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贞,陈颖慧,宋 梅

(1.西安医学院,西安 710021;2.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 710068)



社区老年人灾害应对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及建议*

李 贞1,陈颖慧2,宋 梅1

(1.西安医学院,西安 710021;2.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 710068)

社区老年人是社区居民脆弱群体之一,但也是社区防灾减灾的中坚力量。在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的21世纪,不能只看到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还应该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可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老年人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社区老年人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促进社区老年人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端正社区老年人防灾减灾的态度,使老年人在社区应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老年人; 防灾减灾; 建议

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管理是当前国内外灾害管理中较为普遍和推广的理念,该理念将社区防灾减灾作为重点,动员社区所有居民参与,尤其鼓励最脆弱群体的参与[1]。老年人作为社区居民脆弱群体之一,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常常是最易受损人群,因此,提升社区老年人的应灾能力,发挥老年人在社区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减少灾害产生的危害,也是现代公共应急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1 社区老年人灾害应对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1 社区应灾的作用 2009年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中明确提到要加强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开展社区减灾工作,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2]。社区的防灾减灾主要是通过动员社区大众力量,各组织、各部门积极参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社区人民、财产和环境安全[3]。而在社区防灾减灾过程中发挥核心力量的是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不但是灾害的直接受体,同时也是抗击灾害的主体[4]。因此,社区应该最大限度地为居民提供防灾减灾的平台,才能体现社区居民作为主体的核心力量。鉴于这个层面,社区首先应发挥以下作用。

1.1.1 建立健全社区灾害管理组织机构 我国灾害管理机构传承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根据灾害类别由相应部门进行垂直管理,没有独立和常设的灾害管理协调机构[5]。这种纵向管理模式使得各个部门横向之间的职责不明确,容易出现交叉或脱节管理现象。当灾害发生时缺乏统一管理和有效的协调指挥,易导致各项应急措施混乱,无法第一时间发挥救灾作用。因此,可根据社区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依托社区现有的组织结构,建立一个跨部门、多领域共同合作的社区灾害管理组织机构[6]。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灾害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重点做好社区居民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灾害应急演练,从而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的应灾能力。

1.1.2 提供防灾减灾资源 社区灾害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之后,一方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应灾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向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防灾减灾资源。如指定广场、公园、室外停车场为地上避难空间;指定地下防空洞、停车场为地下避难空间;指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内大型医院为临时医疗救助中心;明确社区内企业消防队、公安消防队为灾害应急消防单位;建立包括地震、火灾、洪涝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预案;与大型超市或仓库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基地。社区只有提供较为全面的防灾减灾资源,同时提高居民应灾能力,社区的应灾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1.2 社区老年人的应灾作用 当社区灾害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并能为防灾减灾提供对应资源,社区应灾的基本能力便已具备,此时应发挥社区应灾的核心力量,即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按照年龄可划分为婴幼儿、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在这四组人群中,青年、中年人由于学习和工作需求极少,占用居住社区的生活空间较小。留守社区的主要以婴幼儿和老年人为主,婴幼儿在应灾过程中是主要被救助对象,可发挥余地有限。老年人生活经验丰富,对周遭环境熟悉,说话做事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遇事认真,只要正确引导,能很大幅度提高社区居民整体应灾能力。

1.2.1 老年人熟悉社区环境 灾害发生时各种救援队由于缺乏信息交流,现场没有共同标志,许多地方出现重复搜救,明显降低了救援效率[7]。而社区老年人在本社区生活时间较久,对所在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特点较为熟悉。因此,当开展社区灾害预防和灾害紧急应对时,老年人在确认社区内可能致灾地点,查找发电、储水、消防设备,防范致灾隐患方面起着关键作用[8]。老年人还对本社区居民分布较为熟悉,尤其对社区内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精神残障的、缺少家庭支持系统的居民较为了解,当灾害发生时为救援队提供特殊人员信息,争取优先抢救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2.2 老年人具有防灾减灾的基本经验 虽然我国在1989年4月成立了“中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委员会”,但直到1996年也未将中小学在内的基础灾害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教育决策视野[9]。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才明确要求将灾害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这导致我国灾害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居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灾害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应灾的主要技能来源于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相比较而言,居民中老年人的生活经验最丰富,具有不同程度的应灾技巧,在应灾过程中也可以提供相对合理的建议。这一点有别于其他人群。

2 社区老年人灾害应对能力的构建

2.1 加强培养社区老年人的灾害意识 所谓灾害意识,是指人们对灾害知识和信息加工处理后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灾害的态度和应对灾害的行为倾向,包括防灾意识和减灾意识[10]。

