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玲 聂志平

摘要:推动作为农业生产重要主体的空巢小农户从事绿色农业生产,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之举,是促进小农户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地的大背景下,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绿色农业生产的农户认知不足、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量大、农户与数字技术难以有机衔接、专业人才队伍的引留困境难破。对此,文章提出优化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路径:绿色兴农,提高农户绿色发展的认知水平;多方助农,推动农业生产主体行为绿色化;科技富农,加快数字农业建设的全面覆盖;人才强农,因地制宜的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关键词:乡村振兴 空巢小农户 绿色农业生产 困境 路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巢小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为与政策扶持机制研究”(编号:721604003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乡村振兴中空巢小农就地兼业行为及其优化研究”(编号:20YJAZH079)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和“三农”重点工作的统一布局亟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国家和各级政府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农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强国建设。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将“绿色”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版块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指出要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内驱力,让协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平衡键,让绿色成为健康发展的永续机,让开放成为改革发展的推进器,让共享成为全面发展的终点标。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再次作出了全局性规划和战略性布局,要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难题的着力点助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绿色农业生产是与现代化农业衔接的主流模式,是推动乡村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要以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确保农民稳产增收以防发生规模性返贫。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受城乡二元经济机制影响,我国村庄的加剧分化使得农村“空心化”“空巢化”现象普遍。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出务工,空巢小农户也在此背景下成为推进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主体。鉴于此,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究空巢小农户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的价值意蕴,结合本国现实国情分析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靶向发力地提出助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优化路径。

一、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价值意蕴

(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是“两山”理念的现实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经济发展观的深层丰富。一方面,绿色发展是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念体现,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原则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而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过程,本质上也是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推动过程,是立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绿色发展要求遵循客观自然规律进行经济生产活动,要“人化自然”的自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认识、尊重、改造和利用自然。而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正是正确认识、顺应和保护自然的“人化自然”过程,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遵循绿色发展原则的必然选择。

(二)新时代亲近绿色自然的生态养老方式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渐严峻,老年人口数量激增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日趋尖锐的养老问题,老年人寻求积极健康养老方式的意愿和需求愈发强烈。空巢小农户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作为留守乡村务农的主体人群也面临着养老问题,而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正是契合他们亲近自然的生态养老方式,能满足他们自身的生态文明所需和精神文明需求。他们在田间进行的耕地施肥等生产活动除了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还可以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来保障居民的饮食安全,同时也能为发展养老产业创造环境适宜的景观基础条件。根据增能理论,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就是农户与自然生态环境积极互动的过程,农户在绿色生产过程中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增强自身生产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参与绿色农业生产可以减少内心的孤独感、空虚感和失落感等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空巢小农户虽囿于脚下寸土,但仍可心怀一份期盼,乐享美好人生。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破盾之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首先,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而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则可以借助绿色科技技术减少投入成本、增加农业收益,以农业的稳产增收来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追求。同时,他们通过田间的辛勤劳作获得农业收成的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从而满足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文化追求。其次,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要求生产主体行为绿色化,这恰好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在生态宜居方面的自然环境要求。空巢小农户通过学习和应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提高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不仅保护了农户宜居的“绿水青山”,还使得“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动源。再次,空巢小农户在绿色农业生产中也由传统农户升级转型为新型现代农户,这是对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拓展,由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最后,缓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深化改革,而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正是我国的一场“绿色革命”,是助推传统农业转型为高质量绿色发展新型模式的关键一环,是完善农业经济结构体系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选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背景看,空巢小农户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分子,其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过程背后是通过遵循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致使产业经济日益增长,从而以“产业兴旺”达到“生活富裕”。

二、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现实困境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取得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瞩目性成就,同时也将我国农业生产绿色转型推向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新阶段。但由于空巢小农户自身存有文化水平低下、综合素质不高等先天不足的缺陷,加之国家政策制度和法治体系建设在推进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处于完善阶段,致使空巢小农户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活动面临着不少现实障碍。

