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

0 引言

太原南站项目是山西第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大型客运火车站,是太原市的门户式建筑。南站的前广场及广场上的商业建筑也尤其重要。作为南站的组成部分,在南站承载着城市新的发展梦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地理位置及项目概述

太原南站西广场距飞机场3.9 km,距市政府9.5 km。规划用地沿老农科北路且紧邻太原南站分布,总占地面积约19.08 hm2;地形高差明显,南高北低。南站枢纽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交通接驳设施于一体;南中环路、太榆路等城市主干路,太行路、中心街、晋阳街等城市次干路沿片区周边穿行(见图1)。

图1 太原南站总体鸟瞰图

2 太原南站西广场总平面设计

2.1 总平面设计原则

太原南站南广场交通枢纽工程商业部分的规划设计优先满足交通枢纽各项配套功能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城市和景观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好交通枢纽与城市之间的衔接,协调组织好乘客的分流。合理组织内部、外部车流与人流的关系,使其互不干扰,方便枢纽的管理。解决好枢纽与外部道路交通系统的衔接,搞好枢纽与周围地区的交通规划。

商业部分是南站交通枢纽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太原南站是该区域内最重要的建筑,为了突出其核心地位,在地块中心设置了南北宽约200 m的站前广场,使得南站主立面直接面向城市。地块内的建筑被中心广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其功能均为城市综合体,包含商业、办公、酒店、展览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中心广场以绿化为主,是服务于周边城市的绿化休闲型公园。该广场不仅作为进出车站的主要通道,也是进入两侧商业的主要门户。

2.2 交通组织

1)人流组织。

方案的主导思想是力争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人车分流”,进而实现人流中的交通客流、商业客流以及工作客流,三种人流既避免交叉又相互贯通。

来自大铁的人流可通过综合换乘大厅的大走道进入中央下沉广场再分别进入南北两侧中区地下1层的餐饮街,也可以从公交场站和出租车场站地下1层通过下沉广场分别进入南北区地下1层;来自地铁的人流可通过两个连通口分别进入南北两侧中区地下1层的餐饮街;来自枢纽公交场站的人流可通过两条连桥进入北区首层大平台;来自农科北路的人流可直接平层无障碍进入南北区首层。

2)社会车车流组织。

一共设置了5个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场地内部设置内部车行道,兼消防车道,可以到达每栋单体建筑首层入口,并于道路尽端设置机动车回车场。

2.3 环境及绿化设计

考虑到规划要求和城市景观设计,结合本工程由于交通功能的需要而形成的疏散广场,在中央设置了一个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城市广场,不但为人们提供一个聚会、休闲的场所,而且丰富了道路景观。并在地下空间内设置了多处下沉广场,既满足疏散又充分引入自然光,增加了独特的景观元素。

3 南区建筑单体设计

商业配套部分被中间的大广场分为南北两区,地面各7栋建筑。在南北两区的地下通过两层的中区相连接。地块南北长约580 m,东西宽约180m,总用地面积为9.6 hm2。由于东南部4 km处为武宿机场,因此地块建筑控高为40 m。项目规划用地面积:9.6 hm2,总建筑面积约26万 m2,其中地上建筑15万 m2,地下11 万 m2。容积率 1.58。

本工程为站前南广场商业部分。设计包括地下车库、办公、酒店、商场、店铺、超市、餐饮、娱乐等商业开发内容,地下2层,地上为7栋高6层~8层不等的建筑,相同功能的建筑之间通过连廊相连。建筑面积约12.4万m2。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物耐火等级商业和酒店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办公和展览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

3.1 建筑功能与平面布置

1)南区地下2层功能为酒店部分后勤用房、机动车停车库和部分设备机房。酒店停车与商业停车采用灵活分隔的方式,便于管理。

2)南区地下1层功能以休闲娱乐为主,具体分为酒店(健身、餐饮、后勤部分);KTV娱乐区;洗浴中心区和酒吧几大功能区。各功能区以下沉广场为中心环绕分布,功能区相对独立,便于各自运营管理。南区地下1层与北区呼应,通过中区(餐饮)互相联系,并与高铁及地铁紧密关联,形成完整的地下休闲、娱乐、购物空间。下沉广场既是南区室外休闲场所和人流集散中心,又具有统一南区各单体建筑的核心作用。南区地下1层在临近交通接驳地下部分设置了能源中心,为整个商业开发部分提供能源供给。

3)南北区地上建筑面向中央大广场相应设置,各自由若干单体建筑形成建筑组群,从中央大广场可以直接进入南北两区。两区均设置中心下沉庭院,围绕庭院坐落七栋单体建筑,中心庭院通过大台阶与地下1层下沉广场连通,形成贯穿两层的商业娱乐活动中心和室外人员集散场所。南区S-1~S-5号楼功能为办公楼,S-6,S-7号楼功能为酒店。两栋酒店单体之间通过公共空间联通,形成统一整体。酒店首层大堂通透明亮,在视觉上将城市空间与中心庭院统一起来。S-1号楼首层为小型展览,其余建筑首层均设置商业店铺。店铺和会展围绕中心庭院,面向中央广场,形成商业氛围浓郁的室外步行系统。

