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娟

(曲靖日报社,云南 曲靖 655000)

随着各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完美融合、携手共赢,新媒体时代正式开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形式由此前的广播电视媒体、平面媒体、门户网站开始全面向短视频方向发展。新媒体的短视频自身具有全民化、多元化、趣味化、创新化的诸多优势和特点,不仅时效性强、制作简易迅捷,而且用户参与感和体验感极强,符合新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体用户“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浏览与阅读需求[1]。现如今,各类短视频产品、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应用正式成为广大受众与媒体用户线上娱乐的主战场、主阵地。全民短视频成为一种必然媒体现象,让全体用户无意识和沉浸式地参与到舆论传播之中。如何深刻认识与理解“全民短视频”现象,让其能够为全新舆论生态的构建提供积极的、有力的、创新的支持与辅助,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一个值得关注的媒体课题。

一、解析新媒体时代全民短视频的主体传播特征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全民短视频视域下的新闻传播与资讯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主体特征。首先,短视频的传播内容极具娱乐化、亲民化倾向。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与新闻传播方式比较而言,各类短视频新闻内容具有生活化、娱乐化、大众化等主体特征。许多短视频帐号或平台隶属于自营性企业以及媒体个人用户,为了有效“引流”、增加热度、获取收益,短视频的内容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其次,新媒体时代的全民短视频传播能够展现出“传受一体化”的主体特征。“传受一体化”通常是指新闻内容的制作人、传播人、接受人都是受众。这种特点和优势就是能够在短视频领域创设一个完全“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新媒体“生态环岛”。短视频传播者能够结合受众的偏好、口味以及标签更加精准、合理、迅速地进行信息推广与传播,广大受众也能够结合自身不同偏好与兴趣进行个性化设置,进而获得自己最想看的各类信息内容[2]。再次,全民短视频在新媒体时代更具时效性。相比传统的广播电视类新闻以及报纸新闻,短视频信息内容不仅时长较短(通常在1分钟之内,或者2—3分钟),而且传播与推广更为快捷方便,提高新闻及时性和时效性的同时,还能够展现出一种“全天候”的主体特色。传播方式和途径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即使是在凌晨或者深夜也能够对各类新闻信息进行最快、最全的更新。最后,全民短视频具有“碎片化”特色。短视频新闻的主体传播平台与途径就是依靠智能手机与4G、5G网络终端。与一些时长较长且内容较多的视频内容相比,短视频不仅短小精悍而且消耗的流量极小,更能够被受众所认可与接受。

二、新媒体时代全民短视频已成舆论生态的主体力量

(一)全民短视频已成舆情发酵的最佳主阵地

在4G全面普及,5G迅速拓展的移动端信息时代,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支持,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发布短视频信息、传播信息和评论信息。之所以形成了全民短视频态势,与广大受众以及媒体用户的日常信息浏览与接收习惯、移动网络网速的迅猛提升、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升级等多项元素都密切相关。与文字、图片的网页新闻报道或者传统广播电视、报刊新闻报道相比,短视频无疑更具现场感、真实性与立体化,并且也会更加提升网络信息以及新闻报道的可信度。许多热点新闻往往都是通过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短视频网站所发酵、传播、热议、讨论与“二次传播”[3]。甚至传统主流媒体也会在每天的新闻报道中筛选和搜索短视频流量排行、热点排行。由此可见,全民短视频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舆情发酵的一个最佳主阵地和发起者。

(二)全民短视频成为舆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与其他新媒体相比,在近两三年的时间里,短视频积累了极为可观的媒体用户与忠实粉丝,其自身的用户黏性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民短视频视域下,舆情传播的最快、最主要渠道已经正式被短视频所占据。传统媒体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群体性事件、恶性事件往往需要一个媒体审核流程才能让新闻信息与受众见面。而短视频自身具有极为庞大的用户数量根基,而且其传播的方式与路径是多元化、多样化且丰富化的。除去主流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之外,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类流媒体以及自媒体人都能够传播短视频。一旦新闻发生,铺天盖地的短视频内容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与受众和媒体用户见面。许多舆情事件往往都会在多个网络平台展开同步快速的传播与发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断提升了新媒体时代舆情的复杂性。

三、新媒体时代全民短视频重塑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的创新策略

(一)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引导监督与管理

全民短视频的持续火爆升温虽然具有一定媒体创新性与开拓性,但也必然会给新媒体时代的舆情引导带来诸多复杂问题。首先,就是短视频自身的版权问题,当前阶段,无论是抖音或者快手以及其他短视频主流平台,短视频的侵权问题屡见不鲜且数量呈现迅猛增多的态势,如何做好版权保护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其次,短视频的内容问题明显。许多短视频UP主在短视频制作与传播过程中涉及“三俗”内容以及狂打“擦边球”,视频内容隐喻诸多“涉黄涉暴”等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形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必须要严厉打击并禁止。最后,由于短视频尚无一个规范化的制作、传播、限制标准与制度,许多短视频有暴露他人隐私的风险,导致许多法律问题频发,这些都是短视频创新发展过程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政府部门必须要全面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行业整顿与管理工作,加强引导监督,进行规范管理与全面治理,进而有效推动和促进全民短视频创设一个健康、绿色、和谐的互网络环境[4]。

