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

摘要:当前国际国内各种产业发展面临着市场容量饱和,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等诸多困难矛盾,迫切需要调整企业发展方式,企业发展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要在心智思维、战略导向、平台搭建、成果转化等方面构建起相应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能够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五型”模式 企业 创新驱动 发展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国际国内各种产业发展面临着市场容量饱和,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等诸多困难矛盾,迫切需要调整企业发展方式,企业发展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要在心智思维、战略导向、平台搭建、成果转化等方面构建起相应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能够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

1 构建创新驱动型心智模式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是存在于人的内心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它对人的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1]。回溯历史,企业从创立到发展,走过了一条以产量计划增长,劳动密集生产为主的要素驱动发展之路。时至今日,企业面临着生产要素资源成本增加,产品品质趋同,生产装备均衡的行业竞争局面,企业发展方式转型势在必行,实施创新驱动成为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创新驱动的心智模式成为发展方式转型的前提与基础。思路决定出路,建立企业全员的创新驱动心智模式:

1.1 要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创新人才、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土壤,既包含创新工作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资条件即硬环境,也包含企业创新价值观所涵盖的创新价值体系与员工创新行为这样的软环境建设。合适的创新环境将是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得以推进的必要条件。

1.2 大力塑造创新模范

这不仅因为创新模范对群体创新文化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还因为创新模范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本身就是创新文化的最好展示,是企业创新驱动心智模式形成的重要标志。

1.3 提高对创新活动所带来风险的承受与防范能力

创新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成果应用的风险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大张旗鼓的鼓励和支持创新活动,动员全员吐故纳新,大胆革新,同时要正确客观看待创新活动的风险性,建立相应的创新成果评价管理机制,切实防范创新风险,发挥创新成果应用的最大利用价值,既不能因个别创新成果的不成功而一叶障目、因噎废食,更不能对无价值的创新成果应用将错就错、一错到底。可以说,对创新活动的风险承受与防范能力是衡量企业创新驱动心智模式是否成熟的主要依据。

2 构建战略导向型决策模式

企业战略无疑指引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方向,而创新发展战略应该是企业整个发展战略体系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部分,决定着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因此,推动创新发展战略要以构建战略导向型决策模式为保障,并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2.1 确立创新驱动战略导向

在筹划和制订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时,在战略导向上变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方式调整为以提质增效为主的内涵式发展方式,以持续推进企业从原料保障、技术研发、品牌营销到生产制造、内部管理等全方位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2.2 建立和完善决策辅助系统

发挥信息系统和咨询系统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将信息系统收集、统计、贮存、传递、显示有关创新的情报资料信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高速运行功能,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2]。同时吸纳具有战略观察能力和宏观管理能力的公司内外专家,从更广的角度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为企业决策服务。

2.3 健全创新驱动战略运行机制。健全创新驱动战略管理机制,应从战略制定——执行监控——分析诊断——改进提升的流程来建立管理制度,包括相应的工作流程、议事规则、信息交流、考核与奖惩办法等。只有以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支撑,创新驱动战略才能步入良性的运行轨道,从而实现长效管理。

3 构建多元多向型平台模式

创新平台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依托和载体。合适的创新平台能汇聚实现创新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能量,产生具有规模和系统效应的创新成果,与此同时,具有凝聚功能和孵化器作用的创新平台,能为企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塑造具有创新特质的创新文化氛围。构建企业创新平台,需要从三个维度来实现:

3.1 横向到边的多专业创新平台建设

企业的竞争实力是全方位、多元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突出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核心能力提升以外,应该推进企业全面的,多专业的创新。在相应的创新平台建设上,既突出一个核心,又同时构建多专业、多领域的横向创新平台体系。始终牢牢抓住核心创新平台的建设,发挥技术创新在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引领、支撑、服务、辐射作用,同时对企业在管理科学、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文化建设等专业和领域的创新活动搭建相应的平台,推动企业的全方位创新活动,与技术创新活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3.2 纵向到底的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

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在创新平台横向覆盖的基础上,应根据创新活动的特点,实现纵向渗透,在各专业领域和学科门类上建立金字塔式的创新平台体系。以每个员工的自主创新与岗位创新作为基础平台,以班组、车间、工厂、部门的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和纽带,再以企业层面的创新平台作为牵引和集聚。

3.3 内外结合的跨组织创新平台建设

企业推进创新驱动战略,首要的是构建内部创新平台,培养内部员工和组织的创新潜能,塑造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同时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借鉴和利用企业和组织外部的创新成果和创新资源,建立内外结合的跨组织创新平台。跨组织创新平台建设需要企业的思维导向和具体的政策支持,善于敢于面向社会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在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跨组织创新平台建设的深度与广度需要更为系统地筹划和大力推进。

4 构建全员参与型组织模式

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依靠人”,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推进企业创新工作,必须调动一切创新资源,关键是调动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有效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能否构建起全员参与型组织模式,将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1 要树立全员创新意识

在企业运行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中,创新活动无处不在,创新成果也是无处不有。作为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应树立人人都能也都会创新的意识,倡导员工的首创精神,重视员工的各种创新成果。倡导员工自我管理,树立创新自觉和自信,要引导员工深谙只有创新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岗位变得更有价值,树立自觉创新的意识。同时从企业层面要克服认为创新只是技术部门和人员做的事,创新成果高不可攀的消极思想,应坚信每个员工、每个岗位都是一个创新主体。

4.2 要不断强化组织引导功能

从职责职能上讲,企业各级组织对引导员工参与创新活动,构建全员参与型创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组织既要通过宣传发动、树好典型等来营造鼓励员工参与创新的氛围,同时更要通过制度建设、机制保障、奖惩措施来推动员工创新活动,切实尊重员工的创新成果,突出员工创新价值。

4.3 要提升全员学习能力

一切创新成果是建立在知识、经验、思维基础上综合能力的体现,而这些能力的取得无疑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思考的过程,所以推进全员参与型创新模式,提升全员的学习能力是关键之所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发挥组织的引导作用,培养员工自觉学习意识,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环境,实现组织带着学、个人自觉学、员工比着学的氛围。

5 构建价值为本型激励模式

创新活动的意义在于能产生价值,所以只有坚持以价值为本,建立和完善激励体系,才能保证团队和员工的创新热情,才能推动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构建价值为本的激励模式,应坚持体现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创新过程的劳动价值以及创新活动的社会价值三者的统一[3]。

5.1 提升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

对于企业来讲,任何创新成果的价值不在于成果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含量和原创性,而是在于成果转化应用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利用价值。对每一项创新成果,应通过大力推广、充分利用来体现成果的价值。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评价机制、考核机制来保证创新成果得以充分有效的推广应用,改变目前存在的重成果鉴定,轻转化应用的状况。

5.2 尊重创新过程的劳动价值

任何创新成果的产生都是智力、体力劳动付出过程的结果。企业和各级组织尊重创新过程的劳动价值付出,就要为创新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分担创新过程可能带来的风险,为团队和个人开展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和环境。同时要在成果评价和推广应用中能实现相应的回报,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建立相应的配套激励政策。

5.3 彰显创新活动的社会价值

企业的一切创新活动对内来讲是产生直接效益,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对外来讲则是对社会、对消费者树立创新型企业形象,展现创新实力,服务企业品牌成长。所以推动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有必要在企业形象展示和品牌推广中大力融入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元素,以“创新”的特色为载体,建立起企业和社会、消费者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0-1:20-21.

[2]余杭波,陈刚.信息系统在企业决策中的支持作用[J].经营与管理,2010(3):34-35.

[3]企业激励机制.互动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2013-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