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贤慧 斯那翁吉 王浩博 马正显 宋锦泉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年共有861.9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大部分大学生都热衷于考证,校园里的“候考族”们参加各种证书考试,拿到各种“证书”,目的就是增加自己求职的筹码[1]。《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证书的定义是“由机关、学校、团体等签发的证明资格或权利等的文件”。证书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类证书,是指大学生自己本专业的相关证书或者符合报考条件能考取的非本专业但与大学专业相关的证书。比如建造师资格证、会计资格证书等。第二类是素质类证书,是指大学生考取的与专业无关的但是能够证明自己在某方面特殊能力和素质的证书。比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生四六级证书等。

一、特征

(一)盲目跟风且具应试性。大多数大学生处在迷茫时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精准,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证,也就跟着报名考证,对所考的证书对自己未来到底有没有助益、含金量等都不清楚,只是盲目跟风。因为盲目跟风,也就没有通过的强烈愿望,是一种“试一试”的心态,所以学习动机不强,通过率通常不高。也有同学为了快速有效地拿到证书,增强自身以后就业的资本,会报速过班或者“题海战术”通过考试,这种方式很难锻炼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和应试性。

(二)考证成本大。考证成本可以分为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经研究发现,考证的费用是30到10000不等,大学生考证不仅仅是报名费用,还有资料费、报班费、车费等。大学生普遍生活费较低,考证费用占大学生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水平。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大学生考证时不仅要付出金钱,还要减少专业课和学校活动参与的时间,同时也会牺牲娱乐和休息的时间。

二、大学生“考证热”的经济学分析

(一)经济人假设和马斯洛需求理论。大学生符合经济人假设,即他们的行为动机是趋利避害,是利己的,他们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考证是一种以相对最小的经济付出和时间付出来达到未来获取心仪职位的巨大获利的行为。他们在满足生理的需要之后,想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就是安全的需要,考证能为他们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时提供可被录取的安全感,也能为他们在大学期间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暗示和安慰。

(二)劣币驱逐良币和羊群效应。随着“考证热”的兴起,大多数大学生怀着功利心理考取了许多证书,但是实质上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升。而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存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用人单位希望可以了解到具有真实实力的应聘者从而配备到最为合适的岗位上去从而降低交易费用,而学生们希望全面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相关关键信息,从而获得超过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市场价值的满意的工作。但是大多数用人单位偏向于用证书来衡量大学生的真实水准,大学生也只能迎合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考取足够多的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羊群效应是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力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证书并不能代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很多专注于专业学习的同学看到大多数同学在考证,也会担忧没有证书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造成没有真才实学的同学驱逐有真才实学的同学的现象,因而也会跟风考证。

三、“考证热”的利弊

(一)能增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大学生在“考证热”的潮流中在一定程度上会了解到社会上的就业信息,从而能够认识到人才竞争的激烈,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素质培养积极性。对高校革新教育制度和方法有促进作用。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证的考试的主要动机就是努力符合市场对应聘者的需求,可见高校更应该把高校教学与人才市场的真实需求对接起来,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实际的教学,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

(二)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干扰学风建设。学生增加太多的考证时间必然会减少学生在专业课方面的学习,并且很多学生会利用上课时间来学习所要考的证书内容,也会给许多学生传递专业课学习不如考证的思想,干扰学校学风建设。

四、对策及建议

(一)大学生方面:大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或者自己独立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把大部分的学习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中,学好专业技能和本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选取一些有价值的证书考取,以考促学,在备考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避免“题海战术”,在学习中扩张自己的知识面。

(二)高校方面:要及时对大学生入校开展考证方面的教育,对证书的重要性、考试科目、费用等详细介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求大学生明确考证目的,有针对性地考证,对大学生考证动机和态度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