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贤,杨 红

(安徽省立友谊医院,安徽合肥 230011)

笔者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清蛋白(mAlb)与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2009年10月我院确诊的1型、2型糖尿病(DM)患者 80例,其中,男 48 例,女 32 例;年龄 15~56 岁,平均(46.0±5.4)岁;病程 1~20年。按 HT-100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尿蛋白定性情况分为尿蛋白阴性组45例和尿蛋白阳性组35例,按病程长短分为DM 1组52例(病程1~10年)和DM 2组28例(病程11~20年)。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共50例,其中,男 30 例,女 20 例;年龄 16~60 岁,平均(46.0±5.8)岁,均排除DM及其他肾病相关病史。

1.2 方法

所有待检测对象均留取随机尿,要求排空晨尿,饮水400 ml,1 h后收集尿液,半小时内送检,同时抽取肝素钠抗凝静脉血 3 ml,取红细胞层 5 μl,加溶血剂 0.50 ml,测 HbA1c。 尿蛋白定性用HT-100尿液分析仪测定,血HbA1c和尿mAlb、β2MG测定均采用免疫比浊法在雅培Abbott C8000生化分析仪上进行。上述三项试剂均由浙江新康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 10.0软件处理,组间结果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按尿蛋白定性分组的血HbA1c、尿mAlb及β2MG检测结果

见表1。

表1 尿蛋白阴性组与阳性组DM患者HbA1c、mAlb及β2MG 检测结果(x±s)

由表1可知,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组三项检测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

2.2 按病程分组的DM 1组与DM 2组血HbA1c、尿mAlb及β2MG检测结果

见表2。

表2 DM 1组与DM 2组患者HbA1c、mAlb及β2MG检测结果(x±s)

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比较,随糖尿病组病程的增加,HbA1c、mAlb、β2MG 显着上升(P<0.01 或 P<0.00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疾病,以血糖增高与胰岛素减少为主要标志,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及组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糖尿病肾病。HbA1c是血红蛋白在高血糖的作用下,发生缓慢连续的非酶促糖化反应的产物,生理条件下,非酶促糖化反应的产物的生成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由于蛋白质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糖化水平主要取决于葡萄糖(Glu)浓度(简称血糖),也与蛋白质与Glu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由于Glu可自由透过红细胞膜,红细胞生命周期为120 d,故HbA1c检测可反映测试前6~10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O'Sullivan等[1]认为无论有无糖尿病,只要 HbA1c>7%,则对接受血管手术不利。Khaw[2]的研究认为,HbA1c在慢性心衰患者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其每升高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10%~20%。徐思振等[3]报道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随HbA1c水平及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加重,HbA1c水平对判断脑卒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施国华等[4]的研究证实,CRP、HbA1c与微量蛋白尿可作为2型DM慢性并发症的监测指标。本研究显示,DM患者随着病程的增加,HbA1c水平越高,mAlb排泄量越多,肾损害越重。血糖控制良好者,上述三项指标均优于控制不良者。

吴琳等[5]认为mAlb为尿中清蛋白的排出量在30~300 mg/24 h或排泄率在20~200mg/min这一范围内,即超过尿蛋白正常范围的上限而蛋白定性化学方法不能检测出来的阶段,常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中晚期、妊娠子痫前期等,是比较灵敏的肾损伤指标。糖尿病肾病早期平时无临床蛋白尿,若做尿mAlb测验,则Alb排泄率已增加,运动后明显。生理情况下,血浆中分子量<400 000 D的蛋白质能较容易地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分子量>700 000 D的蛋白质则不能通过滤过膜,经滤过的蛋白质中大约40%为清蛋白,这些清蛋白几乎全部被近端肾小管吸收。只有当滤过膜通透性增大时,Alb排泄量增加,即尿中Alb的量与肾小球损伤及通透性的改变呈正相关。在仅尿中Alb增加、肾损害不严重的情况下,若进行良好的治疗,尿mAlb消失,肾损害减轻。

正常人体内β2MG合成和释放的速度非常恒定,血中β2MG可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自由滤过,其中99.9%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并分解,滤过的β2MG并不返回血液循环,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肾功能受损;β2MG清除障碍时,血中β2MG增加,尿中β2MG也增加,表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DM患者尿β2MG升高显着,提示DM患者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β2MG测定可作为检测DM患者轻度肾功能减退和疗效观察精确而灵敏的指标。徐名周等[6-13]分别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检测项目探讨了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HbA1c、尿mAlb及β2MG的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O'Sullivan CJ,Hynes N,Mahendran B,et al.Haemoglobin A1c(HbA1c)in non-diabetic and diabetic vascular patients.Is HbA1c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and predictor of adverse outcome? [J].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2006,32(2):188-197.

[2]Khaw KT.Elevated HbA1clevel: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2009,5(3):130-131.

[3]徐思振,彭宪星,付文亭,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脑率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34-35.

[4]施国华,宋明强.2型DM患者CRP,HbA1c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2(3):35-36.

[5]吴琳,孔建新.临床医学:临床检验与输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58.

[6]徐名周,刘宏君.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2):22-23,119.

[7]贾丽霞,张红艳.尿微量蛋白检测对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296-2297.

[8]李华,崔张新,吕磊.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的临床意义[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2):57-58.

[9]傅长信.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TGF-β1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5):471-473.

[10]张萍,肖燕,严茹红.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2):285.

[11]张丁丁,袁有才,钟亚玲,等.尿微量蛋白在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3):1698-1699.

[12]王蕾,罗坤年,孔宪涛.尿系列蛋白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3):133-134.

[13]曹忠帅,马淑红,孙淑艳,等.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3):330-331.