(二)短视频平台需自我监管,重视自身平台科学规范建设

平心而论,全民短视频的迅猛发展已经开始引发一些社会负面现象和负面影响。比如,个别平台短视频用户为了增加粉丝,获取流量和热度,经常利用短视频“移花接木”“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制作与传播“假舆情”“假新闻”“假报道”,结果对受众和媒体用户产生误导,造成一定社会恐慌。再如,短视频平台的视频创造者经常会在一些视频内容中采取“摆拍”“造假”“虚构”“幻想”,结果导致许多视频内容虽然获得了较大的热度与流量,但视频创作的初心已改,无法展示媒体正能量与弘扬社会主旋律。短视频平台作为短视频的主体传播者与依托方,其自身必须要以身作则,高度重视和关注平台的健康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在日常短视频内容的审核与审查过程中做到详细、精准、全面、科学、规范,进而让优质的短视频内容能够引领新媒体时代的正确价值观,创设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举例说明,现如今,抖音、快手等平台已经开始全面对短视频UP主进行内容、题材、主题、思想等多方面的审核,一旦发现问题,例如“三俗”“擦边球”等都会给予提醒、警告、删除与处罚,有效遏制和减少了各种低俗、不健康的内容在平台出现。

(三)政务部门应联手主流媒体牢牢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

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时代,传播载体如何创新发展与变化,广大受众与媒体用户对于优质新闻内容与信息资讯的追求一成不变。因此,全民短视频时代,政务部门必须要联手主流媒体牢牢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进而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与媒体责任。例如,2021年7月17日,河南百年一遇的暴雨给河南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灾情发生之后,党中央立即做出抗洪救灾的重要部署与相关安排。并且全国人民心系河南灾情,来自全国的医疗工作者、救援队伍、志愿者众志成城,驰援河南。在暴雨灾情发生之后,国内主流媒体以及短视频媒体如抖音、快手等平台都对本次“救灾活动”进行了全程的跟进报道。与此同时,在暴雨发生之后的许多感人事件、救人事件都被自媒体、流媒体的短视频所报道、传播与歌颂。“河南加油”成为了2021年7月中旬至7月末的短视频热搜主旋律。毫无疑问,在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政府部门携手主流短视频平台针对各类热点新闻话题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意义重大,不仅能够牢牢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与正确方向,而且能够让全民短视频成为一种最佳舆论引导“生力军”,形成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媒体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为全国人民带来更多优质的媒体服务与正确的舆论引导。

四、对“全民短视频”的深层次思考

“全民短视频”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已成事实。从当前发展势头看,它正表现出鲜明“单行线”特征,何为“单行线”,即“全民短视频”一旦成为主要信息传播渠道,人们将再也无法回到传统媒体时代,再也无法构建出传统媒体格局,本趋于平衡的舆论生态环境,将随着越来越多新元素或新物质的融入而变得难以估测。

“全民短视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被看成是人民生活富裕从而追求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或者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它是实现富裕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做保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作支持,“全民短视频”将很难持续发展下去。但另一方面,当“权利”在某种思想信念支持下发生内容转变时,以及通过某些现实性手段拉近彼此间距离时,由新元素或新物质融入而形成的新秩序必然会对一部分人造成无法预计的冲击,这种冲击可以是基于表征的“好”,如某人因为拍摄短视频解决了生活难题,并一步步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是基于认知层面的“不好”,如某人因为长期拍摄“吃播”,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甚至猝死,而未能及时阻止悲剧发生的原因,竟是因为害怕高额赔偿。

不得不承认,“全民短视频”的确在丰富他人生活的同时,也满足了自我需求,但这种由全民共同营造出来的媒体环境是否真的正确,或者说,它是否真的能够促进“媒体”发展和进步,目前看来还值得商榷,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根本原因在于,表征的“美好”一定需要内在逻辑和精神思想来做支撑。就像盖楼,如地基不稳,上层建筑再怎幺富丽堂皇,终究会随物件的不断增多而倒塌。“全民短视频”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人民认知,媒体只是信息流通的一种无形载体,它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以任何一种形态存在,而作为信息接收者,你、我、他更在意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即便不真实、不科学,我们也能够借助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强大的认知力对其利弊做出分析。但如果信息内容是有意捏造出来的,或者被不怀好意地精心包装过,那幺必定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当前很多人拍摄或使用短视频,其核心目的在于“盈利”,这与改善生活的本质截然不同,后者的发展过程是从不健康到健康,前者则是从不健康到富有,背后的“发展”心态存在很大差异。分析现状会发现,当代年轻人沉迷短视频有其内在原因,短视频的内容和类型都很丰富,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短视频”在当前我国社会还是有很强选择性与被选择性的,人们所观看的“短视频”一定是能够用来娱乐的、开阔眼界的,更多停留在感官层面的享受上。而传统报纸或杂志则不同,它们更多带有内省性,通过文字来传递信息更有助于引发阅读者深层次思考。“读书”不赚钱,“读视频”赚钱,这无疑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讽刺。

当我们无法借助全民短视频来提高自我认知,或者使他人提高认知时,围绕其来塑造新的媒体环境,势必会引发担忧,新的舆论生态也必将浑浊不堪。如果视频化媒介改变了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那幺长久以后,也许阅读长文、书写长文可能会成为一种罕见的能力,成为一种失落的、古典的艺术。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全民短视频重塑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的创新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政府部门应与主流媒体强强联手,掌握媒体舆情主动权和引导权。同时,全面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督、管理与引导,进而让更多优质的短视频内容能够涌现出来,让“三俗”与不健康的短视频内容彻底销声匿迹。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与携手合作,力争让新媒体时代的全民短视频能够朝向一个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方向大踏步前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