙湖南岸北望主山时保持约1∶12的和谐视高比,因此该园最高点设为48 m。另外,整个山景由主山向西南方向延伸形成次级山脉,并引入溪流穿插于山中,湖边设置岛屿,主山、次山、岛屿多层堆山组合成绵延磅礴、山林清流的山景。

总之,奥运森林公园在依靠传统相地理念,通过堆山理水,在自然的形态中,塑造了“奥运中国龙”的龙头部分,该园使整个奥运景观规划气韵生动、气象万千,成为点睛之笔[1]。

2.2.2 亩中山水园以“缩千里江山于壶中天地”的理念为切入点

亩中山水园由于受到复杂的场地条件限制,在条件相对恶劣的情况下,以古典园林中“城市山林”的理念为切入点,将场地化整为零,划分了九亩天地。将一系列传统园林中的典型主题进行并置,形成“亩中山水”系列。着重于小场地内每个传统主题的现代转化和符号化隐喻。同时,其园林主题多采用江南私家园林中的传统意境为创作源泉。

例如:其系列中的映月园,场地中的主角是三尊盛满清水的石钵,石钵中都篆刻有古汉字“月”字。清泉从石钵中缓缓地流出,夜晚石钵中倒映出月影,空灵婉约,设计者尝试用隐喻的手法将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移山缩地于一亩园中(见图1)。

环秀园的主要特色是巧妙的利用彩色瓦片进行地面铺装,再现了苏州名园还秀山庄的平面布置,利用传统材料进行了一次现代手法的移天缩地的诠释。

石笋园,则是以现代简洁的竖向置石来象征石笋的形象,同时引申出“竹笋节节高”的美好意向[5]。

此外,该园在继承传统形象方面,多采用简化、抽象的手法。如利用钢结构、大理石等现代材料、简化了传统庭院建筑的曲线飞檐、使用规则的石块来进行山石流水的掇砌,留其势、简其形(见图2)。

2.3 两种探索途径的比较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著名的历史都城,其京味文化始终保持着大气磅礴、尺度宏大的皇城风格。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大尺度的空间中秉承传统皇家园林风格,展现明代山水自然景色占主要地位,建筑稀少,开阔舒朗的大气磅礴之风,成功的演绎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中山林野趣的魅力。同时,该园在自然的形态之下还融入各种先进的生态景观技术,做到了人文与绿色的有机统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图1 三坛印月

图2 简化厅堂与理水置石

上海,作为中国最知名的经济发达城市,在海派文化中,江南士大夫文化与近代外来文化在有限的空间中碰撞交织,形成扎根于复杂环境勇于杂交创新的风格。世博中国园以移天缩地手法结合现代简约、转译的设计方式对江南私家园林进行符号化的隐喻和简洁诠释,创造出传承古韵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山林”。

3 启示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首先,民族化是中国现代园林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其次,对于传统园林的传承,两座园林分别师从北方皇家园林的疏朗大气与南方私家园林的技艺精巧。北京奥运森林公园,外在保留传统的形态并继承了山形水系的神韵、内在使用了现代先进的生态科学技术,所谓旧瓶装新酒,对传统皇家园林风格进行了成功现代诠释。世博“亩中山水”园,外在上更倾向于对传统形式进行现代的简化和转译;内在上尽量在有限条件与时间内挖掘传统江南私家园林的设计意境与手法。现代的容器,传统的寓意,所谓半新瓶装旧酒。

4 结语

文中两个园林项目都是现代中国风景园林继承与发展传统的有益尝试,一个秉承山形水系的相地手法——外旧内新;一个继承移天缩地设计理念——外新内旧。其设计背景、理念切入点与手法的不同为目前“当代中式”景观设计提供了两种值得借鉴探索的途径。

[1] 胡 洁,吴宜夏,吕璐珊.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J].中国园林,2006(6):1,5.

[2] 陈跃中.“当代中式”景观的探索:上海世博中国园“亩中山水”设计[J].中国园林,2010(5):43.

[3] 胡 洁,吴宜夏,吕璐珊,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2009(9):27-28.

[4] 朱胜萱.亩中山水:一次梦想的尝试[J].风景园林,2011 (1):156-157.

[5] 王明辉.亩中山水——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公园[J].中外建筑,2010(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