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

摘 要: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密切。美剧作为一个非常大众化的文化传播产品,愈加成为我们深入了解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小谢尔顿》为实例,归纳剧中的英文字幕中译的策略,着重分析中美意识形态在英文字幕及其中文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英文字幕及其中文翻译;翻译问题;翻译方法;中美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028-02

随着“英语热”在中国的兴起,美剧作为一种集时代感,娱乐性与语言教学为一体的文化产品在中国广为流行。而中译字幕作为美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影响力,为翻译界开启了新的大门。在这种情况下,美剧中译字幕的翻译策略就尤为重要。在分析归纳《小谢尔顿》的中译字幕翻译策略的过程中,探究到其过程受意识形态的控制。意识形态优势多方面的,本文就着重分析了其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观念,以期为翻译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小谢尔顿》中译字幕的翻译策略

(一)归化策略

在影视剧中译字幕中,归化十分常见。它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的语或者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在美剧中,也就是说中译字幕要考虑中文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尽可能使中译字幕像地道的中文,准确无误地表达其思想给受众。中译字幕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影片的主题和内容, 如果翻译出来的字幕和受众的接受范围相差甚远,中译字幕也就失去了意义。以《小谢尔顿》为例:

Attaboy.Now......

应译:好样的。现在呢......

实译:真聪明。现在呢......

Sheldon:“That youre old.”

Grandma:“Its a good thing I love you.”

应译:S:“你老了。”

G:“好事我爱你。”

实译:S:“你老了。”

G:“幸好老娘爱你。”

以上的例子的实译就是采用了归化策略,除这些外,英文中译字幕里还有很多对话都是运用了归化。

(二)异化策略

异化就是指“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放到本文来讲,就是中译字幕需保留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营造出源语言的情景氛围。

对于想学习英语、了解美国文化的人来讲,学习异化的字幕是一种有效途径,异化处理保留了英语的语言形式和特点,反映了美国的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可以充分展现《小谢尔顿》的故事情节。异化也是处理文化负载词的一项重要策略。就《小谢尔顿》来说,它主要讲小谢尔顿的成长,与他有关的人、物、环境等,在突出他时就十分重要。而中译字幕作为我们了解剧情的关键,就应该尽量遵循《小谢尔顿》的原文,多采用异化策略。下面几个例子就让异化得到证明。

Every time the phone rings,I get scared.

译为:每次电话铃一响,我就好害怕。

Youre in trouble now.

译为:现在你惹麻烦了。

I have good cards. You have bad cards.

译为:我有好牌。你只有烂牌。

(三)增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的观众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观众只凭中英文字幕,可能无法完全了解源语言的言外之意,影响对剧情的理解。就此对原字幕增译,略加注释,为增译。剧中当谢尔顿提到“the Dewey Decimal System(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时,中文译者对原字幕进行了增译,给了注释“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是由美国图书馆专家麦尔威·杜威发明,对世界图书馆分类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又如谢尔顿去借《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除了翻译为中文《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旁边还给了“由戴尔·卡耐基在1936年所写‘世上最畅销励志书之一”。

(四)减译策略

减译是指原文中有的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减译是删去可有可无的,或者累赘的或者违背译文习惯表达的词,但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此外,冠词、连词、代词等,在英语中常使用,但译成中文几乎很少出现,要使译文忠实地道,减译自然必不可缺。以《小谢尔顿》为例:

Well,the principles in the book didnt work for me at all.

译为:书里教的原则对我根本不管用。

You mean our side.

译为:错边是指我们这边吧。

All I know is hes not in the same grades as me anymore.

译为:反正他不和我读同一年级。

以上面两例,我们可以看到“well”“you mean”“all I know”是采用了漏译,类似于这样的词语,在英文字幕及其中文翻译里还有很多如“you know”“so”“Lets see”,这一类词并没有什幺实质意义,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漏译策略,直接删除不译。

二、《小谢尔顿》中的中美意识形态差异

从本文所举例子,可以看出美剧中译字幕与原文不对称不同步,但无论什幺策略,都是对源语言再加工创造。这里的“加工再创造”就是翻译的本质,中译字幕作为其分支之一,同样也要加工再创造。而再创造是由意识形态所主导的,翻译界也普遍接受这种观点。所以当美剧需要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时,我们就要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历史进程和文化背景,在意识形态的各方面也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译字幕的加工再创造,而经过加工再创造的中译字幕也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理念等方面体现着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

