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新新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在传媒界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虚假新闻的不断增多,其产生原因有很多,受众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受众对媒介传播的信息只是单纯的接受,对虚假新闻的传播过程影响较少。新媒体时代,受众不仅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单纯的接受者,还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但受众的媒介素养并没有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步起来,相较于技术的进步,受众理性运用媒介的能力亟待提高。面对虚假新闻,受众的不同心理直接导致了虚假新闻的泛滥。

一、受众接受假新闻时的心理分析

面对虚假新闻,一方面受众缺乏批判意识,盲目接受未经核实的信息。另一方面,虚假新闻的报道契合了受众的某种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潜在的社会情绪,这类报道更易引发受众心理上的共鸣,导致受众的无意识接受行为。

(一)对信息的依赖心理造成对虚假新闻的盲目接受

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产生了强烈依赖,一旦接收不到媒体信息就会觉得茫然无措,仿佛自己“与世隔绝”。这种信息依赖心理会使人们倾向于忽略信息的深度思考。2016年2月14日,《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春节记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文章称,“在家里的老人们生不如死、正遭活罪之时,几个农家妇人在密谋着一场向外省远征的组团约炮”。其实这种文章稍加思考,就会明白其不合理之处,但受众还是会因为某些权威媒体的发布而选择接受,这就是一种信息依赖心理的表现。而这种盲目的依赖直接导致了受众在无意识中丧失了对虚假新闻的鉴别力,为下一阶段虚假新闻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二)追新猎奇心理成为虚假新闻滋生的土壤

面对海量的信息,从心理角度分析,受众会在第一时间接受更为新奇的事物。2016年的十大假新闻中的故事框架类型有9篇来自于奇闻,可见新奇的事物最能吸引受众的注意,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激起与众不同的心理愉悦。2016年5月5日,中国日报中文网转载了《揭范冰冰母女二人同侍香港老大惊人真相》的文章。这篇文章得以广泛传播,就是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他们在追新猎奇的过程中并不是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有兴趣去查探真假,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求心理上的刺激和愉悦。而虚假新闻看似让受众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实则对受众有着巨大的隐形负面影响。

这种追新猎奇心理让虚假新闻大肆盛行,新闻的真实性被忽略,而新鲜性被突出。媒介也正是抓住了受众的这种心理,盲目迎合受众,造成了受众和媒介之间的恶性循环。

(三)虚假新闻的报道契合了受众潜在的社会情绪,引发受众无意识接受

社会情绪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景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1]当虚假新闻的报道契合了受众潜在的某种或积极或消极的社会情绪时,受众就很容易接受它,而不考虑其真实与否。例如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就契合了乡土中国与现代都市、父母宗族与女友之间的尴尬委屈与痛楚,这种潜在的社会情绪一经唤起,就引发了受众共鸣和广泛的话题讨论。

二、受众传播假新闻时的心理分析

传播是受众从心理上接受这条信息的最高表现形式,受众能将某条信息传播出去,必是这条信息满足了受众的参与心理、发泄心理、从众心理等等,但最主要的是满足了受众的自我实现心理和逆反心理。一方面,当新闻满足了受众的视野期待时,受众主要表现出的是自我实现心理。受众通过传播这条信息,建立了自己的某种形象,传达了自己的某种情绪,表明了自己的某种观点。另一方面,当这条信息中的观点、立场、态度不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时,受众的逆反心理是其传播新闻的主要原因。

(一)自我实现心理造成虚假新闻的正向传播

网络可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得以实现,受众怀着自我实现的心理参与到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实现。例如[2],2016年10月13日傍晚,2016年诺贝尔奖正式公布前半小时,一财网、凤凰网、中国日报网等多家媒体率先发布了《村上春树又陪跑,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获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众多网友包括一些大V纷纷转载,表达着对获奖者的祝福和对诺贝尔奖的崇拜。虽之后被证明是一则假消息,受众却在传播这则消息了满足了自我实现的心理。至于谁是真正的获奖者,对大多数受众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二)逆反心理造成虚假新闻的反向传播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逆反心理是新闻受众对传播信息做简单的逆向思维和反面理解的心理意识,因而会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筑起一道抵御信息顺向传播的心理防线,使传播者的本意受到歪曲、变形。这也是虚假新闻得以传播的一种形式。

例如,2016年3月15日,《成都商报》报道《北大才女回乡创业 放弃白领选择快递》,详细介绍了主人公徐璐的创业艰辛之路,表达了对她励志故事的赞扬,但很快引起网友的怀疑和抵触,网友发布了北京大学2000年录取的学生名单,其中并无学生名为徐璐。最终发现此消息实为一则假新闻。这种怀疑和抵触促进了其影响力,造成了虚假新闻的反向传播。但我们也可以看出,从长远来看,这种逆反心理有助于受众对虚假新闻的正确认识,提高其对媒介的批判意识。

三、结语

面对虚假新闻的不断泛滥,受众应了解自己接受、传播新闻时的心理,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学会理性接受新闻信息,提高自我对虚假新闻的免疫力和批判力,既不能完全地依赖媒体,盲听盲信,又不能完全地否认媒体,拒绝接收媒体提供的一切新闻信息,形成与媒介的良好互动,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1]周灿华.论虚假新闻传播与受众的负性情绪[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03):39.

[2]吴晓明.网络虚假新闻的生成形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