4)2层以上就是功能明确的7栋6层~8层不等的建筑。设计的特点是:在相同功能的楼之间会有红色玻璃连接体在不同楼层相连,既创造了有趣的公共空间又丰富了建筑形体。连接体顶部都作为屋顶平台,为楼上的人提供室外休闲场地。南区S-1~S-5号楼2层以上均为办公功能,楼体之间通过红色玻璃连接体相互连通,形成丰富的公共交流空间,提高办公环境和品位。南区S-6~S-7为酒店部分,2层功能为中餐厅,3层及以上楼层功能为客房。S-6号楼顶部两层为行政层,设置了行政酒廊及高级套间。酒店的2层,3层之间设置设备层,用于设备管线的转换。

3.2 柱网、层高及结构

1)柱网的布置综合考虑商业开发、地下停车及酒店客房设置的需要,定为8.7 m均跨。局部根据特殊情况有相应调整。

2)层高的确定依据以下原则:建筑标高与场地标高协调设计;不同功能房间的相应净高要求;室内外主要出入口衔接尽量平层进出。同时层高的设计具有灵活性。

3.3 建筑造型和空间设计

1)作为太原乃至山西省的城市窗口,本工程是展示其城市魅力的最佳舞台,同时也是与其他文化互溶、提升城市形象的最佳平台。项目结合“展示山西”的设计理念,将一系列红色的展示及休闲空间镶嵌在建筑空间内部,沿建筑动线布置,形成独具特色、富有趣味的内部空间。这一部分的建筑立面为红色带状丝网印刷玻璃,在体现建筑独特外部空间的同时考虑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光照和视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尺度宜人的一系列展示空间、休闲开放空间的植入,改变了大型商业中心的购物环境;漫步其中,购物的同时也品味一把山西传统商业文化底蕴。下沉广场将地上与地下商业空间、广场两侧商业空间连成一体,同时考虑了红色展示空间的延续,中心广场内设置了一系列的商业展示及文化小品,以达到建筑群体空间的一体化设计,体现了太原南站西广场的独特性。

2)高效和高速,简洁和通顺是现代交通建筑的特点,作为大型公共交通枢纽更应具有鲜明的标志性易于人们识别。本建筑造型由简单几何形体组成,体型高低错落进退有序,线条流畅,使建筑具有动感和气势。

项目主体建筑立面采用不锈钢拉索的竖向流线造型,利用材料的独特质感,使其相互交错就像偶尔被拨开的金属窗帘一样垂到地面,形成独特的立面效果。拉索在统筹规划商业广告的同时结合入口门洞设置,在美观的同时考虑建筑的功能要求。立面设计中,在考虑造型和材质的同时还要对日景和夜景的立面效果进行控制:内立面做带灰度Low-E镀膜玻璃,有利于突出白天外立面效果;夜晚则可通过外立面幕布一样的拉索看到室内的点点灯光。同时,拉索结合灯光设计,光束由下而上,直通屋顶,强烈体现了建筑的现代感。独一无二的立面效果突出了太原南站的重要地位,也给城市的夜晚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4 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遵循以人为本、关心残疾人的人文精神,按照JGJ 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无障碍设计。每栋建筑主要出入口均为无障碍入口,室内外高差为50mm,入口地面坡度为1∶50。建筑内部每组垂直电梯中设置一部残疾人电梯。地下车库在靠近电梯处按比例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商业部分地下1层和地上各层均设残疾人专用厕位;办公、酒店首层大堂设置无障碍卫生间。主要通道及公共设施的门均满足规范要求。所有卫生间、停车位等无障碍设施处设置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牌。

3.5 竖向交通

本工程的竖向交通由楼梯、电梯及自动扶梯三部分组成。楼梯主要是人员紧急疏散之用,电梯分为客用电梯、载货电梯、消防电梯等。

3.6 消防及人防

本工程消防设计按以下原则进行:

1)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消防设计。

2)该工程除北区商场为多层建筑外,其余建筑均为高层建筑。南区酒店的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其余办公等建筑类别为二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总高度为37 m。

3)工程内所有空调机房、变配电室、储存可燃物品库房等房间的门为甲级防火门。中庭及自动扶梯周围采用特级防火卷帘分隔。

3.7 节能环保设计

1)水资源利用。

建筑设中水系统,充分利用市政优质中水用于冲厕、绿化、洗车、冲洗道路。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2)材料选用。

在满足建筑形式与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构尽量选用可收及再利用的材料,如连廊结构选用钢结构;室内隔墙选用轻质隔墙,严格限制实心粘土砖的使用,以保护耕地资源,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

3)外围护材料。

通过控制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来有效降低建筑的整体能耗。采用先进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外墙保温技术、外遮阳技术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门窗选用有断冷桥型材、低辐射玻璃等产品。尽量减小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4)节能灯具。

建筑的照明系统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设计,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确定适当的照度指标值,采用高效、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室内照明质量。

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合理选择照明方式:一般、局部和混合照明。在确保照明数量和质量符合有关国际、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实施绿色照明,优化照明控制,减少照明系统能耗。

对照明装置进行全寿命、经济分析比较(含照明装置的回收方案或计划),选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节能环保的照明材料及设备。

照明光源选用:选用高效节能、寿命长的照明光源。

照明灯具选用:采用高效节能灯具,灯具配光合理,灯具的功率因数和镇流器的功耗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在保证照明质量的条件下降低灯具功率的安装容量。

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对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室内照明进行监测和控制。

4 结语

太原南站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辐射能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快速流动。南前广场及建筑群将会发挥其更大的作用,给城市注入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