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佳楠

一、纪录情怀:七年千集节目 行走30万公里的执着

跟很多新节目一样,《远方的家》刚开播时也经历过一番摸索和迷茫期,最终栏目组决定开始尝试有主题的系列节目形式。并于2011年7月开播100集系列节目《远方的家•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逆时针勾勒中国版图,穿越广西、云南、西藏、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中国陆路边疆9个省区,深入130多个县市。节目播出一段时间后立刻以其平时的风格、丰满的人物故事等特点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其收视率、收视份额和网上评论等各方面都获得了积极的反馈和好评 。

而栏目组并没有因为已有的好口碑而停止脚步,在随后的几年又里陆续推出了以中国名山大川为主题的《百山百川行》,以江河为主题的《江河万里行》以暑假学子为主人公的《暑假去游学》和以长城为主线的《长城内外》四个大型系列节目,其中除《暑假去游学》是34集以外,其他三部都是200集以上的大制作,七大系列加起来超过了一千集,总行程超过30万公里。

七年间上千集节目,如果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旅游节目,或者只是宏大的国家主流意识输出节目,恐怕不会有这幺好的口碑,也很难坚持到今天。一个节目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观众的认可,《远方的家》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把旅游节目做出了人文的深度,把飘在空中的国家意识落到了实处,摸到了时代的脉搏,满足了观众的预期,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收视率。

二、草根情怀:大格局与小人物的结合

《远方的家》可以说既大又小,说它“大”,主要体现在格局大,视野大,容量大。对照地图看《远方的家》的路线,不难看出其雄心,其中“远方的家三部曲”中《边疆行》和《沿海行》前后承接,先沿着中国的陆地版图走一圈,而《北纬30°中国行》则沿着30°这条纬线,对中国的版图做了一个横切,把中国内部北纬30°所穿过的湖北、湖南、西藏等重要省市用摄像机进行了扫描。可以说这“三部曲”是对整个中国的版图进行了总括性的纪录。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样的片子往往容易流于大而失当的命运。早年间的《话说长江》《故宫》等纪录片就以大而全着称,但当时是此类纪录片在我国兴起的早期,很多领域都是空白,这些片子可以说是扫盲式纪录,顺应了当时的时代需求,但如今时移世易,观众早已厌倦了大而空的描述,对这类片子失去兴趣。而《远方的家》在栏目制作上很好地规避了这一点,无论主题多大,其主角永远都是最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内容也一定是发生在小人物身上最普通平凡的故事,这样就很好地规避了大而空的命运,从飘在空中到脚踏实地,用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撑起了宏大的主题,这些小人物的故事也是真正能拨动观众心弦的东西,所以节目虽体量大集数多,但却一直有血有肉,有生命力。

三、家国情怀:家亦是国 国亦是家

《远方的家》虽为写家,但由千千万万家组成的其实就是国,节目中也处处充满着家国情怀。记者在行走中采访了很多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他们往往表现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依恋。

在人文地理研究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地方感”,它指的是以人类地方体验的主观性为基础,其内涵包括了地方本身的特征与个性,以及人对于地方依附的情感与认同。地方感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连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由此学者还引申出“地方依恋”“敬地情结”等概念,讲的都是人对生存环境的依恋和改造。而在《远方的家》中经常会体现出当地人对于环境的“地方感”,对于生存的土地的依恋,人离不开土地,土地也离不开人。阿东的故事在片中俯拾即是,千千万万人对于家乡的依恋最终演化成了对祖国的依恋,家和国的概念通过一个个普通人故事传达了出来。

而这一家国的概念也通过节目传达给了海外的游子,作为中央电视台唯一一个面向全球中文频道,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主要的目标受众是全球华人,《远方的家》播出后,在海外华人圈中也激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华人表示《远方的家》中展现的真实质朴的百姓生活就像他们小时候曾经生活过的环境一样,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的怀念和寻根的意识。

四、民族情怀:陌生的地方熟悉化 熟悉的地方陌生化

《远方的家》走过很多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地方是头一次被主流媒体关注。而栏目组在展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时候,并没有用猎奇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或用噱头来制作节目。而是在他们中找到很多与我们共同的习俗、情感等因素,将陌生的地方熟悉化。

如今,在《远方的家》开播七年之际,栏目组又迎来了“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给节目带来了大量丰富的选题资源,让节目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节目的报道内容也增加了中国产业和文化在境外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文化在境外的传播等内容,报道对象也变成了当地人以及在海外工作求生的中国人,国家的发展让《远方的家》发挥出新的生机活力,把视角投向了更远的远方,中华文化落地生根,四海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