(一)绿色农业生产的农户认知不足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可知,个体的认知是影响个体意愿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而个体的行为是“自动化思考”后所形成的固有模式。空巢小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单位,是近年来推动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人为因素”的重要基础单元,因而其认知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影响着绿色农业生产的顺利推进。但由于目前大部分空巢小农户对绿色农业生产的认知程度较低浅,对绿色农业生产的内涵、价值及绿色农耕技术等方面皆存在认知偏差现况,进而导致他们对绿色农业生产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正确认知缺失。此外,空巢小农户开展绿色农业生产活动较之现代化农户而言,其本身因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等先天缺陷本就面临着主观认知壁垒,加之常规石化农业时代我国不少地区一度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盲目跟风,这愈发导致部分农户形成了对农业掠夺性生产的片面观念。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量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追求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中一度忽视了生态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单纯谋求经济发展的行为严重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平衡,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尖锐矛盾。近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农药化肥投入和依靠农机机械的常规石化农业生产,我国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受到了极大破坏,农业生产环境严重恶化,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随之尖锐化。目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情势较为严峻,全国多个地区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均已超过环境资源承载规模,耕地农膜回收率和投入农用化学要素利用率依然较低,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防治工程量仍旧庞大。由此可见,我国推行绿色农业生产而需修复的农业生态环境工程任务依旧艰巨无比,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也渐渐成为空巢小农户进入绿色农业生产领域的障碍。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是农户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而肆意的生态污染破坏造成资源禀赋优势的消退也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为了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一条沟壑障碍。

(三)农户与数字技术难以有机衔接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推动传统农业绿色转型的造血动能,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近年随着“数字农业”的加快推广和普及,全国各地借助数字化手段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产,以数字化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精准播种、灌溉和定位等科技要素投入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的稳产增收。然而对于空巢小农户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全民共享的数字技术红利,反而在融入数字经济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因数字化农业技术带来的外部冲击。一是由于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不断加大,致使空巢小农户在信息的双向流通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发展本就落后于城镇,作为银发族的空巢小农户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愈发凸显,在无形的“数字围墙”中也渐渐成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字难民”。二是绿色农耕技艺和生产技术都是新时代高新技术,中老年人对于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不是一蹴而就,对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也需要实践的过渡过程。部分农户因自身先天缺陷对新时代高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对绿色生产的专业技术应用不到位以及创新能力弱,从而使得他们在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消减了“数字农业”带来的正向效应。三是空巢小农户的科技素养普遍不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在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较比下,农业主体的绿色生产技能不足致使这部分群体越发陷入数字鸿沟的尴尬局面,综合科技文化素养的缺失也导致“数字障碍”“数字排斥”和“数字健忘”等问题频发。

(四)专业人才队伍的引留困境难破

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持续拉大,农村吸引人才的特色优势减弱。一方面,农村缺乏对绿色农业生产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引入农业高新技术人才的途径也较为单一,基本是纯依靠财政资金倾斜农村政策和当地政府招引人才的奖励补助金机制来吸纳农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较之利润空间优越的城镇而言,农村对引入的专业人才队伍也面临着留不住难题。目前农村地区对绿色技术专业人才的招引政策依旧偏向“重金引才”思路,致使各地农村地区即使引入了推动农业绿色生产的专业人才,也因后期不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和缺乏相应的留才资源条件而再度流失砸重金才引入的专业技能人才。结合国内各地的现实情况来看,当地乡村政府就是将人才资金基本花费在“引人”的通道上,以至于“留才”过程中缺乏了资金支撑而只能被迫放弃人才资源。此外,有知识、懂技术的青年才俊基本往大城市谋求未来的职业发展,在主观意愿上愿意流入农村基层组织的高水平农业人才较少,且不少留下的专业技能人才也只是短暂的留乡三五年。而绿色农业生产的人才引留难题不仅让空巢小农户的升级转型处于专业培训教育人才和绿色农业技术人才缺失的尴尬局面,还直接造成他们在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因缺乏专业人才的正确引导而处处掣肘着乡村振兴,进而阻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和新发展。

三、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优化路径

中国推进农业绿色生产的起步点虽然后于国外绿色农业发展半拍,但整体的发展速度较快,且发展进程也并不算太晚。且由于经历了长期生态透支支撑增长的阶段历程,为了解决城乡前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推进绿色农业生产的脚步也不得不加快。而空巢小农户作为绿色农业生产的基础单位,探究其如何快速融入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鉴于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遇到的现实挑战,本文将从绿色兴农、多方助农、科技富农和人才强农等方面提出相关优化路径。

