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海,苏泾渭,段志斌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西安 712000)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肿瘤疾病,多发于面部皮肤、口底、皮下组织,影响正常的组织形态,病情严重者引发嗜血综合征,危及生命。以往临床多手术治疗,但是因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延长诊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1]。近年来,本院尝试在手术治疗上使用微波热凝,在预防复发、增强美容效果上作用显着。基于此,本文对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109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手术结合微波热凝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本科收治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抽取实施手术治疗5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女21例,男33例;年龄4~55岁,平均(28.6±2.3)岁;发病部位:腮腺9例,面部21例,舌体5例,唇部19例;瘤体直径0.7~9.3 cm,平均(3.8±0.5)cm;血管瘤种类:草莓状18例,海绵状24例,混合状12例。选择实施手术结合微波热凝治疗55例作为试验组,其中女23例,男32例;年龄5~56岁,平均(28.9±2.5)岁;发病部位:腮腺8例,面部22例,舌体6例,唇部19例;瘤体直径0.7~9.2 cm,平均(3.9±0.6)cm;血管瘤种类:草莓状17例,海绵状23例,混合状15例。纳入标准:经彩超、穿刺确诊,单发,无手术禁忌,入选前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放化疗药物过敏史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妊娠期女性。两组患者发病部位、男女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和手术切口,便于充分暴露瘤体。切开皮肤组织分离皮瓣、切断腹肌,暴露血管包膜,在手术视野内钝性分离、切除病变组织,术毕冲洗手术区域,留置引流管,缝合包扎切口。试验组采用手术结合微波热凝治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观察病变组织的深浅度,将长短不一的针状微波辐射器插入瘤体,微波导入功率20~30 W,时间10~18 s。根据瘤体大小选择进针方式,每0.4~1.0 cm为1个治疗点,每个点热凝2~4次,直到瘤体组织发白凝固,停留一段时间后拔针,最后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操作同对照组。需注意的是,热凝期间需要在进针处涂抹碘伏,服用抗菌药物。对于口内病变患者,叮嘱保持口腔清洁度。大型血管瘤患者治疗期间,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咀嚼功能及生存质量,其中,治疗结果标准:瘤体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未复发,为疾病治愈;瘤体缩小50%,皮肤颜色趋于正常,为疾病控制;瘤体未变化,或仅缩小1/4,为疾病治疗无效。咀嚼功能用治疗前后的咀嚼效率进行判定,方法:将去皮后的花生放入口内咀嚼,时间为30 s,收集咀嚼残渣和漱口水,两者融合后测量吸光值;生存质量用QLQ-C30量表判定,项目为认知、角色、躯体、社会功能,每个项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 结 果

2.1治疗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试验组控制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9,P=0.02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5,P=0.020),见表1。

2.2两组咀嚼效率比较 吸光值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后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QLQ-C30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患者治疗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

表2 患者咀嚼效率分析(%,

表3 患者QLQ-C30评分分析(分,

注: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血管瘤是临床上的多发性疾病,由血管内部细胞增生导致,多发于皮下组织、皮肤等,严重时累及肌肉组织。血管瘤病发后,患者多出现皮肤颜色改变现象,以紫红色、鲜红色为主,面积大时造成面瘫、颌面部畸形。报告显示,在血管瘤疾病中,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最为常见,影响患者容貌和身心健康[2]。当前临床多根据血管瘤种类、位置和患者年龄等选择治疗方法:用鱼肝油酸钠治疗海绵状的血管瘤,用手术治疗常规药物无法消除的血管瘤,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巨大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但是由于口腔颌面部位置特殊,结构复杂,操作视野差,单用疗法并无法获得显着效果,因此加强对有效疗法的探讨非常重要[3-5]。

微波热凝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多借助微波的热效应、渗透性将机体组织所吸收的能量转变为热能,从而升高组织温度,破坏DNA结构,减少炎性渗出,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机体营养,增强抗病能力。同时,微波热凝的实施还能加快病变组织的凝固、坏死速度,提高止血效果,达到快速去除病变的效果,适用于血管瘤患者的治疗。微波热凝有效弥补了传统手术导致的面部畸形、张口受限等缺陷,止血效果好,能在不破坏血管壁的基础上彻底封闭血管,从而减少出血量,为手术进行奠定基础[6-7]。考虑到术后多残留皮肤、黏膜,操作前需要确定热凝进针范围,该范围也是多余组织的切除区域,以减少手术出血量,预防面部畸形的发生。联用手术、微波热凝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能预防疾病复发,减轻经济负担。

本研究中,试验组经手术、微波热凝联合治疗后,控制率高达96.4%,高于单用手术治疗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手术、微波热凝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效果显着,原因为微波热凝所使用的发射模式能穿透人体更深层次的组织,而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不会损伤病变部位的周围组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另外,微波热凝、手术的联合使用,能从源头上预防手术操作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整体效果[8-9]。本研究还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波热凝、手术联用能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原因为微波进入组织后能使组织胶体分子、水分子随着磁场的变化而运动,升高局部组织温度,达到碳化、凝固病变组织的效果,而手术操作能切除病变组织,提高治疗效果,实现改善咀嚼功能的目标。

本研究还表明,试验组治疗后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波热凝、手术联用能改善患者生活状况,以及微波热凝操作简便,时间短,见效快[10-11]。虽然微波热凝联用手术能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中获得显着效果,但是由于病变组织深浅不一,操作期间需要格外注意进针方向和间距,预防窦腔遗留;根据血管瘤类型合理选用辐射器类型、微波的导入时间和功率,比如草莓状的血管瘤可以使用接触式的导线,将功率调整为10~20 W,时间以4~6 s为宜;由于辐射器和病变组织的接触,会在微波导入期间灼伤正常皮肤。为减轻皮肤灼烧,操作期间可用乳胶薄膜衬垫,并适当延长导入时间。另外,还要尽可能在隐蔽处进针,或做小型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导入结束后缝合创口;因为辐射器在体内产生的热效应有一定范围且和时间、功率相关,所以治疗时需要根据瘤体大小明确进针次数和方向。通常情况下,瘤体直径2 cm时需要分区、分次导入;微波热凝结束后,叮嘱患者注意保护结痂处,保证自然脱落[12-16]。对于直径比较大的血管瘤,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发生。对于大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微波热凝治疗后无需手术切除,治疗期间严格控制热凝温度,使其处于60~84 ℃,维持一定的时间,结合实际选用合适方案,减少坏死组织残留。

综上所述,给予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手术结合微波热凝治疗,有利于改善咀嚼功能和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