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本文对这些“救市”措施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初步提出了这些措施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启示。

一、各国应对危机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高频率大幅度降低利率

2008年10月至今,美联储三次下调贴现利率至0.5%,三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至0—0.25%的“目标区间”,为历史最低水平;欧洲央行五次下调基准利率至1.5%,其中2008年11月下调75个基点,是该行创立后最大的单次降息幅度。日本央行两次下调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至0.10%,接近零利率水平。与此同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丹麦、匈牙利、南非、韩国、土耳其、印度、以色列和印尼也都纷纷多次调低基准利率。

(二)直接向金融机构注资

2009年2月美国财政部宣布新“金融稳定计划”,拟对银行业进行新一轮资本评估以确定哪些银行还需补充资金;并提出由政府和民间资本共同出资设立投资基金收购银行的“有毒资产”,该基金规模有望达5000亿—1万亿美元,其中公共资金约占500亿美元。英国设立500亿英镑基金用于购买银行优质债券,拟增发货币购买政府债券和私人部门的资产,并再次向苏格兰皇家银行注资,至今英国政府已经拥有该银行95%的股权。日本宣布了规模为1110亿美元的银行坏账收购计划,并从2009年2月中旬至2010年4月底斥资1万亿日元购买商业银行股票。俄罗斯计划2009年2月起向该国国有和私人银行再注资400亿美元。

(三)给商业银行提供担保

2008年下半年来,美国政府宣布为花旗集团总计3060亿美元的贷款和证券提供担保。德国政府通过“金融市场稳定方案”,计划为银行间贷款提供总额为4000亿欧元的债务担保,建立8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帮助银行增加自有资本,并向其第二大商业地产信贷机构“地产融资抵押银行”再提供120亿欧元债务担保,使其获得的债务担保总额达到420亿欧元。荷兰、瑞典、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宣布了提高个人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度的举措。

(四)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2008年末以来,英国出台了推动银行为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多个计划,如规模为100亿英镑的运营资金安排,用于帮助中小企业盘活现有的200亿英镑贷款内容。在法国的265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中,114亿欧元将用于直接向企业提供各项资金支持。日本政府则宣布将动用167亿美元购买中小企业股权,向中小企业提供13万亿日元贷款支持,还要求金融机构放宽融资审查标准,截至2008年年底已通过“紧急担保制度”帮助中小企业安排融资17万件,金额超过4万亿日元。

(五)搞活消费信贷

2008年美教育部提出了联邦家庭教育贷款计划和直接贷款计划,保证学生及时申请到助学贷款,并拟将该计划再次运用到2009—2010财政年度计划中。在2009年2月美国财政部宣布的新“金融稳定计划”框架下,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将出资扩大“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的规模,将现有的“消费者及企业贷款计划”规模从2000亿美元最多扩大至1万亿美元,鼓励投资者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学生贷款”、“小企业贷款”等名目的证券,以此解冻信贷市场;还考虑出资约500亿美元为工薪家庭降低住房月供。

(六)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2008年10月开始,美联储在非货币政策会议期间联合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及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的央行同步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还先后与10个国家签订或扩大了临时货币互换协定,以增强离岸市场的美元流动性。2009年2月底,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承诺将共同出资245亿欧元为东欧银行部门提供援助,为商业贷款提供资金支持。

(七)加大政府投资支出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将主要在五方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即: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设施以提高其节能水平;大规模投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普及先进宽带并提高少儿的网络应用;改进医院设施。这些设想均体现在2009年2月通过的7870亿美元新经济刺激方案里。欧盟2008年11月推出的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提出,各成员国应将短期措施和长期结构性改革相结合,重点在“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和节能环保”等有利于增强经济长期竞争力的领域扩大公共投资。2009年2月巴西政府宣布增加610亿美元投资用于“2010年前的鼓励国家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主要资金投向是加强能源、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

