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陈千秋

摘 要:积极人格的研究始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强调研究人类的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本文回顾了关于积极人格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将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积极人格;应对模式;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核心观点是要改变过去过分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做法,转而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则提倡要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即积极人格特质研究[1]。

1 积极人格的研究内容

1.1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满意程度[2]。当前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主观感受调查特殊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及其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应激、身体状况、社会支持、人口统计学因素等都会影响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第二方面的研究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探讨主观幸福感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与模型。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观幸福感是有一定的遗传学基础的,此外个体的安全感、良好的社会支持也能够显着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特质的养成,同时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也塑造和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1.2 自我决定性

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Ryan和Deci首先阐述了影响自我决定性形成的三因素。首先,人性中的积极特质是自我决定性人格形成的生理和遗传学基础。其次,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要求与自我发展的前提之下,尝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才可能形成,即自我决定性特质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再次,人的能力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等心理层面的需求是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形成的动力因素,促使个体产生自我决定性行为。

目前国内对自我决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对有关理论、模型、测量工具等基本内容的介绍;另一方面是对自我决定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和探讨。但总的来说,国内对于自我决定性的研究仍处在初期阶段。

1.3 乐观

乐观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及环境产生的一种积极感受与体验。对于乐观,早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Lazarus,Beck,Taylor和Tiger(2000)等人提出的,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自然天性,即乐观是先天的,有遗传基础的。与之相对的一种观点则认为,乐观是通过后天学习可以养成的一种人格特质,Seligman由此提出了“习得性乐观”的概念,Peterson(2000)的研究认为,在结构上,乐观人格包含三个基本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动机成分;在功能上,乐观人格能够调节外在应激事件与个体对事件的评价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个体当前的行为以及未来的期望和目标行为产生影响,由此也提出了小乐观和大乐观的区分。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乐观人格特质中的现实性人格特质和非现实性人格特质,都会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国内对于乐观人格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于特殊人群的乐观人格现状进行研究,包括对于初中生、高职生、硕士生、教师、摩托车驾驶人、生病个体以及农民工等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乐观人格与人口学变量、生活应激事件、身体状况存在显着的相关;第二方面是对国外有关乐观人格特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包括最新理论研究、测量工具的编制等,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或修订了适用于国内的乐观人格特质测量的研究工具;第三方面,也是目前研究比较集中的方面,是探讨乐观人格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乐观人格在生活应激与心理状况之间的中介作用、调节作用。

2 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

积极人格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处事的方式,尤其是个体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能够为个体提供积极力量,因此探讨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通过应对模式以及积极体验这两个概念来解释积极人格的形成。

2.1 应对模式

个体在出生之后,在先天生理基础上以一种空白经验的状态存在于社会环境中。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个体必须掌握社会的要求、规范和价值观,表现出社会允许的行为,成为一个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经验逐渐增加和丰富,在经验基础上也就逐渐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面对社会生活的方式,也即应对模式。在应对模式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个体经历的日常事件。在面对日常生活时,每个个体都在已有先天遗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日常生活作出解释,并且选择看到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

其次是情感成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会对日常应激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和情感态度,促使个体做出某种倾向性的选择。从这种角度上来说,情感成分是促使个体作出选择的动力因素,情感成分也就促进了应对模式的形成与建构。

第三个因素是符号表征系统。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经历选择之后,同时会经历由选择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结果,这个过程也就是获得生活经验的过程,进一步经过一定的抽象、转化后,生活经验将转化为一定的符号,表征在头脑中。经过这个符号表征的过程之后,个体就形成了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具有消极或积极性质的应对模式。而应对模式的形成标志着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了积极或消极的人格特质。

2.2 积极体验

如果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看到生活中更多的积极方面,经历了更多的由选择带来的积极结果,那幺个体将产生更多的积极体验,导致个体在形成应对模式的过程中,就会由于这些积极体验的促发,内化形成个体积极的人格特质。在这里,积极体验就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一种满意状态,既包括个体通过日常生活所体验到的生理层面的满意、满足感,也包括个体在心理层面上具有的一种积极感受。如果一个个体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经历的积极事件或结果多于消极事件或结果,那幺个体就会具有更大的、更多的积极体验。积极体验促使个体在其应对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个体积极的人格特质,个体也将会从更积极的角度来行为处事。

3 对积极人格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1 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点在于改变原来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转而强调关注个体的积极方面。这个核心观点的深层次逻辑在于,即使一个人没有心理问题,但是也不一定会有积极的心理能量,也即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但是在具体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个体在解释积极人格和消极人格时,又通常会将它们作为一个连续体上的两极来进行描述。这是存在矛盾的,比如我国学者许思安、郑雪和张积家采用自由分类的方法探析汉族的人格结构,认为汉族人格结构中存在“积极/消极”的维度,即积极人格和消极人格是连续体上的两极[3]。那幺,在人格结构中,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是相互独立的还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更多研究结论的论证。

3.2 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

目前对于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的研究,更多地仍然是理论层面的探讨,提出积极人格形成过程中应对模式和积极体验的影响作用,并且具体提出了日常生活、情感成分、符号表征系统等因素对于应对模式的影响。但是这些理论方面的探讨,缺少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支持。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实证研究,同时研究对象应该更多地关注儿童及青少年,因为这些个体的人格还在发展过程中,有利于探讨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机制模型,以更准确、详细的探讨各种内外因素对个体积极人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

此外,在应对模式形成过程中,还可能包含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尤其是个体的应对模式相对稳定之后,个体可能会无意识、自动化的完成对生活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这个自动化的过程与应付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

最后,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个体经历重大应激变化后,能够表现出更多积极力量的事例,如身残志更坚的个体,这提示,在个体积极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更特殊和具体的因素或机制。关于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3.3 充实研究内容

目前有关积极人格的研究内容是比较有限的,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乐观等方面,而对于自我决定性、心理弹性、心理幸福感以及希望等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比较少,应该更进一步地充实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对于积极人格研究内容的整合。

3.4 开发测量工具

积极人格包含不同方面的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已经进行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对某一个具体研究内容提出,从而进行编制或修订的。但是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是具有整体性的,针对积极人格特质整体性的测量工具还比较少。在充实研究内容的同时,也应该开发适合于对个体的整体积极人格特质进行测量的工具。

3.5 加强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可能会导致个体人格特点、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的不同,但是目前国内在积极人格方面的研究比较有限,如对自我决定性的研究还更多地集中在对国外研究进展的介绍,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积极人格方面的本土化研究,编制适用于国内文化背景的测量工具并进行调查研究。与此同时跨文化研究的比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此可以明确不同文化背景下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

3.6 加强应用研究

关于积极人格的研究最重要的实际意义就在于促发个体的积极力量,使个体养成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更好地面对日常生活中应激事件。但目前在应用领域,我们的做法仍然是更多地关注和治疗心理问题者,对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及应用还远远不够。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44(4):120-126.

[2]Ed Diener.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Ameerican Psychologist,2000.

[3]许思安,郑雪,张积家.采用自由分类的方法探析汉族的人格结构[J].心理学探新,2006,26(99):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