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丽

当前,日本的制造业面临着国际竞争激烈、技术变化迅猛、劳动人口减少的严峻挑战。为了巩固和提升制造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日本将促进制造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设定了发展目标和政策手段。可以说,日本当前产业政策的重要特点,就是向国内制造业发展调配更多的资源,打造高生产率与高附加价值产品制造基地,以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一、日本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因

日本近年明确提出要增强国内制造基础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其动因有两方面:一是为了维持国家竞争力和驱动经济增长,二是为了在技术革新与新工业革命迅猛发展形势下抢占领先地位。

一方面,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制造业的国内市场受到限制,主要部门的经营业绩下滑,出口能力下降,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减小。日本迫切需要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领域,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为基础的新工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而日本在其中一些领域中,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社会需求、较强的研究开发优势和较好的产业化前景,如新一代机器人、iPS细胞再生医疗、蓄电池、再生能源、新一代汽车等。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不仅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且还能够输出技术与经验。但这些领域的关键技术多有共性技术,存在着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重点扶持。另外,以3D打印机为代表的附加制造业技术对日本制造业也带来了冲击。日本目前在该领域尚落后于欧美国家。但是,日本认为附加制造技术将加快精密制造领域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而精密制造恰恰是日本的优势领域,在该领域开发世界水平的、适合日本国情的低成本附加制造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日本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措施

日本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运用减税、租赁补贴等手段促进企业设备投资;对企业技术开发进行减税;在附加制造技术领域设立国家项目进行技术攻关;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研发、投资和产业化;构建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平台以促进新技术普及。

(一)运用减税、租赁补贴等手段促进企业设备投资

日本2014年制定了企业设备投资减税政策,计划在3年内将设备投资水平从2012年的约63兆日元提高10%。具体做法是,如果企业对A类型设备(先进设备)、B类型设备(生产线以及作业系统的升级提高)进行投资,可当期折旧或减税5%,适用期为2014年1月20日至2016年3月末。日本还针对中小企业实施了更优惠的减税政策。当中小企业购买机械装置、器具(电子计算机、数字复合机械、实验及检测设备)、工具(测定及检查工具)、程序及软件、载货汽车等设备时,可以按照其价格的30%算入特别折旧,也可按其价格的7%减免法人税。日本还制定了先进设备租赁补助政策。当企业与设备出租企业签订租赁合同时,政府的基金会与设备出租企业也签订“先进设备租赁援助合同”,约定政府在租赁期满并且该设备出售时给出租企业一定的补助。

(二)对企业技术开发进行减税

用减税手段来促进企业研究开发,不仅能够保证国家资源确实被投入到研究开发中,而且还可以节省国家行政管理成本。并且,负责的行政部门和企业之间没有直接的金钱过手,利于廉洁。目前日本实施的减税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开发费总额减税制度”,根据企业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率,减免8%—10%的法人税,减税额最高不超过法人税的30%。二是“中小企业基础技术强化税制”,对于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设定了减免其相当于费用12%的法人税的规定。最高减税额为当期法人税的30%。

(三)在附加制造技术领域设立国家项目进行技术攻关

日本在2013年6月颁布的“日本复兴战略”中规划了3D打印机研究开发国家项目,出台了对3D打印机等先进技术的投资减税政策。同年5月,经济产业省启动了“超精密3D造形系统技术开发项目”,总预算为30亿日元,计划到2017年开发出速度快10倍、精度高5倍、价格只有目前市场所售设备的十分之一(1台2000万日元以下)的设备,以此促进3D打印机在高难度铸造行业的普及。参加该项目的有3D打印机制造企业、3D打印机材料制造企业、砂模制造与铸造企业、铸件使用企业,还有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早稻田大学等大学研究机构。2014年经济产业省仍把3D打印机列为优先政策扶持对象,投资45亿日元实施了“以3D造形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革命项目”,旨在开发出世界最高水平的金属粉末造形用3D打印机。

除了大规模投资之外,日本还抓紧研究与制定与附加制造技术相关的法律、标准。2014年日本政府在预算中增加了30亿日元,用于在各地公共实验基地、技术中心以及高等专科学校添置或更新3D数字制造设备。此外还决定在2013年至2014年,对一部分大学购买3D打印机提供补助金,补助金额为购买费用的三分之二,并计划在2015年将补助对象扩展到初、高中(表1)。

(四)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研发、投资和产业化

日本把健康医疗、环境与能源、新一代基础设施、农林水产设定为战略领域。在此基础上,经济产业省选定了机器人、新一代汽车、飞机、碳纤维、iPS再生医疗、生化医药和新化学产业7个重点领域,调动财政、科研及制度变革等政策手段,重点促进这些领域的研发、投资以及产业化,以应对当下的能源制约、老龄化、防灾等的社会需求,同时在国内形成新产业、新市场,提供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的、高附加价值的产品。

(五)构建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平台以促进新技术普及

日本国家投资的技术开发项目主要集中在两类:一是特定领域的新一代技术,二是涉及多个领域的基础共性技术。国家项目开发均采取“产学官”合作形式(企业、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合作),为技术开发、技术使用的各方组织提供充分讨论、切磋、协商的机会,提高开发效率,加快技术产业化的进程。2014年日本不仅投入145.5亿日元用于研究全新的能源、材料等技术,而且还大规模投资促进研究成果被社会共享以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如投入18亿日元建设纳米技术平台,把有最先进设备和使用经验的研究机构连接起来,为企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研究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援。在基础共性技术开发方面,日本近年致力于构建技术开发与应用平台以促进新技术的普及。如集中日本国内300家以上企业的技术,开发出了世界最先进的X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三、日本促进制造业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日本把制造业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和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说明即使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如日本这样的国家,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在新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制造业将在技术、生产、管理各方面全面升级,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重新发挥出对经济增长的巨大驱动作用。因此,大力促进制造业发展从战略上看完全必要。

其次,日本把增强国内制造基础作为政策重点,这一重视国内制造基础的战略调整,必将影响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与地位,我国应密切跟踪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动态及政策扶持方向,采取政策措施,促使日本企业向中国工厂转移新技术,同时在关键技术及基础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上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并诱导中国企业积极投资先进技术。

再者,日本长期以来促进制造业发展。国家每年制定“技术路线图”,对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诱导国家和民间研究机构向新技术开发集中资源。在这里对于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确定,既根据现有的技术积累和世界动向,也立足于满足社会需求,旨在使技术在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上发挥作用。尤其是后者,应该引起我国的注意,国家研究机构特别要注重技术作为国民安全便利生活的工具的意义。

另外, 日本有将国家研究机构研究成果转让给企业的制度,国家机构拥有的大型、尖端试验测试设备向民间企业开放,并有促进企业利用的资金支助制度。这种作法使得公共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促进了国家研究机构与企业间的技术转移,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我国应该认真研究日本的做法,在国家研究机构和民间企业之间建立技术传播、转移的有效机制,加强两者的合作,促进我国新技术开发、普及的速度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