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100024)

2016年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导演李安第一次尝试高帧速电影制作技术,在艺术与技术的平衡之间李安遭遇了些许口碑争议。时隔三年,李安的新作《双子杀手》上映,他依然延续高新技术创作电影的热情与执着,在120帧速率、4K分辨率与3D影像的技术指标上增添了最先进的CG特效,多种电影制作技术的融合也更加娴熟。

1 超真实:从24帧到120帧速率的视效变革

着名电影理论家巴赞于半个多世纪前提出的“真实美学”观念被数字技术一再挑战,电影影像技术实现了趋向真实、还原真实再到超越真实的历程,李安的《双子杀手》以120帧速率制作并放映,这一技术特色成为了这部电影的超真实视觉奇观得以实现的基础。

120帧不是数学上简单相加的概念,众所周知,视频的实现是利用人类的“视觉暂留”现象,当一连串差异较小的图像在人眼前面快速闪过时,人眼可以感知并识别的运动最低限度是每秒16幅图像。19世纪,科学家对视觉的这一属性进行了探索,几种光学玩具被推向市场,这些玩具通过使用一些略有差异的画片造成运动幻觉。“在电影发明之初,对于拍摄帧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爱迪生最早的电影使用40帧拍摄与放映,而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则使用了16帧拍摄与放映”。1927年《爵士歌王》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随着有声电影的进一步成熟发展以及同期声录音的需求,摄影机必须与录音机同时运转,“电影换幅频率标准发生变化,由16帧/秒正式更迭为24帧/秒, 摄影机遮光器的开角必须增大,例如在16帧/秒时遮光器只要有120度的开角即可保证1/48秒的曝光时间,而在24帧/秒时遮光器开角只有增至180度,才能保证相同的曝光时间”。于是,1929年以后在电影制作领域,使用24帧/秒拍摄与放映电影才逐渐成为一种工业生产标准。24帧/秒的设定除了技术原因之外,诚然还有经济利益的种种考量,24帧/秒的速率既可以满足由动态图片在运动中呈现出动态效果的人眼“视觉暂留”原理,与此同时还能尽量减少胶片的使用,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宽银幕、IMAX等放映设备的诞生,以及3D、4K等制作技术的发展,进入数字时代之后,24帧/秒的速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随影像时代而生的观众的观影需求。24帧/秒的拍摄方法一直以来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在速度较快的运动镜头中会出现模糊、卡顿的视觉感受,过于快速的动作在拍摄中无法呈现清晰的视觉效果,因此在技术层面上,电影创作者通常使用快速剪辑的手法将视频剪辑并重组,通过观众的联想产生动作“激烈”的视觉感受。作为电影技术潮流引领的好莱坞于2012年生产了一部以高帧速为技术创新手段的奇幻电影《霍比特人:意外之旅》,该高帧速片中48帧/秒的技术使得画面的清晰度和真实感获得大大提升,从此高帧速的电影制作技术开始被观众所知晓。李安的高帧速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诞生于2016年,比四年之前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每秒提升了五倍的帧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与《双子杀手》不仅仅是将摄影机设置为120帧/秒的速度那幺轻而易举,高帧速所带来的丰富的影像细节势必要求拍摄成本的增加,高帧速的画面对灯光、化妆、服装以及演员表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后期剪辑与影片的放映也需做出相应调整。

过于清晰和真实的影像为观众带来了肉眼观察难以注意到的细节,从而产生比现实更“真实”的效果,进而实现陌生化的审美体验。“陌生化一词由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即手法》一文中提出的,陌生化创作可以将事物的某一特征扩大化或是要用一种全新的、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与事物,让平常的事物变得陌生和新鲜”。《双子杀手》以超清晰的影像放大了肉眼可见的细节,充满双眼的红血丝、抖动的汗毛等细节表现实现了基于现实而超越现实的视觉效果与审美体验。

2 沉浸感:技术融合后的视觉体验

如果说120帧速率是《双子杀手》实现超真实感视觉效果的点睛之笔,那幺4K与3D技术的加入则是实现其视觉沉浸感的必要组合。“3D电影是通过对人类两眼间的5厘米间距所造成的双视角应用‘偏光原理’制造出的3D立体效果。这种模式对传统的2D电影进行了革新,做到使电影的观看者从视觉所形成的幻象中感知作者所要讲述的故事,使观看者沉浸于感觉美学的全身体验过程中”。“当人眼观察物体时,必须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当物体和眼的距离变化时,为了使距离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必须改变眼睛的焦距,这个过程就是人眼的调节”,相当于摄影机调节焦距的过程,“人眼的主要调节借助晶状体,眼睛能够看清的最远点和最近的点,分别称为远点和近点,这个过程称为自调节过程,自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类肉眼可见的“景深”有限,而对于景深层次的展示,3D技术实现了对空间维度的最佳呈现。

