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朴素是生命内在情感。朴素设计是对自然的崇尚,是对和谐空间的崇拜。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就包含朴素的思维模式。设计中保存朴素,就是保存本色,就是保存自然的基因与血液,是设计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在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极简主义哲学和生态学的启发下,依据对景观的认知与实践经验,提出现代景观设计的相关理念——朴素景观,并浅谈朴素景观在深圳中央公园方案投标中的探索与应用。

关键词:朴素景观 地域文化 深圳中央公园

1 朴素景观的含义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既是多功能的载体,也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和精神空间。朴素景观是景观最自然最淳朴的体现形式之一,理论上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朴素自然观、极简主义、极少主义和景观生态学,形式上追求简洁,运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融入空间布局,通过巧妙的构思来把握整体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与细部的关系,通过自然的造型来展现自然与艺术的融合。

2 朴素景观的来源

2.1 中国朴素自然观

道家根本的人生态度表现于“无为”“寡欲”“弃知”的思想。它要求人们个人内心修养与外在自然要相互融洽,要因循事物的自然状况,顺应万物的本性及其内在规律,用老子的着名言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来解释大自然为万物起始根源,过分理性的人类和社会必须复归其原始状态,反璞归真,这种理论更好地处理建筑或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哲学反映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即尊重自然。

2.2 极简主义

最初的极简主义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宁宙的一切现象。这种美学观念也是从数的观点出发,认为美的源泉是数的协调,因此提出“黄金分割律”。极简主义在形式上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但对观众的影响和冲击力却十分迅速和直接,简单中彰显着复杂,纯净中映射出神秘;把简约、客观、无主题的精髓以及抽象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至。

2.3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的景观设计以简练、抽象的几何形体塑造空间,注重构造的精巧和工艺的完美,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表现力,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通过对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的元素。“少就是多”、纯净、流畅、清晰的线条、几何学的造型、整洁、不张扬的色彩和宁静的气氛就是极少主义风格。这种风格使得简洁更具有表现力。

2.4 设计结合自然

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与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尺度景观和环境规划上。将整个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地理学、地形学、土地利用、气候、植物、野生动物等都是重要的要素;运用地图叠加技术,把对各个要素的单独分析综合成整个景观规划的依据。

3 朴素景观理念

朴素景观以崇尚自然与尊重地方文化元素为出发点,通过简洁的手法和巧妙的构思来满足现代景观结构空间的功能。其主要特征表现于:简洁巧妙,生态自然,节能与低成本,其要素在于注重设计需求,注重设计元素的提炼和景观加法。

3.1 表现形式

首先简洁与巧妙的构思。简洁并不是简单,而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简洁是精炼文化直至本原。其次是高度精炼的地方化设计元素:景观设计元素是景观设计的基础。最后是自然的造型融入现代功能结构。

3.2 朴素景观要素

注重需求:设计都是源于实际生活当中为满足各种目的而产生的需求,方案从一开始就扎根于设计需求,依据需求收集资料,依据需求提炼元素,依据需求做设计,设计都围绕着需求。

注重设计元素:朴素景观所依赖的就是经过高度精简提炼的设计元素,它来源于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来源于设计师对当地民俗风情的感悟。

景观加法:景观加法是在尊重原自然的基础上结合需求采用简洁的手法,进行裁去繁杂和冗余,增添所需求的景观元素及相应设施。

4 朴素景观在深圳中央公园设计投标中的应用

4.1 简洁而巧妙的构思

方案构思要点。①以水作为整个中央公园的景观脉络,贯穿山体及各景观区域。②营造一个生态城市绿肺,通过对柴山、马鞍山的林相进行分期改造的策略,打造一个城市中央部位的绿色森林体系。③展示大地艺术魅力,通过对生态自然五彩绚丽的农业景观进行适当调整向游人展示“艺术大本营”之大地田园景观艺术。④展示当地文化特色。以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光明三宝”作为设计元素,以塑造和沉淀该区地域文化。

科学合理布局。结合自然地形和适宜的地理位置是功能合理布局的前提,通过以上构思,将公园分七个功能分区即:山体景观区、苗圃景观区、农业观光区、艺术大本营、荔枝林景观区、菜地景观区和体育运动区。功能分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苗圃区处于与柴山、河流两侧,河流可对苗圃有进行水源补水。苗圃自身有绿化、美化环境和分割城市道路与公园两大空间的作用,还对柴山的林相改造长期提供幼苗。

4.2 展示地方文化特色

光明三宝(奶牛、玉米、鸽子)是该地区域文化,也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三宝展示区、玉米迷宫都以简洁自然的方式来传达这种地域文化,三宝展示主要以原生态牧场养殖为主,同时打造三宝品牌。另外在对辉园路的设计上融入了抽象的”三宝”文化。造型有飞鸽的形势,众多有序的横向小构架与竖向桁架连接形式如玉米粒的分布等,同时构架的色彩融入艺术大本营的概念构思。

4.3 结合自然

景观生态性:是本方案的最大特色。在对山体林相的分期逐步改造上采用替换和丰富植物品种的方式,既能保证维持生态平衡,又能恢复破坏的生态链,形成具有亚热带风貌的景观林。对保留区域,因考虑荔枝属于区域文化,故而尽量保留原有的荔枝树木,以便举办荔枝文化节。保留菜地景观,新建绿茵牧场、苗圃和花圃,体现景观的朴素与自然。

方案通过对地形的详细研究与探讨,将原有的两支水系连通形成整体的茅洲河水系,对于原概念方案中的人工湖置于现状的农田景观的位置,鉴于其重要的景观地理位置,采用长期逐步改造,前期改造为生态沼泽地景观,后期逐步转变为自然景观湖。这样既能保持现有的农业景观,也能在修复土地自然生态体系中体现景观效益。对于未来人工湖的补水主要以雨水为主,设计中打通两个支系渠与西北次入口的荷花池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补水体系。

节能与环保:对河水净化采用物理与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方式,前期以物理净化为主初步恢复生态净化体系,当生态净化体系初具规模后逐步减少物理净化方式,生态净化就是采用湿地净化及水生植物对污染物质就有吸收性的特点来净化水体,使水体水质达到景观水质的要求。其结果既恢复沼泽生态,又形成公园的生物生态体系景观。

未来人工湖的补水考虑采用地下联通水柜,将山体雨水统一收集到道路储水沟中,水沟与道路下方形储水柜相连,储水沟水面上升时部分雨水流入储水柜中,每一个储水柜底部都是相连通,直达人工湖的出水口,出水口有泵阀控制,枯水期补水到人工湖中,雨水期蓄水。通过这种自然补水,可以节约水能源,降低补水成本,可谓构思精巧。

设计节能还体现在新材料新技术在景观上的运用,如太阳能板在生态绿墙的运用,风能的螺旋桨在山顶上作为景观构筑物等。

5 结语

本次设计方案投标初次尝试运用朴素景观的理念,在整体上注重简洁的构图,在细部上精练设计元素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生态节能与环保巧妙运用使设计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得到评委给予的很高评价,为今后丰富景观设计理念及设计风格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Walker,Peter/ Simon,Melanie,Invisible Gardens:The Search for Modernism in the American Landscape:The MIT Press, 1996.

[2]McHarg,Ian L.《Design With Nature》:John Wiley & Sons Inc 1995.

[3]陈植.中国历代造园文选[M].安徽:黄山书社,1992.

[4]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6]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20辑道家思想在当代专号)[M].三联书店,2003.

[7]吴隽宇,肖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J].中国园林,2001(3).

[8]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9]俞孔坚,刘玉杰,张蕾.与自然、城市及历史的对话——沈阳市北塔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