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风

(山西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大同 037006)

湿地系统是我国自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微生物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等。对湿地环境进行保护是保护我国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一种方式,其能吸收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但是从当前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实际情况上来看,人类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会对湿地造成严重的破坏,湿地系统正在逐渐减少,因此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加深对湿地的认识,重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1 当前湿地生态系统现状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工业的发展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人类生产生活的范围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扩展[1]。因此,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加大了,我国社会环境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之下也会不断减少。

(1)我国为提升经济建设水平,会加大对湿地的利用与开发,在使用湿地的过程中需要对湿地中的植被进行砍伐,对湿地中的动物进行捕杀,这样的行为就会造成湿地中的动植物数量减少。

(2)除了工业化不断提升之外,我国旅游行业也得到了提升,因此,人民群众也就能意识到湿地环境对于旅游行业发展的作用,在对湿地进行开发建设旅游景点的过程中,也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湿地。

(3)人民群众在从事生产生活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自身素质的不足,出现乱丢垃圾的现象,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会对污水以及污染物进行不正规排放,这一问题的形成也会对湿地造成不良的影响,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4)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农民会不正规的使用农业以及化肥等,这对湿地系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湿地的面积正在不断减少。

2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意义

湿地是全球的生态系统之一,不同于海洋以及森林,其具有独特的生态组成以及生态结构,能起到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以及调节的作用[2]。因此,湿地也就有“地球的肾”的称号。使生态系统中蕴含着较多的水资源,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人类进行水资源储存的重要场所。对自然保护区湿地进行保护以及恢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能起到提升人民群众整体身体健康的作用。但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利用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湿地的侵害以及使用方式上。当前湿地在人为破坏之下正在不断减少,因此,就需要人类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注重对于技术上的研究,提升湿地保护技术水平,对该项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不断修复遭到破坏的湿地,促使湿地能可持续发展,发挥其根本作用,促使社会和谐发展。

3 对湿地的保护

3.1 水质保护

在对当地水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水质保护制度的建立,相关工作人员能在湿地中设置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收集地以及垃圾中转场地。同时,在日常维护的过程中,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湿地附近垃圾不规范排放的人员或者单位进行严肃的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严禁在保护区内进行船只停放或者运输有害物质的单位,最大限度地对水质提供保护。

3.2 水系保护

为保护湿地水系,就需要先注重对于自然水系的保护,保证其规范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该保护,建立湿地生态的敏感区[3]。在开展水系保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让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相互配合,通过合理化的配合以及科学化的手段对生态水位进行调度,从而促使湿地植被能正常生长。

3.3 加强鸟类保护

湿地系统中生活着较多种类的鸟,而且湿地是不同鸟类的转运站。部分湿地由于其边缘效应,具有相对较为复杂的结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这一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的物种较为复杂且多,尤其是珍稀禽类,数量较多。一旦湿地系统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些鸟类的生存繁衍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因此,在对湿地系统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鸟类动物进行保护。

3.4 加强土壤碳库的保护

生物系统与非生物系统都是湿地中的重要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保护湿地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注重这两项工作。对非生物系统进行保护的重点就是对土壤碳库进行保护。我国湿地系统的范围较为广泛,并且湿地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也较多,其难度也较大。同时,大多数湿地都存在开发利用率较高的问题,这些湿地中蕴含的碳密度较低,可能会造成土壤碳库的破坏。因此,在保护非生物系统的时候,就需要重视对土壤碳库的保护,达到提升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汇的作用。

4 对湿地的恢复

4.1 建立湿地资源管理体系

从目前来看,湿地仍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较为丰富的资源,但是为推进社会发展,人们加大了对湿地资源的开采力度,我国的湿地系统数量正在不断下降,以此,就需要健全管理体系,详细了解其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建立湿地管理体系的时候,就需要加强对于这一工作的管理,建立执法队伍,对湿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违规定位进行管理,加大湿地中的植物资源以及动物资源的管理力度。

4.2 建立基础工程以及其配套工程

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为恢复的基础性内容,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湿地蓄水能力的恢复。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基础设施管理的基础上,为其建立配套的设施,提升湿地的补水质量,为湿地恢复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3 基质的恢复

在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的基础上,对于湿地的保护工作也逐渐增多,但是最基本的湿地恢复措施仍然是对基地进行恢复,同时,恢复工作开展的方式是多样的,这一工作能包括对湿地底部污染物进行清理,对地形进行重新塑造,通过回填土壤、湿地底部覆盖、保护表面土壤的方式进行湿地的覆盖。地形重新塑造指的是通过利用土壤回填以及对地势较高的土壤进行填平等方式对地势上的起伏进行管理,防止因为地势不平导致土壤侵蚀或者是基地侵蚀等现象的产生,使高区域的湿地能产生独特的造型,实现对湿地生态的保护。对表土进行保护指的是在恢复工程施工之前,将该区域内部分条件较好湿地的表土进行基质的剥离,将其运输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进行表土的回填,或者在恢复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再将这一部分土壤运输回原来的位置,这样就能保证在进行恢复工作之后,湿地表面的土壤仍能维持较为健康的水平。回填覆盖指的是在对基质条件较差的地区,用种植、分层等方式进行不同厚度的基质回填,这样既能保证不同植物生长过程中能维持较为健康的生活环境,又能使基质理化特征得到改善。清除湿地底部的污染物指的是利用机械设备或者通过人工的方式对产生污染物的地区进行清理,进而使湿地的生物环境能被营造出较好的效果。

4.4 岸坡恢复

岸坡的恢复是当前对湿地水陆交接地区植被的分层情况以及水位的变化进行恢复的主要方式,实行这一工作的过程中能采用生态砖坡的方式、植物护坡的方式、块石护坡的方式或者木桩护坡的方式进行岸坡的恢复。其中,这些方式中生态砖坡的方式子的是利用生态砖将容易被水流冲刷或者产生坍塌的地区进行恢复。生态砖汇中存在空洞,并且生态砖具有高强度性,因此能有效地阻止水流的冲刷。同时,生态砖中的缝隙中或者是其表面上能进行植物种植,在种植植物的时候需要选择根系生长速度较快或者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采用这样的保护方式能大大提升岸坡的稳定性。使用植物保护的方式指的是将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或者灌木植物种植在容易受到水土入侵的岸坡上,植被较少的岸坡中,能通过植物根系的生长,对土壤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这样能有效提升湿地的稳定性。块石护坡的方式是使用石笼护坡,或者将石块散抛的方式提升岸坡的稳定性。块石护坡的方式需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操作。能在水流冲刷较为严重的地方放置石块,将颗粒较大的是石块放在上层,将颗粒较小的石块放置在临近水区域的下层,同时,能适当地在岸坡上种植植物,将种植土壤覆盖在石块上面。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水流冲击给岸坡造成的伤害,还能恢复岸坡上的植被覆盖。木桩护坡指的是将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种植在岸坡上,并在水面上放置木桩,将木桩深深的斜插到斜坡上。这样的方式技能防止岸坡出现滑坡现象,又能防止塌陷等灾害的产生,提升岸坡的稳定性。

5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与湿地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在对其进行保护与恢复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对系统保护要点进行分析,还需要提出科学化的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系统。同时,还需要重视湿地系统的恢复工作,加强对技术方面的研究,根据不同情况的湿地,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恢复,最大程度地减少时间以及材料的浪费,维护湿地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