(一)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包括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两大类型。线性思维即形式逻辑思维是一种直线、单向的、缺少变化的思维方式,与写作类似,必须以时空和逻辑顺序进行,就是说摸着线索,故事才能连续。而非线性思维即辩证思维,是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互相连接的,它没有明确的线索去支撑思维延续,但思维却能跳到结果。线性思维注重更深入的思考,探究事物的本质,而非线性思维则助于扩宽思路,看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对此,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形式逻辑思维来描述英美人,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分析事物习惯由大到小,从原因到结果,注重整体的把握,同时发挥部分的作用。而用形式逻辑思维的英美人则注重从小到大,由点及面,从结果至原因。所以在中译字幕中经常会看到字幕不同步的现象,以《小谢尔顿》为例:

nothing to lose if you are wrong

译为:如果你错了,也不亏。

he crust off before you blend it。

译为:你放进搅之前不该切掉面包边的。

除了上面的中英文字幕不同步的现象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中英文字幕不同步的现象如“when”“since”“for”等,而像这样的中译字幕,往往应遵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二)价值观念

时代及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价值观也不同。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的价值观就会受到社会中的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影响。在美剧的中译字幕中,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影响着字幕的翻译。例如,美国要求人与人之间平等,长幼几乎甚少使用尊称;而中国更注重长幼秩序,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中有尊长爱幼这一点。在《小谢尔顿》里他几乎不会叫自己的哥哥为“brother”而一般是叫“George”。又如美国人爱好自由,对待禁忌的话题如性恋、吸毒、赌博等,并不会避免,所以在他们的英文字幕中会出现这些话题,但是在翻译字幕时中方译者常常减少这种暴力、色情程度或者另换说法。例如,谢尔顿想交朋友,在在厕所说了关于毒品的话:“As much as I detest that odd-smelling cigarette,I do applaud your rule-breaking bravado.(虽然我很讨厌你们气味特殊的‘烟,但我为你们违反规矩的勇气鼓掌。”又如他的外婆,直接对他讲:“Did you know I was talking about sex?(你知道我是在讲做爱吗?)”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的思想是更自由、更外向的,他们不会当着孩子避讳什幺。而对于含蓄内敛的中国人来说,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表达。

(三)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即关于教育方法的概念。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观念就有不同,所使用的教育方法也就大不同。而《小谢尔顿》这部美剧,主要讲的是小谢尔顿作为天才少年的成长过程,其中肯定会涉及美国家庭的教育观念,对中译字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那幺中美的教育观念有什幺差异呢?首先,中国的教育以理论为主,美国注重以实践为主。其次,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学习的结果,美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学习过程,所以可能会导致中国会以考试成绩评论学生的好坏,而美国倾向于让学生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最后,中国人的教育更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要比美国学生多;而美国教育更重视学生的独立生活,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例如,谢尔顿陪母亲到教堂做礼拜,敢于质疑:“science is facts,religion is faith.I prefer facts(科学讲事实,宗教讲信仰,我喜欢事实)”。又如,他敢于挑战教师权威:“Also in violation of the grooming code on page 48 article five subsection B, you have a bit of a mustache(你违反了仪容规章第48页第5章B小段,您有小胡须)”。

三、结语

在美剧英文字幕的中文翻译过程中,一方面要保持源语言的独特性,同时也要让它们容易被中国观众理解和接受。本文以《小谢尔顿》的中英文字幕为例,总结归纳多种翻译策略如归化、异化、增译等,从策略深入到《小谢尔顿》剧中英文字幕中所涉及的意识形态差异。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一定程度上仍对翻译工作者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波.论英语意识的培养必须根植于文化[J].外语学刊,2010(2).

[2]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7).

[3]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源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4]孙树鹏,王娟.浅谈英文影视作品中字幕翻译的技巧[J].鸭绿江,2015(10).

[5]罗春雁.从美剧字幕翻译头像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J].电影评介,2010(7).

[6]瞿瑶.《凯利日记》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甘肃高师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