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昊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507)

0 引言

按照艺术的分类,建筑属于空间艺术的范畴,而音乐属于时间艺术的范畴。建筑在空间展开时,产生了特有的空间性;音乐在时间维度上演奏时,又创造了一种时间性[1]。

再次,如果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和非再现艺术,建筑和音乐都属于非再现艺术。建筑不像绘画、雕塑那样具体地描述某物,音乐也不像文学一样描写事情。因此,建筑和音乐都不会描述与自然界共存的客观的事物。这种形式的艺术更能够体现出人类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见表1)。

表1 音乐与建筑的艺术形式

假设某一个时代人们共同有一种精神,那么无论是时间观念还是空间观念,都会与这种精神相契合。换句话说,一个时代的建筑和音乐形式都统一在相同的时空观下,因而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有着莫名地相似。

“精神”在统一的时空观下,“精神”是建筑与音乐相通的一点,在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的背景下,“精神”也可称之为“气韵之感”。而无论是由古典乐出发,通过数学在音乐与建筑学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气韵之感”的来源,还是从浪漫主义印象派出发,通过“通感”或者说叫“移觉”的心理现象,分析“气韵生动”的个体感受,最终都能在音乐与建筑中共同感受到“此时此地”。

1 巴赫——“古典”与“同构”

如果音乐领域有四大师,巴赫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大概可以与建筑界的柯布比肩,只不过巴赫是古典乐的代表人物,而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大师。巴赫被称作“西方音乐之父”,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的平均律。而贝多芬曾经评价过这位古典音乐大师——“这哪里是小溪呀,明明是大海(巴赫名字的意思是“小溪”)。”这说明巴赫的音乐其实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

1.1 数学的美感——秩序与同构

巴赫的音乐很具有数学性。这不由让笔者联想到了建筑中的秩序与序列感。巴赫曾经为普鲁士的国王创作一个系列的曲谱——“音乐的奉献”。其中的第一首叫“螃蟹卡农”,当我们把它制作成一张MIDI图时,就能清晰的看到,它就像一只张开爪子的螃蟹。事实上它是两个并行的声部,一个声部进行正行的“御赐”主题,另一声部逆行,而因为巴赫没有写结尾,所以整首歌可以无限循环。

而如果要准确的给巴赫的音乐建立一种数学逻辑的话,那应该是“同构”。同构,在数学里是一种映射的关系。巴赫的“音乐的奉献”基本都可以建立同构的函数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里关于“同构”可以引申到“异质同构”,它是一种审美体验,意思大概是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不同领域的“力”达到一致,就会激起审美体验。正是在这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美术品的形式中直接感受到“活力”“生命”“运动”“平衡”等性质。

如果把这种同构的性质应用在建筑里,比如“四合院”的空间同构。在四合院建筑形制中,建筑所处的方位有明确的象征性,如果以同构方法对此问题加以分析、阐述,可以得出“建筑”与“风水”在文化心理上是同构的。而四合院房间的分配也是长幼尊卑有别的,不同的辈分身份居住的方位不同。这源于最初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希望在房屋建筑中模拟出天地万物,形成一个所谓的宇宙。

1.2 气韵之感

如果把上文中“异质同构”的概念引入到历史建筑的文脉保护中,笔者看来,历史建筑的“间”“院”,如果去掉尺度、装饰等各种细节,并无实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在小的细节上,体现的是处理手法的不同;而文化内涵上的同构,体现在园林、院落等文化空间上,延续文脉的传承。由表及里,在新旧建筑结合上,以古仿古,或以新仿古,本质上都是异质同构,异的是形式,同的是气韵。一如帽儿胡同的立体四合院,又比如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就像巴赫的音乐,“御赐”主题是他的核心,是他气韵的核心体现,但是他如何实现气韵的延续,需要的是各种处理旋律的手法,就像我们处理建筑的细部。

2 德彪西——从“浪漫”到“动态”

2.1 通感——音符之画

德彪西是浪漫主义印象派的开创者,虽然他自己并不同意这个标签。

《月光》是德彪西在游览了意大利北部的贝加摩地区后,美好的风景印刻在脑海中。旅行归来之后读到了一首诗叫《明月之光》。创作了《贝加摩组曲》,组曲第三首便是《月光》。

苏轼曾评价王维,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德彪西的《月光》也是这样,描绘的是一种动态光,是一种模糊的记忆。在这首平静的钢琴曲里,似乎有种无声的力量,它在不断变化。印象派音乐和印象派画相似,都是关注主体的转移,更关注本体的“虚像”,而非“实像”。也就是说它不再直接描绘主体,而是一种一瞬间记忆的描写。

提到德彪西的《月光》,我们会想到贝多芬的《月光鸣奏曲》,它作为古典主义歌曲,相对德彪西的《月光》来说,描绘的是一种稳定的、轻盈的感受。这两首曲子都是描写“月光”的主题,但因为创作主体和审美客体不同,营造出来的意境和画面都不太一样。听贝多芬的《月光鸣奏曲》,脑海中浮现的是一轮明月高挂,月光皎洁、一泻千里,宛如十五的月亮,清澈、透亮的画面。而在德彪西的《月光》中,体验到的是积雪覆盖地面,天地间清澈透明,月色忽明忽暗,时而有薄雾升腾,光影在变化的朦胧动态之美。无论何种审美体验,不得不说都是唯美的,有一种生动的气韵感受在其中涌动。

2.2 动态的音乐,动态的空间

运用通感,我们能在音乐中看到画面,而如果行走在建筑中,似乎也能听到一首首动听的音乐。

浪漫主义印象派营造出来的是一种动态的乐感,而在历史环境下,推及至新旧建筑融合能引申出以下几点: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种基于情感,模糊的共生,是新旧空间在情感上的联系。即,历史建筑新生应该是基于情感的,但这种情感并不是明确的,可能源于空间里情感的联系。需要具体建筑具体分析,气韵之感本质上是来自人本身的情感意识,这与浪漫主义印象派描述的变幻莫测的情感联系类似。

历史建筑在时间线上的动态发展、并列前行是一种空间并置,新旧融合的状态,也就是说当新旧建筑在并置的时候,旧建筑的时间线更久远,而当融入新建筑的时候,就是两个并行的时间线的融合。

历史建筑新旧融合既是叙事性、时空性的,同时也是主体的转移。

当新建筑建起来之后,人们的视线也好,感受也好,更多的可能会转移到新建筑里,所以在对二者的融合、延续,包括建筑的叙事性、时空性,可能都是新建筑设计里需要考虑到的。

3 此时此地

就音乐来说,音符里我们可以通过通感,在同一首乐曲里想象画面,在不同的旋律里不同的是背后的情感。

而对于建筑,在新旧融合的时候,并不是任何细节或主义或形式上的相似或相近,而是基于特定视角下的错位审美体验。就是说原本的历史建筑与新建筑之间其实是有错位感的。新旧建筑的融合就像古典乐和流行音乐,是因为共同的主题,因为情感共鸣而产生的交融,这样才有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品。所以错综复杂的环境、时空关系,让建筑融合的时候变成此时、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