2.1.1 培养社区老年人的防灾意识 防灾意识是公众对于各类自然、人为灾害及其发生过程的认识、感知以及应对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国公民的防灾意识普遍薄弱,据统计,我国46%的公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26.6%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从已经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来看,80%是由于民众的防灾意识薄弱所致[11]。社区灾害管理机构可根据老年人在社区应灾中的作用,选择利用各种老年人容易接受的宣传手段,强化整个老年群体的防灾意识。老年人的防灾意识提高了,就可以依靠老年群体在家庭和社区的地位,把防灾意识渗透于每个家庭和社区成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培养社区老年人的减灾意识 减灾意识是人们对减轻自然灾害的主观反应和主观认识,它可以让人们在灾害来临时更加迅速地做出正确反应,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自救,以及如何帮助别人逃生,从而减轻伤亡和损失[12]。有研究显示,超过65%的老年人在地震发生后24 h内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成为各种灾害发生时受灾程度最严重的人群[13]。加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需要提供救助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如果每一个老年人仍然保持等待被动救援的态度,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开展正确的自救和他救,那么灾害来临时损失会更大。因此,只有提升老年人自身的减灾意识,挖掘老年人自救和他就的潜能,才能真正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2.2 提高社区老年人的防灾素养 所谓防灾素养是指居民具备的防灾知识和能力,以及灾害发生后的应对态度。当前社区老年人虽然患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病,但大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好或很好,希望能在老年生活中继续学习和提高个人素养。

2.2.1 加强社区老年人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 社区老年人虽然生活经验相对丰富,但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社区灾害管理机构首先在社区居民中删选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的老年人,利用社区里各种宣传栏、橱窗等定期展示通俗易懂的防灾减灾知识;印发各类防灾减灾资料,鼓励老年人自主学习;利用社区广播、网络电视播放防灾减灾的音频、视频;定期组织社区课堂,讲解不同场合各种灾害的逃生知识;聘请专业急救人员讲解、传授常用外伤急救知识和技能。从视、听、学、练几个层面加强社区老年人对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

2.2.2 促进社区老年人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 在掌握一定防灾减灾知识的基础上,社区灾害管理机构从组织老年人熟悉社区内避难场所开始,鼓励老年人参与登记灾害储备物资,标记社区内安全隐患、高危险区和安全区,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并通过社区应灾培训和灾害演练两种手段,切实提高社区老年人的防灾减灾的能力。其中社区灾害培训主要针对应灾时常用急救技术,如简单易操作的手法打通气道、手法清理气道、指压止血、胸外按压、包扎、搬运等技术进行现场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并根据老年人接受情况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社区灾害演练是社区防灾减灾行动可持续的关键,应全面落实形成长效机制。因此,社区灾害管理机构经常性、规范化组织社区老年人按照商定程序与步骤,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规范的防灾减灾演练,将各种灾害知识和技能内化为灾害时避险自救、帮助他人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社区老年人的防灾减灾能力。

2.2.3 端正社区老年人防灾减灾的态度 社区老年人在灾害来临时常常容易出现错误的选择,会把注意力和有限的时间用在个人财产的转移上,转而忽略个人人身安全。社区灾害管理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各种生动且印象深刻的实例,说明这种避重就轻的态度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端正老年人防灾减灾的态度。

[1]郭志明.灾害风险管理[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28(5):95-97.

[2]汪万福,齐芳.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培育[J].中国减灾,2011,15(8):36-37.

[3]陈容,崔鹏.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J].灾害学,2013,28(1):133-138.

[4]金磊.社区安全减灾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2):49-56.

[5]戴胜利,邓明然.我国与发达国家灾害管理系统比较研究[J].学术界,2010,25(2):213-219.

[6]陈海艺,吴燕华,关贤军,等.论灾害管理社区化机制建设[J].上海管理科学,2007,29(6):56-58.

[7]易亮,张亚美,黄维,等.社区防灾减灾资源评价体系探讨[J].灾害学,2012,27(1):125-129.

[8]邓美德.论中国灾害教育[J].城市与减灾,2012,15(5):1-4.

[9]苏筠,伍国凤,朱莉,等.首都大学生的自然灾害人之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J].灾害学,2007,22(3):100-104.

[10]李宁,陈国芳,王峰.我国公民防灾意识现状及对策[J].沿海企业及科技,2010,15(11):132-124.

[11]陆立德,徐旭初.简议减灾意识[J].社会科学,1995,17(6):46-50.

[12]廖正涛.地震灾害中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转变[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9,2(2):25-29.

[13]周洪建,张卫星.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对比研究[J].灾害学,2013,28(2):121-126.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G01)。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7.066

C

1672-9455(2015)17-2640-03

2015-04-21

201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