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影兽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1 概述

声音是影视作品不可获取的表达方式,它在镜头无法抵达的地方展现世界的有形与无形,在画面内外激发观众的共鸣。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具备一定的隐喻性和抽象性,我们会针对不同类型影片做不同设计。相较于视效画面丰富的类型电影 (科幻、魔幻类),大多叙事性强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声音设计及创作需要更多地服务于人物和故事,对于特殊的细节设计我们认为要隐而不显,考究融合度而不宜过度创作。声音的真实性还体现在声音细节与剧情的匹配度上。观众的眼光是挑剔的,他们会因为听到与剧情毫无关联、过度夸大、虚假不实的声音而唏嘘不已。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对影片声音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推敲是创作一部优秀影片的前提条件。

图1 《送你一朵小红花》与 《刺杀小说家》电影海报

2020年贺岁档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是一部高票房现实主义题材电影,2021春节档影片 《刺杀小说家》是一部集聚视听震撼力的电影工业化国产视效电影,这两部影片的的声音设计和制作都是由笔者所在的声音创作团队完成的(见图1)。对于两种风格迥异的类型影片,所有主创都倾注了无数心血,尽可能为观众构建一个宏大的异想世界,为观众展现出影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结合 《送你一朵小红花》《刺杀小说家》两部影片的声音设计,从声音的音色还原、细节设计、节奏把控等创作角度出发,以“生命力”为主旨展开影片命题,就声音表达生命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2 《送你一朵小红花》 声音设计

笔者与韩延导演谈论这部影片声音设计的出发点,便是和“生命”息息相关的关键词——“时间”。当我们看到成片之后,第一想法就是要给人物和故事设计“声音符号”来增加“时间”的紧迫感,准备用倒计时的元素去加深人物体验生命宝贵的设计,以此为出发点延伸整部戏的声音创作思路 (见图2)。

图2 《送你一朵小红花》时钟镜头

说起“时间”,在声音创作中对于时钟的设计大家会觉得司空见惯,但是时钟的具体表现方式、节奏、音色等都是值得深入考究的点。片中导演为这部戏设定了很多静谧的空间,以及平行时空的表现形式,所以给了声音设计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们采样了多种时针运动做设计和变形,从而得到全新的音色与音序,同时根据不同时空影像镜头和剧情发展做合适的声音处理渲染,获得的真实听感是似有似无缥缈的,并游弋于两个平行时空的听觉感受(见图3)。

图3 《送你一朵小红花》异想时空画面

影片中处处有影射生命力的象征,例如男女主人公夜间聆听动物园这一场戏 (见图4)。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野生动物园围栏里动物的叫声和点点星空,两位主人公独自享受他们的异想世界,或说是常人一般不会去关心的小角落,而被他们放大了的小世界。这种氛围的营造我们做了多种尝试,甚至声音创作维度上也超乎了平日里可以听到的寻常动物叫声——我们幻想着剧中人物脑中的景象,或是欢畅游弋于大海,或是脚踏深处于白色冰川,鲸鱼、海豚、北极熊、麋鹿等,一切听上去会给人意境感的大型哺乳动物的叫声都可以在这个场景零星听到,但是听感比例和层次是真实的,这便是现实主义创作中的夸张表现手法。而且这场戏在真实和虚幻之间我们花费了一些精力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度,这类创作是这部影片中最难把控的。

图4 《送你一朵小红花》主人公夜间聆听野生动物园镜头

影像再鲜活也需要声音的表达,现实世界的描绘从容而真实,而异想世界里,需要脑洞大开地尽可能运用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去赋予其灵魂,从而传达和还原主创者脑中这些生动的细节。

