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样 吴函琼

乡镇审计工作也要精准扶贫

■李国样 吴函琼

乡镇审计工作对镇村经济运行、规范资金使用,起到了很好的保驾护航的作用。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农业项目、民生资金、社会实事资金大批量的涌向农村,这给农村审计工作带来了新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乡镇审计工作还有许多方面存在缺陷,是“贫困对象”,急需精准扶贫。

一是事情多、人员少,急需人才扶贫。乡镇审计机构一般只有一到两个人,而面对量大面广的审计任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所在的乡镇五年来没有招录过一名与审计相关的人员。因为历史原因,乡镇审计干部绝大多数是从财务岗位上转岗而来的,因为其工作经历所限,审计往往就是查查账就事论事,对被审计对象的政策执行的水平判断、工作的绩效评估缺少专业能力,没有审计深度,乃至于一些隐蔽性较强的财务问题也难以敏锐的发现,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二是审计多、服务少,急需服务扶贫。乡镇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只能是多审计少服务,没有时间、精力和专业能力去服务。乡镇审计部门主要以查一查账、问一问话为主,对于如何做好财务工作,如何防范财务违法违纪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的财务、审计工作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为缺乏,从而给村组干部的感觉就是来“找茬”的。

三是日常审计多、重点审计少,急需重点扶贫。乡镇审计工作基本上是村组干部的离任审计和换届选举的财务审计,以及上级部门要求开展的专项审计。但是针对基层的一些重点工作比如说新农村建设、修桥修路、清洁工程建设、上级项目资金使用等重点工作审计偏少,也难以做到在这些重点工作开展之前就先介入进行财务资金进行指导。

四是经验多、制度少,急需制度扶贫。乡镇审计的工作开展绝大部分还是凭藉着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在方法上,很少采用走访座谈、谈话记录、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在手段力度上,因为乡镇审计是内部审计,一般执法手段都无法应用。没有建立制度性的保障,领导重视,审计人员就忙得不可开交;领导忽视了,审计部门往往就被遗忘。同时乡镇重大事项、重点建设审计还没有像财政预结算一样纳入人代会报告事项,对干部的离任审计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作用不明显,基层组织的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不高,账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建议:

——对队伍进行精准扶贫,进一步强化乡镇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业务素质。乡镇审计最缺乏的是人才,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进行人才扶贫要加强对乡镇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坚持岗前培训、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形式,推行审计人员业务资格认证,开展定期轮训和持证上岗制度,通过系列措施,快速提高乡镇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对制度建设进行精准扶贫,进一步加强乡镇审计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审计绩效。制度化、规范化问题是当前影响乡镇审计工作力度和质量的主要问题。当前,乡镇要在上级审计主管部门指导下,认真研究参照国家审计准则,结合乡镇审计实际,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内部审计规范,进一步规范农村审计程序操作制度,使农村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以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完善制度,重要工作、重点事项纳入审计工作视野,逐步推进建立乡镇人大代表定期听取审计项目汇报制度和审计结果的法定公开制度。

——对审计意识进行精准扶贫,进一步转换乡镇审计工作的理念,提高审计服务水平。乡镇审计的建立与发展是随着乡镇经济发展,乡镇经济领域的弊端逐步显现而建立的。对经济活动实行审计监督,是乡镇审计部门的基本职责。但是,审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发展经济服务的。乡镇审计的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审计的服务性寓于监督之中,如果把监督同服务对立起来,那将是南其辕而北其辙。乡镇审计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为乡镇政府决策服务,通过对乡镇国有、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乡镇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乡镇审计还对一些重要的财经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题审计调查研究,向乡镇政府和上级部门反映真实情况,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对主动接受审计监管的氛围进行精准扶贫,进一步浓厚乡镇审计工作的氛围,提高审计工作影响力。要充分发挥乡镇审计作用,就要努力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为乡镇审计工作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上级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审计,加快乡镇审计立法工作,理顺关系,明确职责,赋予权力;乡镇政府应保证审计经费,确保乡镇审计人员没有经费的后顾之忧,实现审计的超脱性、独立性。乡镇审计的上级主管部门除了在审计业务指导上、专业知识培训上花大功夫,还要通过乡镇长审计培训班、党政领导审计论坛等形式,提高乡镇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水平,浓厚乡镇审计工作的氛围,为乡镇审计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作者单位:宜丰县澄塘镇人民政府、宜丰县天宝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