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森

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分析

吴学森①

目的:探究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则2011年12 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三组,每组32例,参照组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剂量的替罗非班,研究组予半剂量的替罗非班,分析三组疗效﹑心电图变化﹑心血管和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96.88%和93.75%,比参照组78.12%高,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研究组和参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血管的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均比参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参照组不良事件均比研究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予半剂量替罗非班效果显着,且不良反应事件较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不稳定型心绞痛; 半剂量; 替罗非班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介在稳定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间的心绞痛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的冠脉综合征(ACS)。本文主要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予半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则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相关《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相符合,且均经过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的临床确诊[1]。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和参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60~84岁,平均(73±5.68)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2例,高血脂9例,糖尿病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0~83岁,平均(72±5.8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1例,高血脂10例,糖尿病6例;参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72±5.93)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1例,高血脂9例,糖尿病6例。三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者;年龄大于60岁;均签署治疗和护理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无应用相关药物禁忌证。排除标准:3个月内消化道的溃疡史;半年之内脑血管疾病史;合并严重心律失常;严重的肝肾脏等内科疾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理解和意识不清晰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者;中途退出者;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参照组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剂量的替罗非班,研究组予半剂量的替罗非班。患者治疗之前均予以血常规﹑凝血的检查,且三组均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等,以及低分子肝素钠的抗凝﹑硝酸酯类﹑他汀类等常规治疗方案[2]。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负荷量为0.2 μg/(kg·min)的替罗非班[国药准字H20041165,生产企业: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负荷量)0.5 h以后,再次给予0.05 μg/(kg·min)持续48 h。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负荷量0.4 μg/(kg·min)的替罗非班的0.5 h以后,给予0.1 μg/(kg·min) 持续48 h。三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三组治疗7 d后临床疗效,用药1个月时心电图变化﹑心血管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相关临床标准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显效:患者心绞痛的日发作相关次数降低大于80%,且ECG正常恢复;有效:患者心绞痛的日发作相关次数降低50%~80%,且ECG改善明显;无效: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减低小于50%,且ECG没有明显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研究组有效率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6.88%和93.75%,高于参照组78.12%,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和参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三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例(%)

2.2 三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情况 研究组﹑对照组﹑参照组治疗前ST段的下移幅度分别为(1.52±0.46)﹑(1.51±0.45)﹑(1.50±0.47)mm, 治 疗 后 分 别 为(0.70±0.34)﹑(0.71±0.35)﹑(0.73±0.38)mm。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三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的ST段的下移幅度,比治疗前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三组心电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三组心血管和不良事件情况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血管的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比参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参照组不良事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和参照组均比研究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心血管和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主要因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硬化的斑块,于某因素影响下发生不稳定斑块破裂和出血,形成血小板的聚集,进而造成促猝死﹑心肌梗死相关心血管的事件[4]。依据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不稳定心绞痛与非ST段的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可予以血小板的糖蛋白(GP)Ⅱb/Ⅲa的受体拮抗剂,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5-6]。本研究中主要对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半剂量的替罗非班治疗方案。其中替罗非班属于一类高效﹑特异和高选择性血小板的糖蛋白(GP)Ⅱb/Ⅲa的受体拮抗剂[7]。

本研究中的主要对象为大于60岁的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选取患者并分别应用不同常规﹑常规剂量替罗非班和半剂量替罗非班用药方案,得出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6.88%和93.75%,高于参照组78.1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且研究组和参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与冯旭霞﹑李小芳的研究文献的结果相符合,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着[8-9]。

近年来,临床相关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文献比较多,且效果良好。在本研究中,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和心血管事件进行分析,得出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三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的ST段的下移幅度,比治疗前比较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三组心电图比较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血管的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比参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替罗非班治疗后患者心电图稳定,且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依据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予以患者替罗非班会造成出血﹑血小板的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用药存在一定风险,尤其对于高龄的患者,风险发生率会明显上升[10]。本研究中得出对照组和参照组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参照组均比研究组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实践中为了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可予以患者半剂量的替罗非班方案。关于替罗非班在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深入应用价值和科学应用,需要以后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和验证。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半剂量的替罗非班治疗效果显着,且不良反应事件较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1]王永红.替罗非班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23(11):264-266.

[2]王永新.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14(10):234-238.

[3] Amane HSBurte N P.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alteparin and unfractionated heparin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J]. 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1,34(6):157-159.

[4] Li H L, Peng. Vaspin plasma concentrations and mRNA expressions inpatients with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J].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11,32(9):523-526.

[5]祝志云.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4(2):634-636.

[6]傅桂清.盐酸替罗非班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CD62P和PAC-1的影响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3,15(10):267-269.

[7]谢洪杰.替罗非班联合精制冠心颗粒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50 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1(18):234-236.

[8]冯旭霞.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18(14):632-633.

[9]李小芳.白敏聪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26(12):285-288.

[10]彭杰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11,22(24):139-142.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9.050

2014-03-28) (本文编辑:王宇)

①河南省正阳县人民医院 河南 正阳 463600

吴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