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

摘要: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几年的招生情况越来越好,其实在一片叫好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作为新专业出现的专业实践平台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路径。本文从部分地方高校现存的问题出发,以教学、学校和学生这三个层面作为切入点,探讨未来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践平台搭建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践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2年教育部开始组织该专业申报工作,2013年首次批复28所高校招生,发展至今,专业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培养方案与人才输出模式,但是部分地方高校在该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大量的新媒体资源倾向重点高校,导致地方高校的专业实践实训平台难以搭建;该专业“双师型”教师较少甚至没有,很难在专业教学上有所突破;课程体系依托文学或者新闻学,培养的学生新媒体意识薄弱等等。专业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地涌现,地方高校网络新媒体专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笔者从专业实践平台搭建策略层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教学:大胆取舍,逆流而上

地方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部分都在文学院或者新闻学院,文学院或者新闻学院已有的培养方案会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方案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现在很多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杂乱,大量的与专业擦边课程都被安排,学生专业认知模糊,不知道自己学会这个专业做什幺,未来的就业方向是什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杂乱有其不可回避的原因:新专业在试水阶段,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新开专业的教师引进比较困难,还是文学院或者新闻学院的老师上课,换汤不换药;多数老师安于现状,不愿意去学习每天都在更新的新媒体知识,尤其是实际操作层面的专业技能。

教学是培养学生极为重要的环节,如果在教学环节出现问题,那幺培养好学生便无从谈起。

所谓大胆取舍,就是要在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上下狠心,不能因循守旧,不能为了照顾某些老师而开设擦边球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一定要做大胆地删减,那些不合适的鸡肋课程要剔除,多增加专业技能课程,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一定要非常清晰地让学生感受到“我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这一方面,河南工业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例如在基础课程之外开设了“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等课程,切实提高网络与新媒体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核心技能。

所谓逆流而上,就是要让高校老师动起来,身体力行接触与学习新媒体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首先,鼓励高校教师去企业或者新媒体兼职,夯实自身的实力,上课不能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要建构新媒体的信息生态,以此激活学生对于专业学习和实践的热情。其次,每一位老师都要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媒体资源,通过学校或者学院层面将媒体资源整合起来,给学生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平时多练兵,赛场才会有好成绩。最后,不拘一格降人才,尝试引进地方新媒体业务方面较优秀的一线工作者,在学历上不要设关卡,采用讲座或者实践课程的方式,让这些掌握了最前沿新媒体内容创作与技术操作的老师走进大学课堂,手把手带着学生生产新媒体内容。

学校:校企、校地合作双管齐下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与新媒体相关企业的合作机会不多,因为有些地方高校地处偏远,当地的新媒体产业链条发展并不完善,没有大量的新媒体实训岗位提供给在校学生,如何解决这种供需矛盾是地方高校比较棘手的问题。以湖南怀化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解决这一难题的做法是采用“引进来”的策略:怀化学院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合作单位达内集团签订校企合作育人项目,达内教育作为中国一站式人才培养平台,主要弥补了学校教师在操作技能上的不足,能够完成学生技能培训的任务。此外,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17年有关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13号)》的要求,在第十一届达内集团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上,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荣获一项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淘宝、闲鱼平台出售二手产品,达内集团还为其提供创新创业基金1万元,并委派资深项目经理对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基于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企合作育人项目,我们看到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校企合作突破传统思维,打造新的育人模式的发展前景。

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呈现育人的模式是输出人才,那幺校地合作就可以成为输入人才的方式,向地方政府输入大量的新媒体人才,为学生锻炼能力提供实实在在的战场。校地合作会成为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践平台搭建的重点方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民人数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对于网络宣传与管理的岗位需求比较大;第二,地方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多,地方政府很难找到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为其服务;第三,地方政府在网络宣传与管理层面的一部分经费可以支持学校学生的实践实训。综上,其实校地合作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三年地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重要方向,不论是人才供需方面的市场现状,还是学生实践实训能力的培养模式,政府部门都能提供比较好的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地方政府所提供实训环境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学生:改变维度,创新创业

学科竞赛是地方高校在众多设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高校竞争中突围的路径之一,虽然地方高校会面临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能培养出一批“能懂基本原理、能熟练使用技术、能创作获奖作品”的学生,学校的知名度和专业的影响力自然就会有较大的提升。所以地方高校要加大对于大学生比赛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多参加大学生全国性的创作比赛,只有通过大量的比赛,才能锻炼创新思维,达到真正练兵的目的。总体来说,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泛泛而谈,而真的是要落到实处的,如何落到实处,这就需要一个检验和实际操练的平台,这种全国性或者省级赛事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并且提高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只要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加大时间和精力投入,一般都能够有精致的成果和成品出来,一旦专业形成参加比赛并且以获得比赛奖项为荣的风气,整个专业的学生都会前仆后继地去进行创作。这一方面,广西艺术学院值得其他高校学习,该院对学生比赛尤其是“大广赛”的重视程度极高,不仅号召学生动手,更重要的是整个学校凝心聚力,学校层面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努力去带动学生创作作品。以广西艺术学院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西赛区获奖数量为例,该校共获得广西赛区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8项,获奖数量之多难以有其他同类型的学校能望其项背。

依托大广赛、学院奖等大型赛事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外,还可以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和学校政府的政策支持鼓励部分同学创业。地方高校地缘优势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没有顶级的新媒体企业单位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市场的需求却是很旺盛,这个时候就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实训实践机会,这种实训实践机会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以成为创业的基本动力,这些学生基于市场的分析调查以及之前课程体系打造出来的专业实践能力,已经具备地方高校创业的技术实力。在高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学生可自由组建团队,可以尝试比较简单但是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的新媒体活动,例如可以与地方的农副产品合作,通过移动互联网营销在“两微一端”平台进行售卖;也可以给企事业单位经营自媒体平台,为其宣传公司的产品;可以给政府职能部门做微信公众号,以便于信息上传下达,建立政府新的媒介形象;还可以给培训机构或中小型企业拍一些短视频和微电影,增强这些机构或者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这样的创业项目,利用手中的专业技术来完成这些工作,从而转化成学生创业的成果。

地方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其他高校成功的经验并不是都可以直接复制,对于每一所地方高校来说,遇到的问题都会不一样,摸着石头过河总会有磕绊,但为了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未来在人才选拔中更富竞争力,每一所地方高校必须要掌舵好这一艘大船,在茫茫的海面上探索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专业实践平台体系。

参考文献:

[1]余红等.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 (2):134-138.

[2]张芹,黄宏.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 (3):185-189.

[3]谭天.探析新媒体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新闻与写作,2013 (10):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