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琳

20 17年9月29日,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为广大听众呈现了一场别致的、极具岭南神韵的音乐盛宴。这场名为“岭南梦·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交响作品音乐会”,既是为了庆祝星海音乐学院的六十华诞,同时也是作曲系“老中青”三代作曲家的一次作品展演。

演出当天,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可谓盛况空前,音乐厅的池座和二层楼均座无虚席,就连两边走廊上与台阶上都站满了观众。即便这是一场免费的音乐会,但也很难将这样的阵势与现代音乐联系起来。这对于一场原创交响音乐会来说,是极为罕见的。

本场音乐会共有八部作品,由星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倾情演绎,旅美指挥家刘明执棒。八部作品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十分全面、综合地展现了星海音乐学院作曲家们的创作水平。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一次次传承,一次次突破,更看到了他们远大的抱负、无私的情怀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一、根植传统 求新求变

在本场音乐会中,我们不乏可以看到作曲家们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术的同时,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音乐作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的专业音乐院校,星海音乐学院肩负着提升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历史重任。而首要的,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岭南音乐文化。①岭南传统音乐深入民心,音乐素材经过作曲家的加工创造后,便演变成了极具现代气息的新音乐作品,而这种独树一帜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既能使听众产生共鸣,又体现出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在本场音乐会中,曹光平的《双猴戏金狮》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品取材于广东非遗项目——梅州客家民间狮子舞《五鬼弄金狮》。作品表现随唐僧西天取经的“五鬼”(猪八戒、沙和尚、驼背佛、两个孙猴子)途遇妖魔施法毒雾,去灵山引请金狮出山驱除毒雾,用音乐表现五鬼和金狮的生动形象。作品的五个主题材料分别取自梅州汉乐五个曲牌:浪淘沙、金狮子、流星子、金不换、粉红莲。作品中,在表现毒雾时运用了12音无调性材料与客家锣鼓的音色、节奏;民族打击乐的大量运用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色彩性,配合打击乐手酣畅淋漓的演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黑管高音和极高音区的运用使音乐充满了奇幻的色彩。整部作品极富张力,人物形象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贴切地表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

陈思昂的琵琶协奏曲《云开日出》,音乐由浪漫的主题与静谧的和声缓缓流淌而出,逐渐变化犹如空中的层层云朵。作品的中段部分借鉴了岭南黎族地区传统民间音乐类似于《摇篮曲》的音乐元素,慢慢地铺展开一段古朴动人的旋律;高潮部分的节奏与和声色彩变化多样,音响恢弘,使音乐充满了戏剧性色彩。作品表现出一种坚持不懈和永不放弃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看到乌云消散,光明重现。

罗紫艺所创作的《赛龙夺锦主题狂想曲》是以广东音乐《赛龙夺锦》(何柳堂原创)为基础,采用“逆向变奏”的手法,先将原作中的各个细节、局部、片段以零碎、略显散乱的姿态予以呈现,而后再慢慢汇合、凝结,使相对模糊的音乐形态逐渐清晰显现,并最终完整而辉煌地再现原作。此举既有“海纳百川”之意,更应“百舸争流”之境,抒发了南粤人民“敢为天下先”的豪迈之情。

在以上三部作品中,尽管作曲家们借鉴了西方创作技法,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韵味并没有因此而衰弱减退,反而使岭南音乐的表现力得到了新的挖掘与拓展,这无疑对岭南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作曲家们志在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将中国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有机结合,将传统与现代的音乐风格有机并用,在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土壤中的同时,又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从而形成一种既“冲突”又“统一”的独特的创作美学观念。由于作曲家们根植传统,努力挖掘具有巨大潜力的岭南文化,在表达其思想、观念与内心世界的同时,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之对话,本土与西方相交融”的音乐作品。可以说,作曲家让我们重新认识并充分领略了新岭南音乐文化的无限魅力!

二、生机勃勃 现代之美

现代音乐以其多元的性格、兼容的姿态,在21世纪的音乐中持续地大放异彩。作曲家们秉持着力求突破、大胆求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探索新的音色与节奏、追求着新音响与技术手法的道路上求索着。这样的探索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也促使了音乐的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现代音乐所体现出的不仅是其多元性,也表现出了空前的创造性。

陈述刘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一部单乐章作品,乐曲以速度由慢渐快的变速方式控制结构,用五声性音阶嫁接一组不协和音程,构成核心音高组织。钢琴与乐队用节奏、音色等的激烈碰撞,赋予了作品戏剧性的冲突,配器亦十分精巧,充分发挥了乐队浑厚的力量与细腻的音色等特点。这是一部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中国神韵的协奏曲,作品试图表现一种幻想性的动荡思绪,以主奏乐器钢琴为主线,引领听众进入了一个广阔的奇幻世界。

