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英栋

摘要:近年来,随着BIM技术被逐渐重视,其应用方式也逐渐多元化,目前BIM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了多方面的助力,其应用已愈加广泛。本论文以某工程消防系统施工项目为例,施工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施工方式,采用BIM建模、预制施工、现场组装的先进施工工艺,通过BIM建模预施工技术排除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并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适当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BIM施工; 预制化施工; 消防施工

消防施工一直以来存在较多施工难点,其中涉及给排水、暖通、电气多个专业,在施工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管线碰撞、专业冲突等问题。采用BIM技术预制化施工后,通过事先建立信息模型,模拟装配过程,预排除专业碰撞,之后在BIM模型进行预装,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未知问题进行逐一预排除,对每个部件进行编号梳理,最后实际进场施工。

1   BIM技术简介

BIM的全拼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即建筑信息的数字化表达,其技术摆脱了传统的2D建筑信息,以3D模型为基础,并通过精准建模赋值了多种建筑工程项目信息。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拆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异构式工程数据间的一致性、协调性问题,在整个工程的周期内有效提高工程效率,并降低工程成本。

2   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某商店类公共建筑,其总建筑面积为118075m2,地上19层,建筑高度87.9m,工程造价2789.6万元。该建筑内设置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定位射流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设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图纸多处同其他专业产生冲突碰撞,若采用传统方式绕过碰撞点,则易发生不符合相应设计规范的情形。同时该建筑多个机房存在复杂管线综合问题,采用传统施工方式易产生施工工期长,工程效率低的弊端。为了有效解决多专业碰撞问题及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施工工期,强化工程效率,经过同建设单位、其他施工单位协调,决定采用BIM技术进行预制化施工。

2.2  BIM预制化施工流程

2.3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BIM模型的建模

通过各专业CAD二维图纸进行三维BIM建模,模型完成后,通过内置碰撞工具对给排水、暖通、电气、消防等专业进行综合碰撞测试,通过碰撞测试后,可以有效排除施工过程中的碰撞点,解决实际施工中的不稳定因素。

本工程中通过BIM内置碰撞测试后,测得设计图纸中存在16项碰撞问题,如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支管直接穿越风机盘管、消防水泵出水管碰撞风道等问题点,若按原图施工,将会延长约20日工期进行技术更改,大幅降低工程效率。

2.4  搭建BIM实施平台

由于BIM模型涉及工程建模、工程进度、工程造价、虚拟实境等多个施工环节,一套完整的BIM模型不仅应包含详尽的项目信息,还应包含相应的工程进度信息,工程造价信息和工程动态展示信息,下表1为BIM实施平台的基本架构。

2.4  模型碰撞

碰撞测试工序主要分为六个阶段:各专业模型提交;主模型负责方审核;统合各专业模型,调整项目中心点及高程;进行碰撞检查并输出结果,制作碰撞测试报告;根据输出的报告优化BIM模型;重复上述五个阶段,直至BIM模型最终成型。

在生成一轮碰撞测试报告后,应将具体碰撞点进行收集整理,并同相应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集中讨论,在修改设计方案后在BIM模型上进行相应更改,并重新运行碰撞测试,直到完全通过碰撞测试。

在所有碰撞点都通过修改后,将修改意见汇总并修改BIM建模,对原有BIM模型进行优化,输出无碰撞问题的优化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BIM预制化施工基础准备。

2.5  BIM模型的细化、拆分和编码

在BIM模型完全通过碰撞测试并经过优化后,将已建立的模型进行部件拆分,将所有部件都形成单独个体,并逐一进行二维码编号。之后划分主要路径,根据主路线整理部件,为预制施工做准备。

编号原则如下:如编码为01G-DF125-01,其中01代表主管道中的第一条管道,G代表其性质为供水管,DF代表该部件为蝶阀,125代表其规格为DN125,末尾01代表该阀件为该条主管道的第一个部件。

3   BIM预制化施工

3.1  资料准备

在正式采购、安装前,先收集整理并深化安装件、工效、工序、逻辑关系等基础数据,并编制检验工序功效的指导文件;在此基础上,将原有的BIM模型进行细化(精细化建模)。装配工序的指导文件应包括:安装顺序及质量控制点;设备就位及固定工序;墙体预埋孔洞处理;管线综合支吊架安装处理;管道及阀门、软接、水系统连通安装;挂设备、阀门标识牌、设备使用说明;调试及验收工序。

3.2  通过BIM软件算量,制作明细表2

3.3  技术交底

该工程的难点在于现场管道情况复杂,机房空间狭小,管线综合实际安装难度大,隐蔽工程较多。依托BIM模型导入fuzor系统后,可形成三维动画的虚拟实境漫游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进行技术交底,其表现形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了技术交底效率。

3.4  现场安装

将明细表交付工厂后,所有配件经过材料质量、管道连接焊缝、支架设置方式及承重、水压测试、阀门测试后进场,并根据BIM模型进行现场安装。

3.5  施工进度动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由专人结合现场情况调整BIM模型,随时查询、添加或更改相应的项目动态信息,结合Microsoft Project等软件,可将施工进度进行动态呈现,便于项目管理人员随时控制施工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施工现状优化施工方案。

4   BIM技术实现预制化加工的优势

4.1  管线优化排布

通过建模技术和碰撞测试,在实际施工前消除碰撞点,解决"错、漏、碰、缺"等常见问题。同时可通过BIM技术调整管线走向、支吊架位置、阀门位置等综合信息,在工程实际施工前大量排除问题,使实际施工更趋于简易和稳定。

4.2  保证施工质量

预制化施工具有不受施工现场限制的显着特点,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标准化、简易化施工,不受场地面积,交叉施工,天气照明等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可以完整地掌握施工过程,并极有效地提高施工速度、精度,在一定程度上整体提升工艺水平。

4.3  提高工效并降低成本

采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在前期可精确地分析成本,并可通过BIM建模迅速有效地计算工程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通过解决碰撞问题、材料精确采购、工厂预制等技术手段降低施工成本,现场安装时可通过BIM建模进行技术交底,并指导安装人员各类技术细节,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

4.4  有利施工管理

由于采取预制加工技术,减少了大量的现场施工不稳定因素,诸如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噪音管理、夜间施工管理、环境污染管理、建筑垃圾管理等。同时,预制技术减少现场机具的敷设和使用,大大降低了现场架设临时机具的风险性。通过预制化技术作为前置工序,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透明、简洁,大幅度提高了施工管理效率。

5   结论与展望

消防施工工程一直以来在机电安装工程中难度较高,其涉及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多个横向专业,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同其他专业发生摩擦。按照传统施工方法(如在风管下方加设喷头、改变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支管位置、改变消火栓栓口位置等变通方式),不仅耗时费力,且极易造成协调后的施工成果不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目前随着BIM技术的逐渐成熟,通过一系列的预施工,预处理技术,可以在开始施工前有效地避免多专业相互干扰的弊端,且借助BIM技术的3D化、可视化特点,在技术交底、复杂工序上有着传统CAD图纸无法实现的优势。通过不断的项目实践和验证,BIM技术势必将对整个安装行业造成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不断颠覆传统的安装施工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唐飞凤,基于BIM的民用建筑管线综合安装碰撞检测[J].四川建材,2019(04).

[2]   胡希冀,BIM技术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9(02).

[3]    卢江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12).

[4]   李瑶,石海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12).

[5]   施州州,BIM技术在工程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