3 《刺杀小说家》 声音设计

这部影片中存在大量彰显中国力量的视觉特效,描绘了一个东方美学魔幻异世界 (见图5、图6 和图7),也给我们声音团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设计空间,当然,制作难度是非常高的。经过量化总结,《刺杀小说家》的声音素材量超过以往任何一部影片,至少翻倍的计数,因为针对新数字角色音色的缔造和层次的处理太富有挑战,在国内声音创作中鲜为少见,有很大一部分声音特殊效果创作是由王钢完成,他带领团队全部靠自身力量完成了这次超乎寻常的创作。

图5 《刺杀小说家》异世界宫殿山全貌

图6 《刺杀小说家》异世界生活景象

图7 《刺杀小说家》异世界攻城景象

3.1 《刺杀小说家》数字生物声音的创新设计

《刺杀小说家》这部影片描绘的是真实世界和小说中的异世界,两个世界相互穿梭,有点类似于上文中提及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两个生命时空世界。而在《刺杀小说家》声音设计中,具有挑战性的是要为几个异世界中存活的数字角色“怪物”设计他们的声音体系。这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色就是红甲、黑甲和赤发鬼。除了这些数字生物音效层次上的设计之外,也通过对白体系的采样设计以及调制比例等细节调整手法进一步突出数字角色的生命灵动感。下文就几种数字生物声音的创新设计做一些举例说明,介绍其中的制作方法。

(1)红甲——动静结合的红魔武士军团

影片中红甲武士的“生命”特征有一项特别的设计,就是类似深度睡眠的喘息声 (见图8)。因为红甲武士在某一特殊时段是被休眠的,片中有几处重要情节点巧妙运用了红甲的这种“即刻休眠”,剪辑上也给了声音留白,可以恰如其分地表现。对于这种声音的还原,更难的在于采样演员的声音发音位置,我们找到了一个特殊声带振动位置来模拟红甲喘息,对它再做声音调制。例如,片中有一场整个大殿都是睡着的被催眠的红甲武士,我们采样了众多音源对其进行组合调制 (见图9)。为了更好地还原这场戏的气氛,还叠加运用了一些符合这场空间感的音响音乐化环境素材,同时,还会同作曲做了一些音乐分层删减和节奏上的沟通,用安静到可以听清每一位武士喘息的处理手法来反衬这种场景的恐怖压抑感。

图8 《刺杀小说家》异世界红甲武士

图9 《刺杀小说家》异世界红甲武士被休眠大殿

(2)黑甲——流动的眼睛守卫

影片中红甲、黑甲在概念设计上区别于 《绣春刀II:修罗战场》中的一般铠甲,毕竟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所以同样的材质在音色设计方面,这次的声音设计工作做了创新。除了传统的创作手法——拟音部门先制作部分皮质基层音效,另外,我们还创作了一些特殊的效果音色定义角色更“活”的特征,比如生命的源泉——血,用声音元素还原人物身上流动的“血液”感,黑甲附着在男主身上变成大眼睛时,会不时地东张西望,它每一根血管的伸缩和交织都需要声音的细节去表现其鲜活的特性。字面很难描述一种声音的听感,结合图片便可以看到黑甲的真实材质 (见图10),所以首先想到的是骨骼为基层声音元素,荆棘增加木质感,血液增加液体流动感,而生物元素则是有生物语言特色的叫声等变型的声音。所以,整体设计黑甲的音色要领,即为四种元素的组合:荆棘元素集合、血液元素集合、骨骼元素集合和生物元素集合。

图10 《刺杀小说家》黑甲

(3)赤发鬼——神鬼合一的巨兽

赤发鬼更多的设计在于他的语言系统,具体指台词和动态拟声类的怪兽声 (比如喘息、吼叫等)之间的比例调和,以及调制程度的把控 (见图11)。更深层次的是在20分钟打戏的时空中,对于角色打斗重量感的还原以及最后拟人的情感表达处理,这些细节在声音创作上都有设计。

