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宝东

一、外商投资的新变化

(一)资本运营方式的变化

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独资经营是外商投资的三种基本运营形式。中国加入WTO后,独资经营成为主要形式,这是外商投资最明显的变化。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只是设立了代表机构,在华主要从事贸易活动。1992年之后,FDI开始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形式,但大多以合资合作企业为主。1998年以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经营战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把经营活动从贸易和转让技术转变为投资建立生产基地。而在投资方式上,则多采用外商独资企业(见下表)。目前,独资已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运营的主要方式。

如果以中国加入WTO前的2000年为起点,到加入WTO后的2003年,外商从事合资经营从196.48亿美元增加到255.06亿美元,增长29.8%。从事合作经营从343.09亿美元增加到816.09亿美元,增长137.9%,翻了一番还多。

(二)资本进入方式的变化

外商投资进入中国,一般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收购兼并中国现有企业和设备,即跨国购并;二是创建新企业,即绿地投资。

与跨国公司独资化相伴随的,则是跨国公司开始大量采用并购的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在华试探性采用并购投资,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日本的五十铃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受让北京北旅法人股。其后,跨国公司从合资开始逐步转向控股收购和控股联营。

收购的方式有整体收购,如柯达公司对汕头公元、厦门福达的并购;部分收购如中国香港的中策投资有限公司在内地的并购;收购合资企业中的中方股份,一般是通过增资扩股逐步稀释中方的股权由参股最终变成控股;此外,跨国公司还以通过购买境外上市公司的股份等方式并购国内的企业。

从产业分布上看,目前跨国公司对我国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在饮料、化妆品、洗涤剂、彩色胶卷等行业已形成相当程度的垄断,目前正在向橡胶、医药、啤酒、家电等行业扩张。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在华兼并收购趋势越来越强烈。

虽然目前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的资金额仅占到中国企业利用外资额的5%。但是,并购在外资独资化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主要特征。

跨国购并具有资本扩张迅速、市场进入方便、经营范围扩大以及廉价获得资产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1999年,全球跨国购并额在FDI流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80%。

(三)资本分布的变化

资本分布是指外商投资的产业或行业分布,它的变化能够反映跨国公司资本进入中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外商投资仍以制造业为主。以2001年为例:

2001年外商合同投资额中制造业吸引外资的项目占全部外资项目的73%。制造业吸收外商投资占66%。

(四)市场策略的变化

外商投资中国的最终目的是取得并扩大中国的市场份额。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是把生命周期末端即已经处于淘汰阶段的产品卖给中国,而现在则把产品的前端即研发阶段搬到中国。截至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大约600家研发中心,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则设立了大约100家。其中大约40家亚洲区域研发中心。与此相适应的是,跨国公司使用知识产权来达到占领和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

二、外商投资的变化趋势

在加入WTO过渡期内,跨国公司的独资经营和购并,使中国本土企业面临如何适应随之而来的巨大挑战和竞争。这种挑战和竞争包括: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本土企业与本土企业、外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以及“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

中国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在激励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跨国公司不得不整合自己的在华资源。随着竞争的加剧,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得不将自身的资源逐渐集中于其最具优势的环节或能力,而将其不具竞争优势或优势较小的业务部分外包给其他公司,通过协议或客户网络获得公司生存所必需的外部资源支持,对于在华的跨国公司也是如此。

(一)在华跨国公司之间的融合

企业之间的融合是在相似的文化特征背景下、公共熟悉的规则环境下、相近的行为习惯下逐步发展形成。因此,跨国公司之间的融合将要大于外资与本土企业之间的融合。从熊猫爱立信终止与中国本土银行合作,转向接受外资银行服务,到追随瑞典宜家(IKEA)进入中国的全球最大物流服务商——丹麦马士基集团不断承揽在华耐克公司、米其林轮胎、阿迪达斯等全球协议伙伴公司的全球物流服务。再看追随IBM、戴尔、耐克、3COM、思科、通用、大众及惠普等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的联合包裹公司(UPS),以及随之而进入中国的亚太区协议公关咨询服务商爱德曼国际咨询公司、广告发布和全球品牌行销商美国麦肯—伊瑞克森世界集团、金融服务商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美洲银行、保险服务商OPL集团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跨国公司之间融合的趋势。

从目前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融合情况看,可以大致看出一个粗略的板块区分:欧美企业板块、日本企业板块、韩国企业板块和港台企业板块。这些板块内部,特别是来自台湾的投资者,基本上都形成了比较齐全的产业链体系。随着服务业的全面开放,这样相对封闭的体系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在华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的融合

外资企业自身间的相互融合,显然阻断了中国本土企业在国内与外资企业的相互融合。相对而言,中国企业在一些重要制造业领域,比如汽车制造、IT行业、医药行业等,将越来越边缘化。在后过渡期内,跨国公司之间的产业融合将多于它们对中国本土企业的产业融合。

这对中国本土产业既是一种压力和冲击,同时也是对中国企业的一种相对便利。除了以中国市场份额战略为导向的跨国公司,比如洗涤剂行业、啤酒行业和汽车等行业内的公司,将不断用购并方式取得市场垄断优势外,那些以成本为导向的跨国公司,比如IT、电子、机电等高技术领域的跨国公司可能更多采取独资方式,继续与中国本土企业保持相对独立的局面。因此,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法律、财会、咨询等)可能还会呈现按资本来源而相对积聚的局面,从这一点看,中国本土的服务业,特别是具有行业惯性的垄断企业可能还会有相当一段对本土企业的服务优势期。

(三)中国走出去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融合

面对国内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本土企业也不得不主动走向国际市场,不得不融入国际社会,不得不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从而出现后过渡期内另一个融合的局面。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走向国际市场,以资本运作方式利用国际资源既是一种竞争的结果,也是中国充分享受加入WTO应得权利的选择,当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推行的一项基本战略。截至2003年底,大约有7000多家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累计金额大约为110亿美元。

现阶段中国海外投资公司多以原材料和能源行业为主导,这类企业是最大的国有企业,它们在国内具有相当的竞争实力和影响力,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和外资企业发生正面直接竞争,它们主要是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而在国内与外资企业可能发生竞争的制造业企业由于竞争力的限制,则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的边缘地带开辟新的生存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加入WTO之后,无论是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还是走向国际的中国公司都将在全球市场框架下重新进行自己的市场定位,越来越细的市场分化将成为未来市场环境的主要特征。如何在细分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与发展是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和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公司共同面对的挑战。然而,无论单个企业和行业会发生什幺样的资本和组织变动,作为义无反顾地履行加入WTO协议承诺的中国来讲,仍将是利用外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多赢受益者,而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同样也是多赢受益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