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竞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引言

2019年4月,汶川县成为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之一,是川青甘三省的交通走廊以及川西北文旅经济带的桥头堡。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璀璨的文化底蕴,为汶川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随着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发展现代旅游业、促进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概念由此诞生。新基建对旅游业的发展格局和趋势起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用,有利于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融合化、高端化发展。随着新基建的布局,汶川县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迎来了新契机,探索新基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将为汶川总体经济发展赋予新动能。

一 汶川县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汶川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距离成都130公里左右,是前往九寨沟、黄龙、若尔盖大草原等着名景区的必经之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汶川县现辖9个镇,118个行政村,拥有8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县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汶川县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旅游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全民参与,积极响应着国家的全域旅游发展政策。汶川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计划高质量建设天府汶川慢生活康养度假区,积极探索全域旅游的“汶川路径”。汶川的文化旅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景观旅游,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19年,汶川接待游客62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旅游收入28.73亿元,同比增长14.9%;旅游从业人员2万多人,旅游业对GDP的贡献达到了17%[1]。

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上,汶川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多创并举。在智力支撑上,汶川先后聘请了数名文旅专家以及本土学者作为专家顾问,为汶川的文旅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进一步深化院校合作,尽可能培养出更多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服务人才。2020年,汶川制定了《无忧地·慢生活2020年汶川文化旅游营销工作方案》,打破线上线下空间壁垒,更加贴近游客需求,全方位立体地展现汶川旅游风貌。同时,积极出台了《汶川县激励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汶川县关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汶川县为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搭建了浙江、汶川两地的大禹精神交流互动机制,中国·汶川大禹华诞庆典暨大禹文化旅游节既彰显了汶川的文化活力,又对汶川的文旅发展研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汶川还以熊猫品牌开展活动,以文促旅,弘扬汶川大熊猫品牌文化,以羌文化、熊猫和氧气等元素为核心推出的熊猫O2生态音乐季以及熊猫羌年活动,为旅游创收。通过政策支持,多方合作以及品牌运营等,汶川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已初具规模和影响力。

二 汶川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短板

汶川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虽势头良好,但对比10个天府旅游名县的大数据,来汶川的游客过夜占比和逗留天数分别为11.27%、1.756天,仅排第10,游客消费排名第9,旅游发展成效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汶川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2]。

(一)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开发质量有待提高

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是汶川文旅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到了每年的甜樱桃采摘季节,停车难、错车难,“村堵”问题随处可见,旅游基础配套服务中的问题与差距凸显。从成都到汶川县仅有都汶高速和213国道可通行,尚无铁路和机场,“5·12”地震后汶川次生灾害严重,到了雨季,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等容易造成道路中断并且引发安全问题,对汶川全县的旅游冲击很大。汶川的文旅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缺乏,培训体制不合理等情况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隐患,加上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使汶川文旅资源的开发受到影响,整体开发质量还有待提高[3]。

(二)产业链短,受季节影响大,文旅产业根基不牢固

汶川的部分景区,如三江生态旅游区、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仁吉喜目谷等更多的还是停留在“门票经济”层面,旅游收入相对单一,获益链少,产业链短。水磨古镇、映秀地震遗址在经历了“地震游”的短暂旅游高峰后,明显出现了发展后劲不足的态势。汶川的旅游还明显受到到季节影响,冬天气候干冷,夏季次生灾害严重,游客数量骤减,旅游业相对萧条。2019年汶川围绕“一镇一特”对所辖的9个镇进行精准定位,准备全方位开发,以此踏上文旅发展新征程,由于很多项目处于开发在建和新建的状态,旅游效益还有待市场检验。水磨、映秀旅游发展后劲的不足,县域旅游受季节影响明显,新项目经济效益尚未显现,可见整个汶川的文旅产业根基尚不牢固。