(一)绿色兴农,提高农户绿色发展的认知水平

面对党中央纷至沓来的绿色发展政策和要求,促进农业的绿色转型已然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推动空巢小农户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生产也成为响应国家战略方针的关键举措。一是要提高空巢小农户对绿色发展的认知水平,加强他们对绿色农业生产政策、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绿色发展的“两山论”理念和农业绿色转型的未来前景等全方面的正确认知。二是通过举办讲解绿色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大型教育讲座和培训活动打开空巢小农户的眼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拓宽他们对绿色农业发展的认知面,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绿色生产科学认知。三是坚持绿色兴农,推动空巢小农户坚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化生产等实现中国农业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部分空巢小农户因自身学历文化不高、科技学识不足等缺陷,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无法避免对农业政策产生断章取义或一知半解的错误解读问题。政府可以对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成效较好的县域或农村建立示范点和模范村,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空巢小农户积极参与,因地制宜采取接地气的培训活动和相关举措来调动他们的参与激情和兴趣,同时以此为绿色农业据点对四周县市散发“偶像效应”。四是要综合当地科研院所、农业基站和技术高校等资源,多元利用农村地区的人才、教育、生态和科研力量等资源,提高对空巢小农户普及知识的外溢效应,增强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既能提高农村多元化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的将农村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还能借助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力量为绿色农业生产做常态化推广普及活动,从而弥补空巢小农户的认知短板,提高他们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多方助农,推动农业生产主体行为绿色化

农民是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政府是规范和约束农业生产主体行为绿色化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社会服务组织是全方位、多元化协同农村农民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服务者和协助者。首先,空巢小农户要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形成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和环保低碳的消费偏好。他们作为农业生产者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坚持走高质优产、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路线。同时作为消费者要坚持绿色消费,摒弃传统的不良习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主观潜意识中增强对低碳节约、绿色消费的重视程度。其次,政府要通过激励性政策鼓励支持空巢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要以强制性法治工具和手段约束他们的生产行为,要以约束性制度机制体系对他们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举止起到警示和惩戒作用。空巢小农户在绿色农业生产活动中会产生“正外部性”,政府要以“经济补贴+行政惩罚+依法治农”举措促进他们生产方式规范化,以倾斜农村的补贴资金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以健全绿色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的补贴制度提升他们的参与意愿。最后,要多层次借助社会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服务推动空巢小农户走上绿色农业生产道路,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来为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提供组织支撑和服务保障。要创新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完善其规模化、专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推动农业绿色生产的助力东风。总之,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任务需要农业生产主体的执行参与、政府的引导驱动和社会服务组织的协同推进,多措并举的推动绿色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是一场长期持久战,并不能单靠一方力量就能完成这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艰巨性任务,国家需要调动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多方力量来共同打赢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科技富农,加快数字农业建设的全面覆盖

面对空巢小农户陷入“数字鸿沟”危机,我国要以数字赋能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弥补城乡不断拉开的信息鸿沟,从而以技术赋能将数字鸿沟转变为皆可共享的数字红利。要以科技赋能空巢小农户的升级转型,助推小农户跨越数字鸿沟“天壑”,激发他们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兴趣和活力,进而推动他们进入科技富农行列。一是要加大空巢小农户学习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工作力度,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教育方式因人而异的进行技术培训,充分利用新时代多媒体媒介工具为他们提供相关技术培训服务。二是要创新农业生态技术的教育培训机制和绿色技术的研发供给制度体系,立足当地绿色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开展数字技术嵌入式宣传推广工作。由于空巢小农户的学习能力、思维运转和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劣势,因而数字技术培训活动和科技知识教育活动要结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吸收水平来逐步分阶段展开,要找准数字赋能融入他们生产生活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三是要解决空巢小农户对数字化技术的信任危机,要以技术向善的数字化科技技术改变他们的观念,消除他们心理上和观念上的后顾之忧,借助绿色农业技术力量真正实现农户稳产增收目标。四是要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全覆盖的精准定位系统等数字化网络服务体系,从而提高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科技支撑力。要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绿色生产,以节本增效的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多途径增加农产品交易的数字化平台,切实保障绿色农产品的公平交易和农民的合理收益。简而言之,要拓宽绿色农业自动化技术和高新科技的应用领域,推动空巢小农户真正实现科技致富,让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共同助推农户在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活动中完成去污、提质、优产和增效的现代化农业任务。

