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民

【摘 要】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控制依据关系着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进度,为此,为了打造良好的单位运营环境,要求当代行政事业单位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视程度,且贯彻于2012年11月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最终满足公共服务活动管控需求,规避松散、效率低等内部控制现象的凸显,提升整体内部控制水平。本文从内部控制评价概述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从内部控制评价评价标准设定角度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将全面性、有效性、动态性界定为一般标准,而具体标准划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评价与监督等几个层面,同时在风险评估标准设计过程中,需将标准层划分为工作组织情况、机制建设情况、制度完善情况、工作人员管理情况、财务信息编制情况5个因素层,如,在财务信息编制情况评价过程中,需结合会计制度,针对各项经济业务账务处理进行评估,且分析财务报表编制状况。同时,基于评价标准明确的基础上,应贯彻2012年所实施的《规范(试行)》要求,将评价对象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组成部分,如,在评价主体评价过程中,需明晰“谁进行评价活动”,而后通过不定期或定期评价过程,发现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问题展开有效处理。此外,在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选择过程中,需严格遵从:

内部控制指数=单位层面设计有效性指数+业务层面有效性指数+单位层面执行有效性指数+业务层面执行有效性指数

继而基于一级指标U1、二级指标U2、三级指标U3、四级标准U4确定的基础上,计算各指标权重,反馈评价结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的具体应用

1.信息披露为视角

信息披露关系着企业内部设计和执行状况的反馈,为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模式构建过程中,需依据单位内部信息披露判断单位整体情况,同时综合整体评价结果,编制评价意见,而后将评价意见交由注册会计师,由注册会计师以报告形式定期反馈审核意见,且共享审核信息,供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同时,为了规避贪污问题的凸显,需在行政事业单位自我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建构专门监管机构,监视信息披露状况。如,某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评价模式应用过程中,为了突出信息披露理念,即结合COSO框架,明确制度、业务、单位组织等评价指标,且遵从可操作性原则,鼓励单位针对单位官员财务、业务、人员管理等信息进行共享,最终以信息披露为切入点,保障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精准性。

2.政府监督为指标

2014年,杨淑静在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提出了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构建意见,即其认为,在内部控制评价模式应用过程中,监督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增强自我评价中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效率等,为此,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增设自我评价环节,继而通过自我评价环节的增设评估行政事业单位中经济民生、社会公共问题等机密性内部信息,保障评价结果精准性。同时,基于自我评价完备的基础上,亦需鼓励政府监督部门参与到评价活动中,以“客观判断”审核自我评价报告内容,且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有效性进行评估,达到权威性内部控制评价状态。此外,为了有效落实政府监督环节,要求当代行政事业单位应将运营目标作为切入点,如,公共资源利用、工作效率、工作效果等,采用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价模式,且结合治理结构、业务活动、风险类型等因素,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同时要求政府机构综合收支活动、预算管理等调查结果,从客观层面角度出发监督单位主体评价过程。

3.审计财务报告为标准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应用过程中强调以审计财务报告为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信息披露由自身承担,而受益者为广大人民群众等,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规避单位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现象的凸显引发社会福利失衡现象,需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评价模式应用过程中推进“私人信息”向“公共物品”转变,即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非竞争性的特点,设置外部管制,就此提升单位信息供给效果,保障单位内部控制评价质量;

第二,由于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具备独立性特点,因而将审计财务报告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估标准,可保障评价结果高效性,并通过对注册会计师鉴证意见的分析,全面掌控到单位业务、人员管理等实际状况。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以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报告为标准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且缓解社会服务供给问题,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三、结论

综上可知,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缺乏“信息披露”等问题,影响到了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效果。为此,为了全面掌控到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类型、人员管理、经济活动状况等,需遵从信息披露要求,对内部控制评价模式进行应用,并从以审计财务报告为标准、以信息披露为视角等层面入手,应对传统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选择中凸显出的相应问题,优化内部控制评价环节。

参考文献:

[1]陈艳,于洪鉴,衣晓青.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框架研究——基于AHP与FCE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5,12(09):72-79.

[2]张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选择与指标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17):96.

[3]周秋旭,杨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J].商业会计,2015,32(2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