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晓琳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优势,阐述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详细论述和总结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几种应用对策,主要包括建立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加大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监督力度、科学编制预算与规范执行工作、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功能、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重视预算偏差调整等,充分展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应用优势和价值,强化预算管理的实施功能,更好地推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关键词]预算管理一体化;事业单位;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6-0076-03

目前,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预算管理一体化作为重要的管理模式之一,实现了制度与技术的紧密融合,对于单位预算管理人员来说,应深入分析预算管理一体化,实现原预算管理机制向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顺利过渡。同时,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给预算管理带来了更多技术上的便利,由于预算管理涵盖了较多的专业及数据,为了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确保管理效率的稳步提高,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至关重要。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优势

(一)有利于更好地执行战略目标

为了分析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内容,既要将财务资源的投入涵盖在内,也要将一切经济活动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可以给予相关管理人员切实的扶持,使其将预算管理与某一阶段的工作目标相结合,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然后合理分解总目标,将相关行业的经济状况考虑到位,并将其与以往的经验紧密联系,为科学预算方案的编制提供合理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预算管理一体化可以将单位运行中的问题挖掘出来,使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目前,在事业单位业绩考核方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传统的预算管理很难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严谨性,而且也会对考核效果造成影响。而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的支持下,可以发挥出大数据分析在业绩考核工作中的参照作用,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将其与预算实施情况紧密联系,完善考核机制[1]。在完善的考核机制的作用下,可以不断增强员工的热情,引导员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明确员工的职责,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还有助于实时监控单位内部资金的流动情况,并不断规范财务部门的工作行为,稳步推进单位的运行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我国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因为各系统的独立性较强,再加上工程流程较为复杂,在编制各种报表时,所需投入的人力、时间较多,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而且这也会给财政部门的审核工作带来不便,不利于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支持下,事业单位可以紧密对接各系统,将各项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各层级、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极大的便捷,推动预算管理需求的实现,同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致力于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稳步提高。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不足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在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的重视度较低,且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也较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很难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事业单位主要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主,其公益性特点显着。就目前而言,市场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拨付,主要基于上级财政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事业单位对资金的支配及调用过于重视,而相应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不完善,不利于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监督力度不足

在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应用价值显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充分激发出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内在潜力。但实际上,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监督力度较弱,信息技术尚未得到合理应用,难以保证监督的全面性,而且外部监督也尚未得到落实[2]。在一体化预算管理监督缺位的影响下,事业单位不仅很难提高单位财务的透明度,而且也无法合理配置单位的资源,难以合理处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预算编制与执行方面的科学性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对预算的编制要求明显提高,但是目前,一些单位的预算编制仅仅是在简单的收支编制层面有所体现,预算管理尚未与日常业务活动实现紧密结合。预算管理方法比较简单,也会影响到预算编制实际作用的发挥。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单位基本支出的预算经费并不充足,一旦擅自挪用项目资金,就会导致管理目标与预算编制的既定目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利于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达成。

(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功能不完善

在预算执行模块中,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的业务量具有大型化的特点,支出内容比较复杂。在使用一体化支付业务时,必须详细录入每一笔报销业务的所有付款信息;而在支付业务量较多的情况下,财务人员极易出错。同时,在执行模块中,支付进度查询等报表,难以真实反映预算申报明细数据。此外,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中,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批复等系统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诸多功能的开发力度较弱。

(五)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从基层单位的角度来看,预算管理模式的运作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实际上,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短期的专业教育过于重视,导致其专业素养不高,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财务核算的质量,以及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使预算管理与经济活动的方向严重不符。此外,对于基层财务人员而言,参与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难以及时学习预算法及相关政策,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水平始终停滞不前。

(六)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失

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对于资金使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实际上,一些单位对于资金的申请过于重视,没有深入分析资金的使用,对预算管理执行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使得徇私舞弊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负面影响较大。

三、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对策

(一)建立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应从自身性质和特点出发,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的建立,并将其与单位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为预算的科学编制提供合理的依据。同时,事业单位应落实自上而下的实施原则,促使单位领导和员工都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引导员工正确认识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提高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的可行性水平,助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3]。

(二)加大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监督力度

首先,在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时,事业单位应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及时反馈信息,为后续的调整提供信息依据,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服务职能。

其次,在开展内部监督工作的同时,应加大监督机制的执行力度,高度重视外部的监督力量,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应用助力,明确会计部门的职责,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实施效能。

再次,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情况予以技术支持,及时处理其中的问题。

最后,应加大实际评估力度及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监督力度。

(三)科学编制预算与规范执行工作

编制预算应按照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其中,在编制预算前,预算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使预算与时代发展要求高度契合。

首先,基于单位管理者的角度,应注重自身管理意识的提升,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资源投入的重视度。同时应加大对管理内容的管理力度,防止管理形式化的现象出现。

其次,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说,应加强预算责任管理制度的制定,明确各责任部门和员工的工作和责任。

再次,在执行预算时,管理部门应高度遵循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要求,如果预算执行完成,应密切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根据部分资金的实际情况,向下一个阶段的总预算反馈。

最后,如果项目支出预算与相应的要求相符,对于行政机构来说,应将其与已批准的预算科目和数额相结合,避免擅自调整。而面对项目变更或终止问题,应根据规定程序,为预算的合理调整提供合理的依据。

(四)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功能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搭建方面,对于财政部门和系统维护人员来说,应不断完善未开通的系统功能模块,提升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合统一编制要求,不断完善记账过程。同时,基于系统运行的角度,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及时反馈系统实施过程的问题,定期开展系统优化升级工作,满足动态化、实时化的要求,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效率的稳步提高[4]。

此外,应注重财务信息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应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以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财务信息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五)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

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管理战略规划时,应重点培养预算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引导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与业务培训,使其正确认识到培养财务管理素质的重要性,以便于更好地助力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首先,预算管理人员应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程序、要求深入分析,将其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紧密结合。其次,预算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确保各项业务开展的合法性。最后,在业财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预算管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并积极参与日常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与业务能力。

(六)重视预算偏差调整

首先,应合理分析以往的预算偏差调整制度。分析预警标准,主要分为10%、20%和30%,这三大指标分别代表一级预警、二级预警和三级预警。在一级预警标准中,如果预算偏差与标准线不相符,事业单位应积极实施纠偏措施。在二级预警标准中,如果预算偏差与标准线不相符,应完善纠偏措施,上级单位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三级预警标准中,如果预算偏差与既定的标准线不相符,制定纠偏措施既要与二级纠偏方案相结合,上级单位要加强重点跟进[5]。

其次,应注重提高预算管理信息的公开度、透明度。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角度,事业单位应不断完善一体化信息平台。为了稳步提高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水平,事业单位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内控水平视角,合理设置平台模块,紧密融合预算管理工作关联的工作环节与岗位,完善系统应用体系,准确录入各项有效数据,为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共享水平创造条件。

四、结语

预算管理一体化体系在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充分应用,通过整合各个业务系统,可以使预算项目的管理与全寿命周期要求相符,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人工核算失误的出现,并确保预算管理实际效率的稳步提高。同时,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可以满足事业单位不断升级发展的需求,使其与时代发展趋势更加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朱云云.浅谈预算管理一体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J].财会学习,2022(34):4-6.

[2]侍林玲.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思考[J].金融文坛,2022(12):69-71.

[3]张吉开.试析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财富时代,2022(11):86-88.

[4]王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初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3):50-52.

[5]孙小红.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质量与市场,2022(1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