(四)人才强农,因地制宜的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农村地区在绿色农业专业人才这块面临更大的引留壁垒,因而要真正结合农业优秀人才入村所面临难题的现实情境,切实解决高学历、高水平、能力强的农业人才所遭遇的农村入驻困境。一是要增强对绿色农业专业人才的招引力,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和政府人才基金等引力因素倾斜农村的力度,将人才强农的首要“引才”环节真正做到实效基点处,保障农村引入的优秀人才能长久性服务于农村发展,从而打开人才兴农的新局面、取得人才助农的新成效、共创人才强农的新发展。二是要将“引才”和“留才”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来对人才政策体系进行全局性谋划,不能避重就轻的将所有财力、人力和物力等综合资源偏向“引才”一方,导致即便将人才引入也留不住的“留才”问题陷入恶性死循环局面,以致农村地区的人才招引永远卡在“引才”瓶颈口而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要因地制宜的创新人才引留服务机制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外界力量反哺农村人才发展,多渠道吸引支持绿色农业技术人才培育的企业机构和社会化组织基金投资农村人才项目,创新人才机制来推动空巢小农户走上人才强农发展之路。四是要提高空巢小农户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多管齐下促进他们升级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懂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水平高、掌握农耕专业技能且自身生产能力增强的现代化农户。五是就地取材,就地培才。农村人才引留困境的破解并不是一时之举就能解决,这是城乡二元分化下的一道历史遗留障碍,是需要随着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进程的深入推进才能逐渐跨越。因而在面对人才难引难留的巨大挑战下,发展农村人才的最优选便是就地取才的加快空巢小农户的转型升级,将其培育成一支绿色农业专业人才队伍。这不仅能将农村资源最优化的用来培训人才,较之大量引留外地人才的资金投入而言也节约了人才成本,同时相对而言也不用考虑人才流失问题。而转型升级的本地空巢小农户也将成为农村人才的持久动力源,从而为推进绿色农业生产添加一把“人才强农”的旺火,让“人”这个基本组成元素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石。

参考文献:

[1]于法稳.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与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16(05):2-9+94.

[2]朱俊峰,邓远远.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生成逻辑、困境与可行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2(03):84-89.

[3]姚兴安,聂志平,高春月等.空巢农户循环农业观浅析——以江西省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8(03):93-97+132.

[4]于法稳.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动因、核心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 2018(05):19-34.

[5]金书秦,牛坤玉,韩冬梅.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及其“十四五”取向[J].改革, 2020(02):30-39.

[6]李晨,赵海云.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休闲养老精神需求研究——以靖安县中源客家避暑小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1):7-11.

[7]许佳彬,王洋,李翠霞.环境规制政策情境下农户认知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来自黑龙江省698个种植户数据的验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 26(02):164-176.

[8]阮文彪.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经验证据、突出矛盾与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观察,2019(01):15-32.

[9]陈万球,邓丽伶.老龄技术守护:人工智能时代老年数字鸿沟及其弥合路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2(05):45-52.

[10]蔡保忠.农业生产托管与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03): 125-132.

Dilemmas and Paths of Empty-Nest Smallholder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en Xiaoling Nie Zhiping

Abstract: The promotion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y empty-nested small farmers, who are the mainsta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move to consolidate the resul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small farmers into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empty nest small farmers involved in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 faced with a number of practical dilemmas,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farmers in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arge amount of workload in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difficult to organically connect farmers and digital technology, and difficult to break the dilemmas of attracting and ret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this regard, the article proposes to optimize the empty nest small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ath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reen agriculture, improve the cognitive level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farmers; multi-faceted to help farmers, to promote the main bod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ehavior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enrich the agriculture, accelerate th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digital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talent to strengthen the agri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to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team.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empty-nested smallholders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ilemma pathway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