王阿毛创作的《戏中角色》曾在2014年纽约爱乐双年庆——“美国作曲家交响乐团Underwood新音乐试奏会”进行演出,被《纽约时报》誉为“非常引人入胜的……中国京剧音乐的浓缩作品”。作品音高材料取自京剧中的过门选段,节奏组合来自于京剧伴奏的打击乐组,通过对京剧音乐进行高度提炼来创作作品的主题和后续发展。作品中,既有“冲击性节奏”的元素,又有弦乐所表现出的温婉,也有木管所展现的灵动。作曲家通过对力度、演奏法、乐队织体、节奏组合等方面的变化,试图在作品中呈现出京剧中不同角色的人物特点与人格魅力。

以上两部作品具有浓烈的现代音乐气息,是作曲家不断以新的视角与理念对音乐进行的实践与探索。它们反映了时代的气息,也反映出作曲家如何在现代音乐语言的外衣下沿承着传统的音乐创作手法。他们以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美学观,塑造出了独具一格、无时不渗透出“先锋之美”的音乐作品。

三、心灵沟通 旋律至上

现代音乐总是被冠以“标新立异”“难以理解”“令人目眩的色彩”等头衔,让许多热爱音乐的听众望尘莫及。许多时候,作曲家认为听众的欣赏趣味过于保守,而作为听众却又认为是作曲家在象牙塔中孤芳自赏。究竟作曲家们如何才能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有创新性,又能拉近与听者的距离?笔者认为,这场音乐会给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其中,房晓敏创作的《辛亥之诗》采用了粤曲的音乐素材,包含“广板、中板、快板、柔板”等音乐段落。作品在配器手法上运用了形象化的、富于象征性意义的音色:如弦乐所演奏的固定音型,配合铜管厚重的“号角声”,仿佛使听众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岁月;由长笛、英国管与弦乐的对位化写法,如泣如诉地讲述了一段深沉的历史故事。作品讴歌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富强的光辉业绩,歌颂其开启民主共和新纪元,谱写了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诗篇。整部作品大气磅礴,形象地绘就了一幅“光辉岁月”的美好画卷。

又如王珂琳的《逝水》所描述的是时间的流淌不舍昼夜,悄然而逝。曾经的尘封记忆,都随着时光消逝而跌落到这“逝水”之中,随波而去,成为了波涛中的一个个涡流。乐曲的开始,由加弱音器的小号独奏来奏出旋律动机,用梦幻的音色建造了一条回忆的隧道,使听众仿佛置身于时间的长河之中。整部作品的结构严谨,配器手法娴熟自如,作曲家不但注重整体大线条的色彩勾勒,还注重局部细节的细腻刻画,音乐如行云流水,给人以一种“微风拂面而过,余音绕梁不绝”之美感。

再如李方的《围屋沧桑》,乐曲的一大特点为人声的使用,如在乐曲开头,作曲家要求演奏员们使用人声哼鸣,纯净的音色勾勒出岁月静好的美丽画面,仿佛是坐在围屋前的老人用低声喃语带我们回顾了围屋的历史;全曲的结尾也采用了人声的“叹息”,很好地表现出围屋老人的惆怅与孤寂,引人深思。作品中所说的“围屋”,是极具特色的广东客家人所居住的村落,而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一个庞大的族群围屋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孕育了客家人的文化,是远方客家人魂牵梦萦的家。此作品旋律深情、感伤,配器手法精炼音乐中所描绘出围屋的往日辉煌与今日人气凋零的情景,二者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色彩,令人百感交集。

可听性强、丰富的情感、多彩的艺术想象力,拉近了听者与现代音乐的距离。作曲家用自己独特的音乐语汇,在完整表达音乐构思的同时,为现代音乐作品增加了“可理解性”,带领听众在现代音乐中畅游了一番。每一个音符不仅显露的是深厚的创作功底,更是对作曲家内心情感与愿望的揭示,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美的感受,很好地体现出作曲家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结语

当今,中国音乐的发展现状可谓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卉千葩的繁荣景象,作曲家们在广阔的音乐天地里施展着他们的才能和想象力。不得不说,本场音乐会的八部作品,均充满了作曲家们独特的音乐语言。无论在作品的构思或是作品的文化内涵等方面,都使我们从不同角度更好地认识了21世纪的严肃音乐。

尽管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与创作手法都风格各异,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展现出了一种创作共性:即作曲家们在音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声音,所注入的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中国精神!星海音乐学院的作曲家们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一批独具匠心、雅俗共赏的音乐作品,更展示了一个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开放意识的中国作曲家的创作风貌!

六十载沧桑砥砺,六十载春华秋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自建系以来,在老一辈专家们的辛勤耕耘下,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创作人才;也由于他们半个世纪的执着追寻,才坚定了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前进与发展的脚步!几十年过去了,作曲系在理论教学方面堪称硕果累累;在创作方面也收获颇丰,正如本场音乐会,形成了一批极具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为“岭南乐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光如水,忆往昔岁月峥嵘,光阴如歌,看今朝再谱新篇!

①蔡乔中《粤港澳大湾区下的岭南文化传承与国际化音乐教育》,《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