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艳,曹丹凤,曹文君,靳云霞,王 英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1.老年病科;2.脾胃病科,陕西西安 71002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失眠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2]。国内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失眠症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二者呈正相关,我国老年人失眠的平均发病率为49.9%,社区老年人失眠的发病率为42.0%,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发病率为50.0%~70.0%[3]。失眠作为睡眠障碍最常见的一种,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时醒时寐,睡眠时间或深度不足,有时甚至彻夜不眠,不同程度地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导致老年患者身心受到伤害,生活质量降低[4]。西医治疗失眠多以药物为主,但长期服用失眠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容易出现日间困倦、认知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特别是老年患者尤其要注意服用药物的风险,同时使用药物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对药物出现依赖性及成瘾性,停药后可能会引起戒断症状[5]。中医治疗失眠具有不良反应少,无反弹的优势。本研究以子午流注理论为依据,根据相应脏腑的气血流注功能强弱,择时耳穴贴压来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老年科住院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60~90岁;病程1~20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3.13±12.77)岁,平均病程(9.83±1.44)年;干预组患者平均年龄(68.63±11.14)岁;平均病程(7.72±2.26)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失眠每周至少发生 3 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总分 8~15分,符合失眠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60岁以上,生活可以自理,Barthel指数计分法评分60分以上者;(3)神志清楚,可以正常交流者;(4)能接受和坚持耳穴贴压治疗失眠,并配合本研究者。

1.2.2排除标准 (1)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2)患有严重心肺疾病或手术术后,有生命危险者;(3)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4)某些焦虑因素存在且暂时无法解决引起的焦虑恐惧性失眠。

1.3方法 两组老年住院患者均给予住院常规治疗、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耳穴贴压2周为1个疗程,每次贴一侧耳穴,每2天换贴另一侧耳穴,每天分别于早晨起床后、3餐后半小时、临睡前按压5次,若此过程中耳贴有脱落、潮湿随时更换。干预组患者采用常规耳穴贴压辅以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进行耳穴按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6周后发放问卷进行效果观察。

1.3.1耳穴贴压 参照张伯礼等[6]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不寐的辨证分型:心脾两虚表现为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面色少华,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根据中医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耳穴贴压,采用神门、心、皮质下、交感为治疗失眠的主穴,根据辨证分型结果选择配穴,心脾两虚型选择脾和小肠为配穴。两组患者均采用王不留行籽贴于0.6 cm×0.6 cm胶布中间,采用乙醇棉球消毒双耳后,用探棒探取最敏感的耳穴,将王不留行籽敷于此处。告知患者按压时出现酸麻胀痛是正常现象,每次按压3~5 min,微微出汗为宜,若出现剧烈刺痛、破溃、红肿等不适,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3.2子午流注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照子午流注理论描述的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在特定的时间段,根据相应脏腑的气血流注功能强弱,择时穴位按摩,分别在心包经气血流注功能最强的午时(11:00-13:00) 按压心的反射区;小肠经最旺的未时(13:00-15:00)按压小肠的反射区;脾经最旺的巳时(9:00-11:00)按压脾的反射区。每次按压180次,约3 min。

1.4观察指标 (1)失眠程度:采用PSQI对干预前后睡眠状况进行评估,分别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及总分得分7个方面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2)失眠伴随症状:参照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关于失眠症《中医症候评分标准》进行评价。(3)失眠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的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夜间持续睡眠时间在6 h以上或睡眠恢复正常,醒后无困倦感;显效:睡眠好转明显,时间增加3 h以上,且深度增加;有效:症状稍有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 h;无效:失眠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组间及组内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习惯性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及总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3,P=0.008);两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点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311.174,P<0.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组别睡眠紊乱干预前干预2周后干预6周后白天功能紊乱干预前干预2周后干预6周后总分干预前干预2周后干预6周后对照组1.13±0.351.10±0.311.03±0.362.27±0.591.30±0.601.10±0.6114.47±1.4810.87±2.6810.23±1.81干预组1.23±0.431.08±0.411.19±0.422.40±0.720.93±0.640.90±0.5514.90±1.249.50±1.648.40±2.78F时间0.69398.263120.227P时间>0.05<0.05<0.05F组间0.987173.4586.847P组间>0.05<0.05<0.05F交互0.2312.920214.575P交互>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点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分)

2.3两组患者干预6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疗效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干预6周后对改善失眠症状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1,P<0.05)。

表3 两组患者干预6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疗效比较[n(%)]

3 讨 论

3.1耳穴贴压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内经》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我国许多古中医着作都有关于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与耳密切联系的记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耳部有5条正经直接通过,另有奇经、经筋布与周围[7]。循行耳区的经脉与手足三阳经的关系最密切,耳病发病亦与三阳经关系密切。经络遍布全身,无处不在,是人体气血运行、沟通内外、贯穿表里的通道。一部分经络敏感的人在进行耳针或耳穴贴压治疗时会有经络传感的现象。皮衍玲等[8]通过对耳朵辨证取穴进行贴压来治疗失眠,治疗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时间、睡眠质量总分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辨证取穴进行耳穴贴压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耳穴贴压疗法配合其他操作也在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王蔚[9]以温针灸配合耳穴贴压为观察组,以口服艾司唑仑片为对照组,发现温针灸配合耳穴贴压能够提高抑制性神经递质水平,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水平。

3.2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可提高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能有效提高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时间越长效果愈好。子午流注理论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它以“天人相应”的理论为基础,根据经络相离的流注特点,将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相联系,最后归属于五脏六腑,通过调整人体的时间节律,来达到调整五行的运化节律及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0]。王然等[11]通过子午流注安神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血虚型老年失眠患者疗效显着,得出子午流注安神贴联合耳穴贴压能够有效辅助治疗心脾血虚型不寐,促进疾病康复的结论。廖群好[12]通过子午流注针法和耳穴贴压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子午流注理论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体现,子午流注理论利用气血开合规律因势利导,调节阴阳,能够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耳穴贴压可以改善心脾两虚型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应用子午流注理论择时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正是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体现,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中医症候方面疗效更明显,值得广泛应用于心脾两虚老年失眠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