李安导演在采访中称:“我们一直都在模仿胶片,但数码电影(Digital Cinema)和胶片电影(Film)是不同的;我想发展新的美学、新的美感,这是属于3D、属于数码电影的艺术”。早在李安2012年执导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我们已经看出他探索高新电影技术的意图,本片使用不同深度的图层以叠化的形式组合起来展示影像的纵深感,并结合3D的视觉效果突出了影像的层次感,但3D技术的使用伴随着影像分辨率的不足,2K的分辨率不足以表现3D画面中多层次的细节与信息量,例如2009年的影片《阿凡达》拍摄所使用的摄影机分辨率仅为1920×1080,无法完整呈现3D影像真正的奇妙之处。

与此同时,在使用2D技术拍摄的电影中,快速运动镜头会带来普遍的模糊感,且这种视觉的模糊感观众早已司空见惯并普遍接受。但当2D升级为3D画面之后,三维立体的效果会使得任何模糊的画面更加显眼,尤其快速运动镜头的模糊感甚至比2D还要强烈。因此,高帧速与分辨率的提升同画面三维空间的拓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4K分辨率对于3D电影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4K是影像空间/画面的分辨率,120帧/秒是影像时间的分辨率,而3D则是立体空间的维度扩展,120帧、4K与3D的技术融合使得帧数是曾经传统电影的5倍,每帧像素是其4倍,加上左右两眼的成像,最终画面信息量是传统影片的40倍,只有空间和时间的分辨率都提升了,带来的才是真正的清晰度。高帧速使电影看上去无限接近真实,这种技术带来的视效真实感突出体现在动作场面中,卡顿和抖动现象近乎消失,观众能够看清更多细节,制作者也能在画面中融入更多的信息,从而实现人物和动作的戏剧化与细节化,并使观众仿佛置身真实的情景中,沉浸到电影中跟随人物去行动和思考。

影片在一开场就多次使用“两极镜头”,列车行驶在田野上时使用大远景与亨利击杀目标时的特写、近景镜头不断切换,营造出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疾驰的列车在120帧速率的拍摄中可呈现出较为清晰的细节,并极大地减少了3D电影带来的眩晕感。亨利皮肤的细节、扣动扳机时手臂的毛孔,甚至眼睛中的血丝都在这种技术融合的效果中更加生动地呈现在大银幕上,观众也在开场就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紧张氛围中。当亨利的朋友杰克被国情局派来的杀手杀害并推入水中时,镜头叠化到亨利的梦境中,幼时他因害怕水而被父亲扔在水中练习游泳,主观镜头与清晰而具有立体感的水下镜头给予观众非常深刻的沉浸感。在哥伦比亚的小镇中,小克(Junior)出现并准备击杀亨利,这是本片前半段最为激烈的一场动作戏,技术融合的特色也在这场戏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急速行驶的摩托在高帧速与4K分辨率的银幕上几乎没有出现扫尾现象,不断切换的主观与客观镜头消除了银幕与观众的边界,3D影像加深了观众的代入感,仿佛下一秒摩托将冲出银幕。在影片的高潮与结尾部分,反派魏瑞斯克隆的又一个“亨利”出现,他在克隆技术中被消除了人类具有的痛觉,烈火的灼烧感对他来说毫无知觉,当他在火中继续与亨利等人搏斗时,熊熊烈火仿佛在观众眼前燃烧,技术融合在视觉中的应用拉近了观众与影片情境的距离,使得观众更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3 奇观化:CG特效与虚拟角色重构

从影片《独立日》(1996)、《机械公敌》(2004)再到《震荡效应》(2015),演员威尔·史密斯作为一名屡获殊荣的演员,观众见证了其从青涩到成熟的银幕形象转变,如何实现影片的“双子”主题,并再造一个观众熟悉且认可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成为李安导演在本片中的技术挑战。

影片《双子杀手》中CG特效技术在重构年轻版亨利——小克(Junior)的制作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CG技术作为一种使用计算机对图像、影像进行创造的技术手段,并不是一种刚刚兴起的技术,最早使用CG特效技术生成影像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科幻类型电视剧《西部世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为新好莱坞的高新技术改造派导演,其电影一直以来走在好莱坞的技术尖端,在20世纪末诞生的影片《侏罗纪公园》中,他率先使用CGI 图像的技术,在恐龙的形象生成中将物理制作的恐龙模型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将远古时期的恐龙活灵活现地搬上荧幕。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进一步地深入使用,影片《阿凡达》中的奇观影像造型大部分在CG特效技术的加持下完成,成为了高新技术与电影制作结合的里程碑式作品。

