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美珍

摘 要:利用贴近生活应用和工作实际的生活化项目,使学生在边学边用的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感受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生活化;项目教学;能力培养

在课堂上,经常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教师讲的慷慨激昂,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枯燥的理论教学,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企业的用工需求来说,其部分内容也与生产实际相脱节;如何让学生走出乏味的课堂教学,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是职校老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生活化项目的设计与教学,试通过实施一个个具体的项目,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课堂。通过项目化模块化的构思,采用任务引领的形式去达到一个目标,而所用的手段须是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得来,在操作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中,以 “应用”为主旨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确立以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职务必需为中心, 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 来构建教学体系,组织教育学习。

下面就本人进行项目设计与教学的过程与大家探讨。

1 确定研究思路、成立项目小组

结合我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小组,以学校所选《电工基础》中职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通过整理各类资料,自行开发项目课题,根据项目需要,可把教学内容拆分在各个项目中,以用多少学多少为原则进行学习,根据项目的设计,由简单的操作使用到复杂的综合设计及操作使用,按照“信息—方案—决策—实施—反馈—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同时开发以理实一体化教材为主的项目模块,后期考虑结合已有资源,进一步完善课题和项目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例、相关电子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等;通过课堂教学逐步补充《电工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并将资源进行共享,方便学生自主性学习,通过网络资源,将此项目模式的整体成果进行推广。

2 理论研究、培训提升、企业调研 ,做好前期准备

学习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项目小组教师利用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机会,去了解国外职业教育的培训系统和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更新理念,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对课题研究的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路。

通过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和文献,并结合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走访企业,了解电工电子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确定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及发展趋势,也通过对已毕业学生的调查,收集毕业生对专业教学情况的反馈,综合剖析目前专业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调研,了解到企业最受欢迎的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课题组通过调研及收集资料的分析和评估、汇总了企业对中职电子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能力要求及业务要求,从中整理出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及对后续相关课程的要求,并将这些知识技能和要求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任务中。

3 明确项目内容,制定项目模块

生活化项目的设计与教学,意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非要否定知识,否定理论(当然需要根据新的原则对理论做出取舍),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不是实践课时的多与少),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要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仅仅对理论知识的深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而在依据实用性和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立项目任务时,如何赋予知识以具体的情境是整个课题的重点也是难点。

4 小组分工,编写项目教材,多媒体课件开发等

在编写过程中,要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情况相适应,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特点,适当体现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加大弹性,增加教材的灵活性,提倡图文并茂,增强可读性。根据各时间点任务要求,认真落实、完善总结、优化提升。确保在计划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一年多对项目课题的研究,将自编教材、项目化教案与自我开发的多媒体课件等有机结合,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1 通过对课题中选取的典型项目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反响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与原本沉闷、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相去甚远,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教学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个性发展,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对专业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实施中,学生具备了电工通用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自学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树立了环保、节能、安全意识,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受到一致好评。从各方面的反馈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专业技能水平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有了显着提升,小组内教师参与的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均获得了理想成绩。

4.3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课堂探究教学的案例和素材,课题组还开发了一定数量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资源,不仅成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载体,还发现和锤炼了组内的优秀青年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也被学校认可并在全校内推广使用,提高了我系的专业建设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虽然作了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小组实践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致使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深入研究,如课程资源挖掘的内容还有待丰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还不够全面,如何正确处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的时间冲突,参与本课题的教师知识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等等,我们将继续努力,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后续研究,不断提高完善,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在课程理想与课程实践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其真正在学校这一块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余胜泉等着.《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