(三)旅游产品创新性和引领性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汶川的文化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主动性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性和辐射效应。旅游产品缺乏创意,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高科技元素在文旅融合中的运用较少,是汶川现阶段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短板。汶川的部分景区同质化现象严重,如地震后重建的东门羌寨与理县的桃坪羌寨在建筑风格上有很多雷同的地方,虽然地处国道旁边,但由于桃坪羌寨声名在外,加上东门羌寨自身旅游服务又没有跟上,现如今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映秀镇的“黑色旅游”及作为爱国教育基地的研学游虽独具特色,但宣传没有跟上,引领性还不够强。羌碉、羌笛、羌绣、释比文化等作为羌民族文化的精髓,与旅游的融合度还不够,没有更加新颖的旅游产品推出市场,这些传统文化的推广依旧十分局限。加上文旅融合发展要以文化为底蕴来发掘文化旅游业的价值,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汶川现阶段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很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4]。

三 加快汶川新基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一)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发展智能文旅

汶川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想要迈入高速发展阶段,配套设施建设必须跟上。首先根据旅游资源分布对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交通道路建设、停车场、餐饮、住宿以及旅游厕所修建要尽快满足游客需求。在配套设施的智慧化上也要下功夫,应加快推动汶川文旅全行业树立数字化思维,加快文旅产业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品开发设计,提升数字技术对文旅产业的融合度与渗透力。积极发展5G文旅直播游,利用“5G+4K+新媒体”技术,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多渠道同步播放,实现线上游览风景名胜,感受汶川的文化魅力。进一步发展VR旅游,既可以作为景区景点的直接宣传展示、旅游景区门户网站应用、旅游网站嵌入连接,还可以制成电子旅游纪念品、宣传资料。通过改变游览渠道,发展智能文旅,从技术上打破汶川旅游线上线下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汶川文旅融合发展面对的季节性和次生灾害问题[5]。

(二)依托大数据,提升服务,延长产业链

利用文旅产业运行的各类数据,识别差别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对文旅产业的公共服务效率,在旅游目的地管理方面,依托游客行为形成的大数据,为旅游客源地提供更好的营销服务。同时,个人健康码、在线购票、客流监控等要广泛应用到各个旅游目的地,实现健康、有序旅游,加强智慧化管理,提高游览便利度。还可通过数据精准计算为游客提供每日的宜游信息,强化景区安全预警能力。在新型人才的培养上也要下功夫,一方面,继续保持与专家、顾问的合作,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深化校企合作,可以定向培养人才,由政府部门牵头,个人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学习的专业以旅游、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为主,学成后回到汶川服务地方,通过人才的聚集效应,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文旅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加入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才能不断的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达到延长产业链的效果,游客才能“留下来”参与到当地的文化体验中来,真正达到文旅融合发展的目的。

(三)加快产品创新,拓宽投融资渠道

深入挖掘汶川的藏羌文化、大禹文化,从旅游产品的创新上下工夫,避免产品同质化,造成资源浪费。民族村寨以自身文化为根基,结合新基建设计适合部分人群的旅游线路,节庆活动作为加持,加强部分地区爱国教育研学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文创产品。在体验方式上要与时俱进,某些活动可以以线上形式开展,与平台合作,积极加入高科技元素,利用平台引流,以新的形式与游客见面,对于汶川文化的体验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在宣传上也要不断创新,除了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也要全面开花,通过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实现了景区与游客的远程连接,在宣传文旅的同时,满足游客预约参观、游线推荐、智慧导览、体验分享、文创购买等服务。拓宽投融资渠道,在政府主导的过程中,引导更多的当地居民参与开发经营,建立文旅融合发展专业合作社,适当的吸收一定的社会资金[6]。坚定不移的招商引资,多措并举,培养文旅行业龙头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 结语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新冠疫情后,旅游经济亟需得到提振,从需求出发,在供给侧上下工夫,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提升经济活力。新基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汶川所拥有的的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虽然现阶段汶川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乘势而为,在新基建的助力下,走好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汶川的经济发展必然会既有量的提高,也会有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