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志 军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体育是文化范畴的社会现象,运动是体育实践的手段。体育建筑作为物质载体,形象综合地反映出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心理,同时也以一种意义独特的文化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体育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方方面面。大型公共体育建筑由于其巨大的体量,往往是城市的标志性,其造型尤其受到公众的关注。

体育建筑的造型设计涉及诸多问题,合理的造型设计对确保体育建筑空间设计中技术、艺术、功能的总体优化和建筑与结构的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影响体育建筑造型设计的因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两大类。

客观因素主要有功能、技术、经济与环境四方面。功能因素包括比赛厅性质、观众席规模及辅助用房等。技术因素包括屋盖结构选型、设备、材料以及设计、施工水平等。经济因素包括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体育建筑投资规模。环境因素包括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和民族、地域等人文环境。

主观因素主要为受大时代政治文化背景影响的设计、业主和公众等各方的个性喜好与美学倾向。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个人风格都左右着体育馆建筑形体的确定。甲方的喜好制约设计,公众意见也会影响设计的取舍。

1 影响当代中国体育建筑造型演变的主要因素

我们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特有的经济、技术、人文和历史环境,建筑学研究和建筑设计作为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学科和实践活动,必然会受这些特有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体育建筑也不例外。对于特定地点、特定功能的体育建筑,经济、技术和社会历史环境影响着体育建筑造型设计,这三个因素构成了当代中国体育建筑造型演变的主线索。

1.1 经济因素

经济建设的涨落无疑对整个建筑业和建筑设计的影响最大,对体育建筑设计的影响也是最大。从建国以来我们经历过几个经济发展的起伏,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建筑设计也是几经风雨,不仅体现在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上差别甚大,而且体现在建设思想的演变上。显而易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社会积蓄了比较大的消费能力,比较昂贵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才有被采用的可能,导致设计方法会相应改变。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1978年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缓慢,建设量很少。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从此我国迈入体育强国。

1.2 建筑创作思想

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创作思想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的体制刚刚建立,旧的体制还在部分起作用,建筑师们纷纷采用自己所熟悉的设计方式顺应当时的形势发展。1952年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大规模发展经济建设同时,苏联的建筑设计思想传入中国。1978年—1992年,是继20世纪50年代初引进苏联建筑理论之后的第二次理论引进高潮,学术环境结束了长达30年的信息闭塞时期,建筑师们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外界的建筑理论。1992年—1999年是创作高峰期,经济效益是考虑的重点。2000年—2009年,是建筑创作多元共存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暴露出很多严重的问题。2010年后,我国的建筑设计业开始走向自信成熟。

1.3 技术和材料

对体育场馆而言,屋盖设计是影响建筑造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屋盖大跨度结构尤其是大跨度钢结构技术,我国很早就有实践并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50年代场馆屋盖主要采用钢桁架、三铰拱等平面结构,跨度有限、用钢量大、内景零乱、屋面用材原始。60年代起开始使用悬索、网架等现代空间结构,用料少、外形和内景效果新颖,到了80年代,各种空间结构有了长足的发展。1961年建成北京工人体育馆,即已采用车辐式双层悬索体系。1968年竣工的首都体育馆,屋盖采用平板型双向空间钢网架,工艺简单,整体刚度好。

1990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大量新材料得以运用,也影响着建筑的形态。90年代引进彩色钢板、铝合金等轻型面层,防水性能和质感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直立锁边铝镁锰屋面板的使用,屋盖形状自由起伏得以容易实现。

90年初期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基本普及。21世纪初,参数化和BIM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建筑尤其是复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尤其是空间体型复杂的体育场馆。

2 当代中国体育建筑造型风格的演变过程

基于上述原因,建国以来,我国体育建筑造型风格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

柳含烟认为萧飞羽不仅搞错了当初在马车上露脸的是谁,从那“傲慢得要命的丫头”该是唤起的模糊印象也是她多么年幼无知,以致错上加错搞混了她和白雪,又由于为她解穴时发现她非处子才说:“如果你不是名花有主我一定不会放过你。”也因为他认为她稚气无知才会有意外的言词,并把她如此模样摆在腿上欣赏。她温顺地道:“含烟满足您心疼含烟,也会努力使您信任含烟。”萧飞羽凝视柳含烟,目光渐渐深邃,以致柳含烟觉得那目光透过她的双眸看到了她的心扉,心也紧张得像小鹿一样“砰砰”乱跳,因为她认为她真的唤起了他疼爱她,所以他正在思索如何犒赏年幼无知的她。也非常担心她“名花有主”也不放过她。