(八)大规模减免税费

2009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7870亿美元新经济刺激方案中,约2860亿美元将被用于实施减税计划,其中每个美国纳税人将可望拿到400美元退税。目前美国国会还在研究对购房者提供税务抵免的计划。该计划还将向生产和投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企业提供减税。2008年年末以来,德国决定将所得税和工资税削减180亿欧元,以鼓励企业保持员工人数;把强制医疗保险费占总收入的比率下调0.6个百分点至14.9%,将较低的所得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至14%。英国从2008年12月起暂时下调商品服务增值税税率至15%,2010年再恢复到17.5%。日本公布的经济刺激方案提出要为房屋所有者减税,降低失业保险费用缴纳标准和削减高速公路通行费。印度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包含了关于调降增值税的内容。

(九)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

2009年2月美国参议院同意将“雇美国工”条款作为附加条件加入新的经济刺激方案。英国将从2009年4月始实施持续两年的“金色问安”就业保障计划,该计划约耗资5亿英镑。还将推出帮助毕业生自愿减薪以获得实习和工作机会的“全国实习计划”等计划。韩国将从2009年财政预算中拨款约40.6亿美元对15.2万名求职者进行培训,以及在老年人服务和职业母亲服务等行业创造1.5万个新就业岗位。日本推动制造业企业对正式员工采取增加休息日、取消加班、缩短工作时间并相应减少报酬的方式维持雇佣关系。

(十)发放现金等消费补助

2009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7870亿美元新经济刺激方案称,政府将以社保支票的方式向退休人员、伤残老兵和其他不需要支付工薪税的人员提供人均250美元的补贴。日本政府将在2009年3月底前向该国所有家庭发放总额为2万亿日元的现金补助,并为日本农民提供补贴。德国决定向该国儿童每人提供100欧元补助,并通过向购买新车者提供财务激励来帮助汽车行业,2009年首先计划为废弃旧车的车主提供2500欧元津贴购买一辆全新的环保车。澳大利亚也提出了向中低收入劳动者支付127亿澳元现金的计划。此前在2008年12月,澳大利亚政府已向退休老人和低收入家庭发放了87亿澳元用于鼓励消费。此外,香港、澳门和台湾等经济体也通过直接发放现金和消费券等措施用于促进居民消费。

(十一)救助传统制造业

美国政府从2008年起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提供174亿美元的短期贷款。2009年2月西班牙通过了41亿欧元的汽车业救助计划,用于支持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开发与生产,维持该国汽车行业的约35万人的雇佣水平。法国政府也采取了向购买节能汽车的消费者直接发放补贴,拨款3亿欧元成立“行业投资基金”支持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在技术装备领域的战略投资,拨款4亿欧元成立科研基金支持汽车工业环保研究等措施;2009年2月又决定为本国汽车制造商雪铁龙和雷诺提供总额65亿欧元,利率6%(仅为目前银行向企业贷款利率的1/2左右)的5年期贷款支持;条件是汽车制造商要保持在法国境内的生产规模以及与法国境内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并且承诺不向国外搬迁生产组装线。

(十二)培育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

美国总统奥巴马反复强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宣称将大量投资绿色能源——风能、新型沙漠太阳能阵列、永远有效的绝缘材料及核能等,还表示将促使政府和私营行业大举投资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技术,减少石油消费量。2009年以来,日本政府拟推出日本版“绿色新政”,计划在未来2—3年内斥资数万亿日元推进医疗保健、节能环保等产业,出台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太阳能及风能发电、节能家电等领域,特别是努力促进家用房屋和公共建筑使用太阳能能源。韩国也出台了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计划,拟在2009—2012年投资400亿美元,促进低碳绿色产业发展。

(十三)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多国政府都在宣布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强调要用好救市资金。美国2009年2月宣布了对接受联邦政府金融救助款的企业高管设立50万美元年薪上限的决定,在新一轮向银行注资的计划中附加更严格的注资条件。法国多家大银行与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和财政部就限薪问题达成一致,出台将从2009年起生效的限薪条款。英国考虑要求各金融机构延迟或以股份而非现金的方式发放奖金。德国计划禁止向接受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高管发放奖金,还设立了最高薪酬标准。

