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旺

城市矿产是我国永不枯竭的物质财富,通过对城市的工业生产,居民的生活的废弃物的大规模的回收处理利用。不仅是对自然资源不足的战略性补充,也是自然资源的延续,更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要求。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我们已经走过了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灾难性的损伤。

当今,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四大超级难题之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亮起了红灯。未来的发展必须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城市矿产基地建设,正是废弃物质规模化回收,处理,和再用的重要的载体。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中央财政将继续积极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从国外实践经验来看,循环经济对利用产业的发展,主体是企业,动力源于市场需求,因此,培育和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必须遵从市场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这是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之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具有沟通产品的属性,一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原料,来自一个社会各个角度的废弃物,没有社会公众的参与和认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面临着无水资源和无本之木。难以维持和发展,这表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仅靠市场和企业,还必须靠政府动员广大的公务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第二,废弃物既是可以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又是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的源头,对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利用,既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产生资源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是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经济行为,具有较强的外因性,因此各级政府有责任支持和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事实上面对全球性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难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发起了一场以环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席卷全球的绿色革命。

我国无疑是这场绿色革命的引领者之一,“十二五”以来,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类政策立即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政策体系,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形成。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央财政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的完善财税政策,多渠道的加大投入,对提升我国循环经济产业的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财政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与园区为抓手,支持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发展。

2010年以来,我们会同国家发改委,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抓手,筹集资源回收,处理深加工等环境的衔接,支持提升资源加工处理能力,完善资源回收体系。

截止目前,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3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656亿元,支持了39个城市示范基地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予以支持,力争完成循环经济战略,最近行政规划提出的“十二五”的目标,50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这些基地建设完以后,预计年终再生加工能力,将达到4500万吨,不仅有效了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规范化发展,还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个方面,我们是积极探索建立生产者衍生制度,形成废弃产品从生产,销售,到回收,处理的良性循环机制,2012年7月,中央财政设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处理基金,积极将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进口企业证书,用于补贴定点企业,处理废气电器电子产品,积极的设立有利的形成了电器电子产品从生产,销售,到回收处理的良性循环机制。目前我们征收的范围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的空调和微型计算机等五类产品。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政策评估,研究扩大征收范围,加大政策效益。

第三个方面是,发挥税收政策的引领作用,调动企业推行资源循环利用的积极性。近年来,中央财政以石油、天然气作为试点,开展了资源税率改革试点,制定了鼓励生产和购买节能、节水、专用设备,资源综合利用等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税制改革精神,结合目前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扩大资源的改革试点,推进环保税和房地产税的立法,研究调整消费税的范围和税率,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

第四个方面是,建立政府的绿色采购制度,从需求者拉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从2004年起,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现在的环保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的实施意见,关于环境标志产品的政府采购实施意见。2007年,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政府强制采购的九类节能环保产品。多年来,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的政府采购的比重,不断的提高,对于拉动资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产品的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后,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强化绿色采购的执行机制,不断提高绿色采购的份额,更好的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

二、切实搞好城市矿产的基地建设,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统计,2012年全国再生资源的回收量1.6亿吨,回收总数是5400亿。前三批的2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回收量,已经达到了2400万吨。回收的价值高达110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初步的发挥起了领头羊的作用。但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是经营分散,秩序混乱,产业化水平低,风险抵御能力差,融资难,还有政策执行不规范等问题。尚未根本的扭转,国家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就是要与园区为抓手,以这一先进的业态为依靠,探索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的模式。切实的解决现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

一要认真做好协调工作,切实加快集体建设。目前基地建设的进度总体上是偏慢,截止2012年前三批29个示范基地新增的资源总量仅完成目标用户的26%。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点是积极建设与区域规划,缺乏有效的协调统筹,尤其是与地方产业政策和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衔接不够,出现了项目建设进度过慢,更改技术路线,重新闲置等情况。第二个原因是,集体建设的支持项目缺乏可行研究。项目同质化严重,形不成协调共存的发展产业链,有些项目难以落户园区。第三个,集体加工能力与区域的回收体系衔接不充分,部分项目加工能力闲置,企业效益下滑,影响了项目的进展。个别的地方政府,申报项目时缺乏可行性研究,落实项目时,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也是造成集体建设进展偏慢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示范基地要进一步认识,提高对集体建设的认识,科学规划,规划布局,做好集体建设与地方产业布局,区域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回收网络体系的相互衔接。尚未开阔的基地,刚开始的基地,要进一步论证项目的可行性,需要调整的尽快把两部委两部门审批,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今年财政部和发改委将对这个项目实行忠实评估,对于建设项目没达标的,出现了重大环保问题的示范基地,将要求整改。整改后不利的,将取消示范基地称号。并视情况收回前期的财政资金。

二要加强技术创新,增强集体发展的后劲,就目前情况来看,市级示范集体节能环保,高质化利用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普遍存在着技师装备落后,开发研发能力薄弱,科研人才短缺,一些价值较高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部分集体甚至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资源循环利用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信息技术,水循环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回收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支撑。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没有技术优势的基地,不会有发展的后劲,也不可能走得很远。因此,各示范基地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现有的政策资源,引导集体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升华产权,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自主开发和引进推广,加强技术攻关,提高集体发展的后劲,行业的龙头企业应该发挥带动作用,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加强研发,与上下游企业密切配合,加速将创新优势转变成生产优势。

三是要切实发挥示范基地平台的功能。从目前情况看,示范基地在经营人才、贷款融资、科研院所合作等方面发挥的共同合作和支撑作用还不够。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金融、没有公共服务优势的集体,形成不了政策的洼地和产业的集聚洼地,没有资源的集聚,产业的集聚,龙头企业的形成,也就难以发挥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各示范基地要进一步在投融资方面做出文章,探讨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化的方式,经营社会秩序投入,专业管理人才,帮助鱼源的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打开市场,积回收网络,信息服务科研研发,金融服务平台,提高园区的共同服务能力。

四是要加强监督执法,为园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市场环境还不理想,行业发展不完善,产业的生态环境极其不理想。比如行业的准入方面,目前大部分再生资源没有行业标准。并且准入的门槛比较低,有在地方执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客观上的园区内外的双重标准,加大了我们正规企业的依法,依归经营的成本。一些地方的税收政策落实,也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到位。经营化行业的市场环境,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我们将把地方政府推动落实园区的措施,和执法监管的情况,作为已经评价专项知识的使用效果,筛选支持对象的先决条件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