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刘晶晶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产教融合有其自身的发展机制,本文基于协同视角,将产教融合视为一个多方要素共同参与的动态系统,从外部协调和内部融合两方面深入探讨产教融合的机制问题,并结合典型案例对产教融合机制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协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合作机制

一、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进入由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时期。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深化产教融合是提高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推动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如何充分促进产教融合,协调产教融合各方面的共同参与机制,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研究多关注顶层制度设计和相关政策制定,姜大源(2012)指出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要“跨出”固定界限,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和震(2014)认为要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从国家和政府层面促进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王丹中等(2014)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充分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微观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多是着眼于所在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状况,廖慧琴(2016)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为支撑,分析了广东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现状及典型运行机制;王秀荣、刘照军(2015)以聊城经济发展为基点,提出产教融合工作站的想法,构建适合当地发展的产教融合机制。从国外来看,由于产教融合开展较早,水平较高,其体制机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本国发展的职业教育道路。德国的“双元制”明确强调教育企业与职业学校的结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日本模式的“双元制”强调职业教育实施机构的双元性,即产业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美国的“合作教育”则通过企业参与高职教育项目的方式进行。整体来看,我国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研究多是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和概念描述,而对于产教融合的外部发展环境及其内部运行机制缺乏系统、具体的分析。

本文从协同视角出发,将产教融合视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要素的参与。探讨产教融合的机制,分析其外部发展环境,并厘清其内部运行规律,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协同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

(一)协同与协同学

协同是协同学的基本范畴,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来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学是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学”,是联邦德国着名物理学家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理论。哈肯指出,一个开放系统中存在子系统之间由于某种固定关联而形成的协同运动。协同是使众多的子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一种形式,有序代表着系统形成结构的稳定程度。协同效应是在复杂的大系统内,各子系统通过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作用,进而形成整个系统的整体效应和联合效应。协同机理主要包括依存机制、共生机制和竞合机制,众多子要素总是在不同的协同机理下不断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以取得最大程度的协同效应,实现共赢。日本战略专家伊丹敬之在《启动隐形资产》一书中将协同分解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并认为协同是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一种方法。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概念的提出

从国外来看,由于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程度与表达习惯的不同,更多地使用“合作教育”或“校企合作”来表达这一概念。1906年,美国教育家赫尔曼·施奈德提出合作教育思想,强调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教育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随后,英国弗里曼教授在1987年针对校企合作提出“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重螺旋”概念,并指出校企合作其实是一种国家行为。在我国,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最早提出产教融合这一说法的是江苏省无锡市技工学校,该校在探索学生实习质量的过程中,提出“产教融合化”的概念。教育部于2013年11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产教融合”,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三)协同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

协同的观点强调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整合达到“1+1>2”的效果,提升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子系统间的共赢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个涉及政府主导、学校与企业互动的复杂系统。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与其直接相关的学校、企业等内部关键要素的有序配合问题,还需考虑区域的政策指引状况、经济与教育的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若想实现整个产教融合过程的和谐有序发展,就必须综合考虑影响产教融合各要素的协同与整合问题。

在产教融合中,“产”即指“产业”,“教”即指“教育”,“融合”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并具有在联结过程中促进事物和谐与稳定发展的意义。因此,在协同视角下,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定义为: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系统(主要指企业)与教育系统(主要指职业院校)在政府的引领下,于社会范围内相互配合,充分依托各自的优势,通过契约合作的方式,在学校、企业间进行有效合作,获得协同效应,从而更好地培养社会、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活动,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一种实践模式。由此可见,协同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为了一个目标,即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二,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相互协同,即政府、学校、企业间的相互协同,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引领和调控机制,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机制。第三,主要实现方式是契约合作,以合同协议规范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