(十四)千方百计保护国内市场

目前,在舆论上,各国都纷纷表态要维护全球贸易自由,反对保护主义。但在具体操作中,多个经济体已经不同程度地公开或变相采取了一些保护性贸易政策。比如,2008年9月,美国宣布所有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必须从2009年2月开始遵守美国标准,对所谓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将直接销毁,企业违规将被重罚。2008年11月11日起生效的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规定对美出口的儿童产品须实行强制性第三方检测。2009年2月美国国会在审议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时加入了“买美国货”条款,即在“不违背美国的国际承诺”前提下,使用该计划资金的公共工程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款规定,“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订或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欧盟公布从2009年1月1日起提高平板显示屏的进口关税等。

二、进一步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借鉴和启示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有效缓解了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当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和艰巨的国内宏观调控工作任务,我国可借鉴世界各国采取的反危机举措,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

第一,综合施策,注重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从目标看,各国调控政策不仅着眼于恢复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和稳定金融市场,而且兼顾促进就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手段看,各国综合并用利率调整、政府投资、税收减免、扩大消费信贷、补贴弱势群体等多种办法。这些都启示我们,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正确处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抓住时机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打好应对金融危机的“组合拳”。

第二,加强监管,注重提高中央政府新增财政性资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积极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多国都强调了对公共资金使用的监管问题,并提出了高管限薪等具体措施,但实际效果不佳。如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救市计划,在审议过程中不断遭遇议员关于削减资金规模的要求和对受援机构滥用资金的责问,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决策过程,影响了救市效果。这就启示我们,在适度扩大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时,要根据“公开、高效、透明”的原则,充分做好有关资金投向的解释说明工作,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严防重复建设、挪用资金和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发生,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第三,着眼长远,注重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投资消费比例失衡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长期结构性问题,如何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危机面前,世界各国采取了减税、购物抵税、增加消费信贷、直接向居民发放现金和消费券等方式刺激即期消费,同时通过对银行存款提供担保等措施保障居民的长期消费能力。这些都对我国增加消费需求提供了有益启示。既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医疗、住房建设和教育等方面的投入,研究建立银行存款担保机制,解决居民消费后顾之忧;也要积极研究扩大居民消费的新办法,促进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降低商品流通成本,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矛盾,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增进居民的消费意愿。

第四,防患未然,注重做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预案。目前各国已经出台了不少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措施。而从美国民主党在国际贸易问题上的一贯立场看,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对本国制造业的保护力度可能会有所增强。为此,既要做好对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争端的应诉工作准备,以便随时应对突发的贸易摩擦,维护好企业的正当权益;也要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引导出口企业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在巩固传统发达经济体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在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商品出口。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帮助出口企业做好市场向内转移的工作。

第五,统筹兼顾,不失时机地推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各国扶持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和对高科技产业投资并举的实践启示我们,在金融危机影响向实体经济扩散,实体经济受损对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显露的现实面前,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传统制造业和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采取措施减轻其经营负担,稳定其市场份额,在淘汰落后产能时把握好措施的力度和水平,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另一方面,要充分预计美国对清洁能源和IT产业大举投资后相关领域竞争力显着增强的可能,抓紧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高技术产业工程,推进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加快开展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开发,为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打好基础。

第六,未雨绸缪,审慎估量扩张性经济政策的消极影响。近期石油、铜和一些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已回落到较低水平,而金、银等贵金属价格则呈现快速反弹的势头。在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生产影响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仍在进行,全球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占有与使用情况仍不平衡,美国将通过大举发债为救市计划筹资等现实面前,我们应充分预计各国扩张性经济政策见效后通胀再度抬头的可能性,以及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风险性。可抓住当前商品价格较低的机遇,大力推进国际能源矿产资源合作;及时进口国内发展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寻机以较低成本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在仔细评估和论证的基础上选择优质外国企业投资控股,努力提高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绩效。

(执笔:曲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