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

对央行内审工作持续发展的思考

■陈国华

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成立于1998年。18年来,央行内审伴随着中央银行事业的发展,走过了初创到规范、转型到升级的多个重要历史阶段。近年来,人总行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在高度、广度、深度三个维度上持续推动内审工作创新发展,将央行内审工作推上了持续发展的新的阶段。那幺什幺是央行内审工作持续发展?当前制约央行内审工作持续发展有哪些因素?如何推动央行内审工作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央行内审工作者面前严峻的理论和实务问题。

一、央行内审工作持续发展的特征

国际内部审计委员会(IIA)给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根据这一定义,结合央行工作实际和央行内审的发展,央行内审工作持续发展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从内审目标上看,持续发展的内审工作应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己任;(2)从作用发挥上看,持续发展的内审工作应突出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3)从审计内容上看,持续发展的内审工作应坚持确认业务与咨询业务相互促进;(4)从审计手段上看,持续发展的内审工作应充分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技术手段;(5)从作用领域上看,持续发展的内审工作应注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组织治理的全过程。

二、影响央行内部审计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的问题。

职能定位决定了一个内设机构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近年来不断有人建议内审应该向纪委学习,从大量的领域退出专业从事审计工作,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他们只关注到了“审计”,而忘记了“内部”。从现代内部审计的作用来看,最重要的理论有两条,一是内部审计与治理层、管理层并列成为现代组织治理的三大基石之一;二是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三道防线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两大理论揭示出,内部审计首先是一个内部机构,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内部治理及风险管理的需要。当前内审部门不是做得太多了,而是做得太少了,在很多组织中都没有发挥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内审部门被边缘化成了央行的一种普遍现象。

2.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问题。

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独立性是审计产生的原因,也是审计存在的原因,是审计的本质属性。国际内部审计委员会(IIA)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组织机构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经费的独立性和审计结果的独立性。从当前人民银行内审现状来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整体不强。建议人民银行内审部门类似地方的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3.内部审计人才与队伍建设的问题。

目前央行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与央行事业发展尚不匹配,处在审计一线的基层央行审计人员队伍老化,职务和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通道较窄,现代审计理念、知识和技术手段匮乏,成了整个央行内审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4.内部审计信息化与创新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被审计对象中广泛运用,内部审计信息化与创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三、推动央行内审工作持续发展的几大理念

1.五大发展理念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可以说,这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所必须树立的,也对我们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五大发展理念中,首先是创新理念。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内部审计新的内涵,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实现观念创新,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审计的本质;必须实现职能创新,从原来的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必须实现范围创新,由传统的财务信息审计向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审计转变;必须实现审计介入时点创新,由原来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并重转变;必须实现审计方法创新,由传统的手工查账向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转变。其次是协调理论。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学会做协调和沟通的工作。不仅要学会与被审计对象的协调沟通,也要学会与派出机构的协调沟通;不仅要学会与审计组成员的协调沟通,也要学会与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沟通。再次是绿色理念。尽管内部审计部门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但要学会通过自己更有效率、更有效果、更经济性的工作,为组织履职和价值创造服务。第四是开放理念。要有世界视界、要有开放心胸,让内审工作既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最后是共享理念。内部审计部门要学会与被审计对象困难共享、与相关部门成果共享,让内审工作成果成为更多领导和更多部门共同的成果。

2.宏观审慎理念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其后各国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纷纷开出自己应对金融危机的药方。周小川行长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将宏观审慎管理纳入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宏观审慎理念在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中突出三个特征:一是宏观性,以防范系统风险为目标;二是审慎性,以防范于未然为态度;三是逆周期性,以调节经济周期为手段。把宏观审慎理念引入内审领域,与之相对应的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宏观性,作为内部治理的三大基石之一,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要时刻以组织的目标为目标,在审计立项、审计发现、成果转化的每一个细节中,突出组织目标,而不应像传统的查错纠弊式审计,纠结于细枝末节。二是审慎性,就坚持风险导向,要对组织履职和组织目的产生风险的事项进行排序,优先应对那些发生概率大影响面广的风险事项。三是持续性,要立足于组织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使组织的持续发展与内审的持续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审计全覆盖理念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审计全覆盖是为了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而提出的一项新的政策要求。审计全覆盖包括审计客体全覆盖、审计对象全覆盖、业务过程全覆盖。这项新的政策要求尽管是应用在国家审计领域、针对经济责任范围,但对内部审计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内部审计也要实现审计客体全覆盖,不仅要对每一个下一级单位进行审计,而且也要加大同级相关部门的审计,不仅要对职能部门开展审计,也要对其他直附属单位开展审计。内部审计也要实现审计对象全覆盖,要对所有审计客体的所有履职活动,包括对外履职和内部管理,包括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依法合规性,全部都要纳入审计范围。内部审计还要实现业务过程全覆盖,对于业务持续时间长的业务活动,比如基建项目、重大政策贯彻落实等,要从起点开始介入,一直到业务活动结束全程跟踪。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