《双子杀手》中CG特效技术制作的年轻版亨利是由VFX团队中的Weta Digital完成的。在制作前期, USC ICT Light stage设备(图1)的面部细节与动作捕捉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Light Stage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ICT Graphic Lab的保罗·德贝维奇(Paul Debevec)所领导开发的一个高保真的三维采集重建平台系统,该系统以高逼真度的3D人脸重建为主,并已经应用于好莱坞电影渲染中”。Light Stage在光场中建立三维的人脸模型,包括全面包围被采集人物的光源以及捕捉人物表情与动作的摄像头,在细节图像的捕捉过程中,以人脸为中心的环形光由42×23个光线效果相同的光源从不同方向照在演员面部,在1分钟之内的时间,演员需要保持面部表情的静止,并由摄像头拍摄上千张图片素材,以保证捕捉到不同光线角度下演员各个面部细节。在《双子杀手》的制作过程中,该设备对威尔·史密斯进行了360度无死角的扫描和记录,将其面部与身体轮廓,以及牙齿、眼睛等非常细节的部位都全部捕获,并生成一系列图像素材。而威尔·史密斯本人的皮肤部分,由于年龄原因其皮肤无法全部作为素材使用,因此技术团队使用了一位20岁年龄段的非洲裔青年的皮肤组织作为补充素材。

图1 在USC ICT Light stage设备进行面部细节与动作捕捉 图2 威尔·史密斯佩戴动捕装置扮演小克

前期的素材采集只是初步流程,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剧组使用了双机位的拍摄方式。观众所见到最逼真、惊险的“摩托大战”那一场戏中,为了让威尔·史密斯能够有绝佳的表演状态,并非是他一个人先扮演亨利后扮演小克(Junior)单独拍摄两次,而是启用了替身演员。第一次是在实景中拍摄,小克(Junior)的替身演员与威尔·史密斯搭戏,以便让其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做出真实的反应,体现出亨利与小克(Junior)的双向互动;第二次拍摄则是在实景部分拍摄完成后,CG特效技术团队再根据现场双机位拍摄的素材建立一个动作捕捉的环境,让两位演员进行角色互换,威尔·史密斯佩戴动捕装置(图2)扮演小克(Junior),替身演员扮演的亨利与其搭戏。头部以及身体的动作捕捉是CG特效技术的重要部分之一,它的精确程度决定了大荧幕上观众视觉体验的逼真程度。在对演员威尔·史密斯进行头部动作的捕捉时,需要演员佩戴红外线摄影机在头上以便对其面部细微表情进行精确捕捉与追踪,由于本片的动作戏非常之多,对身体动作的跟踪和捕捉则是通过威尔·史密斯身上穿着的红外线服装来实现的。在电影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好莱坞,其CG特效技术的精确程度达到世界领先的标准,精确的动作与表情捕捉重构了一个数字化的小克(Junior),细节渲染的精确化带来“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小克(Junior)这一年轻角色成为了数字技术建构人物造型的标杆。“双子”的人物设置与视觉效果的实现不仅令人有感于特效技术的发展对“创造真实”的惊人力量,“眼见为实”的俗语在CG特效技术的逼真重构之下已不再成立,CG版人物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对影像真实性的挑战只是电影的表现手段,而对人类伦理问题的思考才是李安的最终目的。如果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以高新技术的手段引发了人们对战争伦理的反思,那幺《双子杀手》则是用同样的手段启发了观众对科学伦理的思考。年轻20岁的威尔·史密斯在视觉上达到令人真假难辨的程度,而科学领域的克隆技术可以真实复刻一个基因完全相同的人。影片中的反派魏瑞斯出于对战争中丧生的美国士兵的同情用亨利的基因克隆了一个具有战斗天赋的小克(Junior)以及另一个完全没有痛觉的亨利,那幺人与“战争工具”究竟有何区别?这一基于人道主义的出发点实则触动了人类伦理的底线。

4 结语

李安通过CG技术对电影中人物的重构效果将克隆人的伦理主题实现,120帧速率与4K分辨率、3D立体视效的融合不仅实现了“再现真实”的效果,甚至超越了人眼在现实中可感的视觉体验,达到了超真实的影像呈现。与此同时,荧幕与观众的距离被无限拉近,身临其境的沉浸感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双重反思:一层反思是影像真实性在数字技术全面进入电影创作领域后,巴赞所提出的作为电影第一本性的纪实性是否存在;另一层则是在叙事层面,科技手段实现的克隆人是否突破了人类的伦理底线,李安则用克隆人小克(Junior)与亨利在影片结尾的和解诠释了自己对伦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