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柳萍

摘要:行政秘书作为部门负责人的助手之一,其所承担的工作有范围广泛,事务繁杂,服务性强的特点,工作对口部门主要包含院校党委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工会、财务处、后勤处、档案室等多个部门,工作内容多且广,杂且琐。对于防治腐败,必须着力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立足于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因此,腐败心理及预防也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行政秘书 贪腐心理行为 预防 治理

0 引言

从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视角看,正确分析高职院校行政秘书心理劣变的轨迹并提出矫治方法,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深化反腐败斗争的客观要求。系部秘书其工作执行力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及其系部各项工作的落实和实施。

1 腐败心理

1.1 贪婪心理 贪婪心理,指对于本不属于自己的目标过分追求,且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超过自我需求、践踏社会道德规范、侵犯他人利益而过度膨胀私欲的变态反应。

1.2 从众心理 从众可以被理解为大家都这幺认为,我也就这幺认为;“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幺做,我也就跟着这幺做,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当别人肆无忌惮的贪婪时,于是他就会改变其中不协调的认知因素或者增加新的认知因素,造成腐败行为。

1.3 享乐心理 享乐心理,指以权势和金钱为媒介,过分追求和满足自己的感官刺激的一种心理状态。监督缺失、惩罚力度不够都会使这些人员的享乐心理恶性膨胀,所以当最初的行为没有被发现,并且自己的职级一步步提升的过程中,这种享乐心理会更加的严重,所带来的危害也会是非常严重的。

2 导致贪腐心理行为的原因

2.1 环境的不良影响 环境影响主要指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人产生对金钱顶礼膜拜心理, 演变为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私有观念的存在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诱发了部分人的贪婪心理;家庭成员的唆使和贪欲,助长了一些人的贪婪心理;有些贫困家庭出身的人还会产生一种补偿心理。行政秘书人员是普通的自然人,在相关的环境影响下,容易利用工作便利,滋生贪腐心理甚至出现贪腐行为。

2.2 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人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感受到的环境信息可能和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矛盾,进而可以改变原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行政秘书人员,由于工作多而杂,又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而待遇及福利却往往不高,心理失衡的秘书人员则容易被形形色色的利益所诱惑,违背了原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私欲膨胀,进而滋生腐败心理,出现腐败行为。

2.3 行政秘书的不良需求转化为腐败心理 首先,社会文化心理不健康。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在官吏还是民众中都存在着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一直缺少一种民主的政治文化或公民文化。其次,重视人情关系致使需求的认知错位。盘根错节、无法割舍的关系网和无法推脱的人情是中国社会的特色。

3 行政秘书腐败心理的预防和矫治措施

3.1 完善监督监管体制 高职院校应该完善相关的秘书监管体制,对全体秘书人员进行相关的组织考核,民主评议制度,推进秘书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健全监督体制,充分发挥全体人员的监督作用。实行秘书职业资格制度,推进秘书的职业优化。

3.2 培养防治权力腐败的认知品质 秘书工作的服务性,决定了行政秘书要牢固树立大服务意识。首先,不管是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都做到热情服务,坚持有访必接、有疑必释、有难必帮的服务原则。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各种事项,更要做到热情服务,尽可能的缩短办理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其次要培养防治权力腐败的情感品质,增强预防权力腐败的 “免疫力”,应该坚定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不断的增加情感中的道德和理智因素,保证自身平和的心境,不滋生腐败心理。

3.3 加强腐败心理的强化阶段 高职院校系部秘书应该认真的办理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事情,应该意识到只要是自己的事情,不管是接电话这样的小事,还是财务管理这样的大事,都不能存在任何的马虎和敷衍心理。高职院校系部秘书必须具备很强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保证院系日常事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预防其产生腐败心理,应该围绕体制创新加强制度建设,针对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加强对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控和干部任用的监督,围绕发展民主加强制度建设,扩大民主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治本之策,围绕强化市场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这样腐败则失去了生存的环境条件,自然成为不可能。

4 总结

总之,认清腐败心理形成发展的轨迹,从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打击,从前期的环境净化防控,到后期的严密制度控制加大心理压力,增大行为难度,杜绝腐败心理的产生,中断腐败心理的发展,最终实现阻断腐败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小林.试论腐败滋生的心理根源及防范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李晓龙,王增才.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以贪财类犯罪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3(08).

[3]曾文洁,陈锐.公务员犯罪心理分析:“强迫性重复”的潜意识[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