笔者在这部分想要提及赤发鬼和雷佳音化身红甲武士使用加特林枪大战的场景。对于片中的各式武器,同样耗费了大量的创作时间。现实世界的加特林机枪(Gatling Gun)是一款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它的射速普遍可以达到每分钟每管1000发以上(见图12)。而在片中的异世界,红甲武士手持的加特林枪,我们在赋予它未来感的同时还要有传统的火器感,所以整体音色介于虚实之间,细分拆解大概由6层音色组成整体的枪声,基层为金属撞击,叠加机械转轮、加速电子转轮、金属枪膛、子弹触发、子弹爆炸等多层声音元素组合而成。

图11 《刺杀小说家》赤发鬼

图12 《刺杀小说家》异世界红甲武士手持加特林枪

3.2 《刺杀小说家》相同声音元素的不同表达

除了声音设计上的挑战,这部影片在声音细节的把控上也是值得一提的。尤其对于出现在两个世界中的相同声音元素,这样的细节对比需要声音不同的表达方式。

(1)现实世界与小说世界“雨”的创作

笔者在《动物世界》《绣春刀II:修罗战场》的声音创作文章中谈到过“雨”的创作。在 《刺杀小说家》影片中,有一大段用“雨”的元素来串联重庆和小说异世界两个时空。一边是真实带有雾气感的重庆,一边则是前途未卜的魔幻世界,都要体现生命、生机等,我们赋予了两个世界的“雨”不同的情绪感。两位主角站在重庆某个楼宇的楼顶探讨着小说,故事发展情节是未知的,台词中有重要的叙事信息,此时对于雨的处理是弱化的,从而引领观众去俘获这些台词中的信息量。而进入小说中,是黑甲现身等大量的动作戏,此时“雨”会更有密度感与颗粒感,以衬托黑甲杀戮的场面感,配合其他特效类声音元素,听感与现实世界中的叙事信息为同一维度表达。

(2)现实世界与小说世界的环境氛围设计

片中大量主场景选景在重庆,这个城市本身就带有一丝魔幻色彩,但依然要明确两个世界的本质声音气质的不同,我们在整体的环境氛围设计上是尽量将现实世界处理得更具现实主义真实感,细化到街巷中的一声重庆叫卖等,还包括楼宇中体现的丰富人间烟火气息 (见图13、图14)。而进入异世界,从音色的选择到叠加复合,都运用了非现实主义夸张的处理手段,细化到对于森林中每一种小生物的叫声,都力图寻找和设计合成平日在现实世界不可闻的音色类别,运用各种手段极力营造一个魔幻又神秘的色彩环境氛围。

图13 《刺杀小说家》现实世界城市全景

图14 《刺杀小说家》现实世界路空文居住场所

4 小结

上文举例说明了现实和魔幻或科幻两种大类别影片的声音创作方法,声音设计还是要因片而异,具体影片具体分析,目的都是以服务影片为根本出发点,声音的过分创作会削弱影片叙事力从而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对于 《刺杀小说家》这类重工业电影作品,不是靠素材无理由的堆积呈现,而是每一层声音元素都有它的存在价值并且可“闻”,这个度需要混录师和声音指导多年的创作经验去斟酌,我们在各环节开始之前都有数次的声音设计探讨会和明确的由声音设计、声音指导完成的声音设计概念阐述,充分和导演以及片方沟通创作想法,与团队紧密配合,以便于在后续创作中不断迸发灵感火花进而探讨。而对于 《送你一朵小红花》这类情感叙事表达为主体的电影声音创作,则是要融入更多创作者的艺术感觉,我们一直追求的是生动而不造作的创作方式,“声音不需要时时跳脱出来被关注到,而是要潜在地引领观众入戏”,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个“度”。经过这幺多年的创作摸索,更多地去着手细节层次的把控和音色的处理,这些需要靠日常生活中艺术审美能力和听觉经验去不断提升,包括人生走到每一阶段对于生命和生活的不同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来实现对影片的艺术表达。这也是一直鼓励我们坚守在这个行业的动力所在,它或许是令从业者精神上愉悦的另一种存在,从而让从业者满足于生命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