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南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孟公镇农技推广中心,湖南 娄底 417600)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兴起,推动农业经营向商品化、企业化及规模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出现了以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转变了传统农技需求方式,传统农技推广体系无法适应新发展形势。因此,我国农技推广中,应当建设新的推广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实现农技成果与示范推广无缝衔接,从而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一、农技推广体系概述

我国于1993年颁布《农业技术推广法》中提出,农技推广作为农业发展一条龙服务活动,推广方式包含咨询服务、指导、示范、试验、培训等,涉及行业有渔业、畜牧业、种植业等,是通过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及实用技术为现实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产量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动。而农技推广体系,则是从事农机推广活动的组织系统与主体,除了推广农技外,还承担行政执法职能,逐渐向履行公益性农技推广智能转变。所以,现行农技推广应当由政府主导的推广机构,通过协调科技特派员、农民合作组织、高等农业学校、农业科研单位等各方力量,为农业生产发展共同服务,以此及时转化农业科研成果为生产力,服务农业产前、中、后全过程,促进农村与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调整产业结构

农村地区作为主要耕地地区,种植作物种类较多,且地区不同逐渐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以新化县为例,实施“特色强农”战略,提防种植多为白茶、中药材、油茶、黄豆、紫米、红米等作物,却由于上市较为集中,导致价格波动性较大。因此,调整产业结构能够解决农民“种什幺,怎幺种”的问题。通过建设农技推广体系,可覆盖地区农民农业生产,了解农民作物种植中的发展意向与困难,为上级部门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并且,农技推广人员还能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为调整产业结构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

(二)推进特色产业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为推动产业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及农民增收致富,需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开展绿色生产,壮大新型产业与新业态,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加大农村改革力度,补齐农村农业短板,均需要农技推广人员的支持。因此,提高农技推广人员质量,构建推广服务体系,有助于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发展特色产业。

(三)有助农技推广

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服务队伍与工作机制,可通过现场指导、培训讲座、试验示范等模式对农技成果大面积推广,使得农民享受科技成果的优点,增收致富。例如,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除草灭鼠、防病治虫中重要物质,但农药却为有毒物质,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应用农药是确保农业安全生产,保证农业丰收与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如果农药品种、施药方法、施药器械等行为不当,会造成农产品与环境的污染,导致人畜中毒,甚至死亡。通过人员结合地区种植作物特点开展农技推广,可使农民了解正确农药使用方式,从而增收增产。

三、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对策

(一)建立三级推广框架

在农技推广中,构建“县-乡-村”三级推广体系,通过加强发挥政府公益性智能,为推广组织经营服务职能注入新活力,合理布局基层农技推广,基层组织作为农业一线组织,带动与主导能力显而易见。通过理顺现有体关系,优化布局配置资源,强化各职能部门界定,完善建设人才队伍,创新难推广农技机制,充实基层推广质量。根据推广体系情况,遵循“强化县级,理顺乡级、充实村级”的原则,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以村为最前线推广机构,接受上级指导,配合上级机构加强农技推广。

1.县级农技推广中心。涉及种植业推广机构,包含植保站、种子站、农技站等加以整合,设置农技推广中心,集合多学科知识,具有权威性与综合性的农技推广实体,能够克服推广机构专业单一、设置分散、各为一体的问题。合理配置现有仪器设备、财力人力等,发挥最大效益,以农业局为领导,独立开展业务,副局长兼任机构主任,或是政府择优任命,保证财务、人事、领导、工作安排的协调统一发展。

2.设置跨乡镇区域站。每个县结合当地发展,做到因地制宜,结合产业区域优势及行政区划等建立区域站,其作为农机推广中心派出机构,人员队伍稳定,岗位却不固定于某区域站,需根据需求在权限范围中实现岗位流动。独立运行机构的业务、财务、人事自收自支。

3.建立村级服务站。建设村级服务站,结合各村情况设置农技推广员等下设机构,民众组织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推广活动,包含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协会等,将区域站中坚骨干力量发挥处理啊,为村级服务站及群众组织提供指导,形成互相配合、上下相通,制度新颖、机构完备的农技推广体系。

(二)设置推广服务模式

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应以服务于“三农”和“乡村振兴”为目标,高效合理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从完成上级任务核心转变为农民技术需求核心,对各方力量加以整合,促进各方面力量配合,包含农民群众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农技推广机构等。现阶段,需促进推广农技手段升级,提高服务效率与推广能力,可借鉴先进农技推广经验,服务模式如下:

1.一站式服务。农技服务中心对村级服务站开展包村联户示范业务,派遣业务员指导农村示范户技术,建设示范样本田,加强指导,推动农技辐射,为农民提供高效、及时的推广服务,源头上解决推广农技渠道不畅情况。

2.远程式服务。在远程式服务中,一方面采取现代信息服务,起源于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市,逐渐推广至全国,农技服务站应当连接区域站,将农技传递至村级服务站,可在服务大厅设置功能模块分区,即技术咨询热线和人员坐诊的电话服务区,为农民提供电话咨询;自助式农业专家系统查询服务区,采取触摸查询方式信息的方式;接待发布与查询信息的农民;以科技放映、农民培训为主农技放映区,为农民举办科技讲座、播放农业科教片;农技检测化验区和农技书刊阅览区;各种特色农产品、新成果、新技术展示区。另一方面为电话信息服务,开通智能自动应答电话热线,录入加工储藏、种养技术、新优品种、病虫防治等信息,根据语音提示查询,不收信息费,或是以电脑为依据构建远程面对面沟通系统。

3.多元化协作。乡镇推广机构拥有获取新技术信息优势,大力扶持农民组织,对于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示范、试验与推广,组织农户加强学习,发展销售网络,创建品牌,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构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连接农户和市场,强化农业信息交流。区域站也要加强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合作与练习,开展栽培、示范、试验技术研究,确定产业发展制约技术因素,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推广体系运行机制

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为实现制度化管理,则应当建立运行机制,立足于原有机制,落实推广活动责任管理,保证体系完整、健全制度、技术先进、职责明确和考评合理,为推广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激发农技人员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

1.建设运行制度。农技推广根据“每项工作有制度”与“有规可依”的原则,强化内部组织管理,完善推广制度,包含绩效考核、示范培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包村联户、区域站卫生管理等制度,根据优化配置资源原则,利用农技人员专业特长,进行工作职能合理分工,确定岗位责任,引导农技人员实现更高目标,提高服务水平。

2.完善人事制度。农机推广中心至村级服务站,编制内推广人员均择优精品上岗与科学设岗,健全岗位资格准入制度,强化制度建设,规定推广人员学历。

3.健全考评机制。根据考评内容、结果作为物质奖励依据,实行推广人员等级工资与绩效工资,作为晋升职务、评选先进和评定职称的依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增产、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当结合农技推广情况,通过建立三级推广框架、设置推广服务模式、推广体系运行机制的方式,从而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