1)1949年—1958年,古典折衷式;

2)1959年—1985年,受苏联风格影响的现代式;

3)1986年—1993年,受西方思潮影响的现代式;

4)1994年—2010年,具备当代特征的现代式;

5)2011年—今,复杂建筑空间。

2.1 古典折衷式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和提高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普及率,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群众体育设施及各省市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馆等能进行正规比赛的运动场地。体育场馆建设迎来一个高潮,场馆数量逐年增加。

但这个时期,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技术落后。建筑设计的方针是“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不追求豪华,反对形式主义。尽可能缩减建筑面积,削减不必要的装饰和高贵材料。钢材在当时还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建筑材料,大跨结构主要采用拱壳、钢桁架、钢铰拱等。

设计风格沿袭建国前的理念,强调纪念性和民族性,建筑端庄大气。

典型案例有位于北京东南龙潭公园,1953年12月设计,1955年10月竣工的北京体育馆;位于越秀山下国际路西,1956年6月设计,1957年10月竣工的广州体育馆,以及位于重庆市大田湾,1954年初设计,1955年年底竣工的重庆市人民体育场。

2.2 受苏联风格影响的现代式

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其他原因,而且我国的建筑设计队伍还未真正成长起来,建筑界模仿苏联模式比较明显,留下大量的苏式建筑。这些建筑有苏联专家设计或参与设计的,也有中国建筑师模仿苏联风格设计的。

虽然1960年后,苏联即终止对我国的经济和技术的援助,由于社会环境封闭,苏联的建筑设计思想还是对我国建筑界产生持续影响。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立面简洁冷峻、韵律感强的苏联风格也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典型案例有位于北京朝外大街,1958年4月设计,1959年8月竣工,总观众数8万座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位于北京动物园西侧,1966年3月设计,1968年3月竣工,可容纳1.8万座的首都体育馆。

2.3 受西方思潮影响的现代式

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刚起步,百业待兴。西方学术思潮大量引入,给中国建筑界注入了活力,新时期的新建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虽然距达理想状态尚远,但已经出现令人欣喜的新气象。体育建筑开始冲破“千篇一律”的局面,一种全面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初见端倪。主要风格有:表现民族传统、反应地域主义和文脉主义、追求新现代主义、实验性建筑等。

典型案例有北京亚运会体育馆、剑英体育馆等。

2.4 具备当代特征的现代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过1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大量新型建筑材料新构造得以应用,体育建筑融入了许多新的意识,在遵循现代建筑原则的基础上,从一个或几个方面,突破了机械式、中性化的原则和某些固定的模式。

直立锁边铝镁锰板屋面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造型设计更加自由,体育建筑开始呈现当代特征。铝镁合金复合屋面板,具有良好的防火、保温、吸音效果。采用大面积金属屋面和墙面,在建筑造型上一改传统的体育建筑体型的观念,屋盖作为主要造型元素,自然流畅,可以形成优美轻盈的天际线。

典型案例有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1995年建成的天津体育馆(见图1);位于上海徐汇区,总建筑面积近17万m2,1997年建成的上海体育场(见图2)。

2.5 复杂建筑空间

参数化设计和BIM技术,让建筑设计方法突破传统的由平立剖面二维开始的思考方式,让复杂空间复杂体型的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得以实现。多种形态、层次丰富、连续流动的非均质灰空间,以创新的方式重新演绎传统檐下空间。

典型案例有位于广州市亚运城南部莲花湾,2007年11月设计,2010年10月竣工的广州亚运馆。

在经济因素、建筑创作思想以及新技术和新材料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当代中国体育建筑造型风格经历了古典折衷式时期、受苏联风格影响的现代式时期、受西方思潮影响的现代式时期、具备当代特征的现代式时期、复杂建筑空间时期等五个时期,在经济技术、数字化媒体化日新月异的当下,体育建筑设计正朝向更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